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1


前段时间,广州多所学校,组织高三学生进行了一场“云月考”。


学生在家答题,教师在线阅卷。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这次考试的成绩,完全印证了老师们的担忧:


(考试成绩)两极分化


高分、低分之间差距扩大,低分段的同学下滑很明显。


疫情期间,学生们被安排宅在家里学习,他们究竟选择了自娱,还是自律。


一目了然!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随着学校直播网课的推行,网络上诞生了许多新名词。


比如,“网课眩晕症”,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PPT字太小,眼睛盯得酸痛;


人多网卡顿,心里说不出的火大。


每次下课,都感到头脑发胀,晕晕乎乎。


再比如,“网课学困生”,特指直播课上不听话的学生,包括且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上课就网速不好;没有摄像头;提问时全员闭麦;


网课上吃零食、躺被窝、不时传来“王者荣耀”的声音。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微博话题“网课学不进去的真实原因”,引起万人大讨论,阅读量更是累积至一亿。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孩子网课不在状态,家长看着也生气,分分钟都在按捺怒火,恨不得暴打一顿。


要知道,孩子,你有多

自娱,你的同窗,就有多自律。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说实话,在这儿学习,我也不觉得辛苦和冷。


四川广元的杨秀花,这样说道。


这个15岁的女孩,每天花费一个小时,穿过陡峭的山路,来到离家四公里外的悬崖上。


就为了能参加直播网课!


之所以要翻山越岭,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网络信号。


早晨,杨秀花六点起床,保证在7点45分,能够打卡上课。


携带的书包里,装了馒头、包子,就是一天的食物。


寒风中,她在崖石上坚持学习,每天至少10个小时。


直到下午五点,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家。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2


同样的在线网课,有的孩子患上“网课眩晕症”,变成“网课学困生”。


有的孩子,却愿意排除万难,也要听网课!


就像杨秀花一样,宁可早上六点起床,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也要在露天冷风中,坚持学习。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自控力不同。


自控力强的孩子,选择自律;


自控力不强的孩子,陷入自娱堕落。


一正一反,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日常生活中,自控力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设计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将其捕捉呈现。


一批学龄前儿童,均分配到了好吃的棉花糖。


此时,他们面临两个选择。


一:二十分钟后吃掉,便会得到两颗棉花糖;


二:二十分钟内吃掉,什么也得不到;


有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很快就没忍住吃掉了棉花糖;


另一些孩子,虽然也想吃,但他们更想得到另外两块棉花糖。


于是,他们表现出较强的自控力,想方设法控制自己:


或闭上眼睛假装睡觉,不看棉花糖;


或者,主动唱歌、说话,转移注意力,努力熬过二十分钟,以获得更大的奖励。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试验的结果是,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控制了自己,得到了另外两块棉花糖。


后续的跟踪反馈显示:


这些学龄前孩子,在实验中等待的时间越长,在美国高考中取得的成绩越高。


反观,那些坚持时间最短的孩子,总成绩比前者拉开了210分的差距!


另外,那些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成年后,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棉花糖实验中,孩子们控制自己不吃棉花糖的能力,就是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能够为了更加长远的自我需求,舍弃眼下一些即时性欲望的满足。


咬牙坚持到时机成熟,实现那个长远的自我需求。


延迟满足能力越强,自控力越强,越自律。


反之亦然,持续满足即时欲望,陷入自娱,周而复始。


3


自律精神,是成就孩子未来学业的保障。


因此,家长应当帮助孩子不断挑战自我,提高延迟满足能力。


日积月累,最终涵养自律的品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引导孩子明确学习动机,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


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当下来说,是最好的出路。


谈及自己在山里坚持上网课,杨秀花曾这样说道。


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她非常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考个好大学。


为了满足这个重要的“长远奖励”,杨秀花能够放弃暖烘烘的被窝、热饭热汤… …


将刻苦学习,践行到点点滴滴的日常。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如主动管理时间、情绪等。


孩子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不能依靠考前手忙脚乱的临阵磨枪。


而是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夯实基础,形成硬刻实力。


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有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心烦意乱,或陷入负面情绪的困扰。


这时候要保持自控力在线,可以主动出击,科学管理时间和情绪。


比如,疫情宅家期间,每天做好学习计划,明确每个时间段的目标任务。


其中,细化的表格,是自我时间管理的得力助手。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再如,当孩子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顺势引导至一个情绪的出口。


而非要求孩子继续学习,与坏情绪硬磕。


此时,孩子可以给自己一些正能量暗示,进行自我激励:“我一定可以!”


或者,给自己一个时限,换一门科目、听一首歌,转移注意力。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根据实际,灵活调整。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


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可引导行为的内涵和方向。


不可否认,家,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地方。


舒适的沙发、美味的食物、精彩的电视节目,以及更加精彩的网络世界… …


到处都有即时欲望,挑战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学习场所。


让孩子参与意见,选择他们喜欢的桌椅,激发学习内驱力;


书柜可采用低矮的类型,方便拿取,也减少高度在心理上的压迫感。


另外一方面,在家庭中,营造学习的人文环境。


比如张贴《英语音标图表》、励志的书法挂图等。


让学习环境,成为孩子跋涉学海,增添助力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4


疫情时期,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随着时间的推进,延迟满足能力,还会继续加剧学生间的分化!


就像棉花糖实验里的孩子们,成年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均有差距。


渐渐地,走向两极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有可能是两极的人生… …


这张“网课照”刷屏:疫情过后,孩子们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因此,孩子们,一定要在日常锤炼延迟满足能力,提高自控力,进而涵养自律精神。


千万不要舔你手里的“棉花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