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导读:疫情之下,人们对医疗的关注更为热切,而那些“逆行”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身影,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近期备受关注的医疗题材纪实节目中,既有《人间世》《生门》《中国医生》等纪录片帮助大众了解更真实的医疗生态,更有《生命缘》等节目奔赴一线、用纪实的力量书写战“疫”的社会记忆,彰显主流媒体在重大社会事件前的责任观和使命感。

文 | 坤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组成了第一道防线,成为这场战“疫”的中坚力量。人们关切医疗工作者和真实的医疗生态,一系列医疗题材纪实节目的到来,成为人们了解这个话题的重要窗口。

在这其中,既有《人间世》《生门》《中国医生》等着眼点各异的纪录片,也有毅然深入一线用镜头记录战“疫”侧影的《生命缘》等纪实节目,无论对“过去”或“当下”的聚焦,丰富的纪实影像无不在后方舆论阵地构建起了坚实的精神堡垒。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忠于真实,

“正在进行时”的记录更触动人心

直击一线,更直击心灵——疫情期间,一批高分医疗类纪实内容亮相荧屏,其中既有此前创作的《人间世》《生门》《中国医生》等纪录片,也有取材于此次疫情一线、且正在不断跟进的纪实节目《生命缘》等。

《人间世》呈现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直击普通人不愿面对的生命难题;《生门》聚焦于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生育问题,用极端的生育案例传递对生命的崇敬;《中国医生》力求让观众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起科学的就医观……这些聚焦真实医疗生态和医患关系的作品在特定的语境下都引发了广泛的共情和讨论。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相比上述历时性的创作,正在记录疫情变化和疫区故事的《生命缘》,则面临创作上更大的挑战和难度,既要体现内容上的及时性和权威度,也要在传播过程中有广度、远度和深度,这成为了更难得的一种纪实力量。

不仅如此,《生命缘》更多地关注疫情期间医生的状态,呈现了不同于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医生形象,为大众讲述了战“疫”医生面对自身生死考验的勇敢抉择。比如北京地坛医院的医生刘景院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给患者听诊冒着危险拆开防护服戴听诊器。而在北医三院之中,更有不少医生无惧病毒,握着患者的双手给予安慰。此前的医疗纪录片很少涉及医生面临自身生死考验时的状态,而《生命缘》恰恰以此为切入点,有着更高的立意深度,彰显出北京卫视在医疗纪实类节目中的引领力及行业权威度。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凭借着宏观叙事和微观聚焦相结合的叙事手法,真实而又克制地去呈现战“疫”一线的日常,《生命缘》记录下了医生与患者心灵间的微妙碰撞,让观众对生命多了感激和敬畏,也让潜藏在琐碎日常中的人性弧光更为闪亮,人们得以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了解更多、走近更多。

迅速反应、高效创作,

“现场”之外更有力量

“现场”,是医疗类纪实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灵魂。而在不同的纪实影像中,其对于“现场”的探访与呈现也体现着各异的方法论。

例如,《人间世》的镜头不仅放在重症抢救、救护车、器官捐献、临终关怀等一系列事件的现场,更试图深入事件背后真实的医患生态;《中国医生》的现场不止在医生的办公室、问诊台、抢救室和手术台,更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用丰富细腻的笔触勾勒平凡而伟大的医者形象……这些纪录片的“现场”,就在寻常生活之中。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而对于在疫情期间迅速反应,经由特别编排启动而来的《生命缘》,“现场”就意味着更多——是人们关切却难以抵达的疫区中心,也是更多微观生命叙事正在发生的地方。在除夕前夜(1月23日),《生命缘》就迅速调度并组建起报道团队,进驻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现场。此后,随着《生命缘》纪实的深入,创作力量持续跟进中:一批精锐力量深入武汉疫区的现场,紧密追踪当地疫情动态。这些同样“逆行”的电视人用身体力行的姿势挺进人人惧怕的疫区,更用超高的执行力克服着前期调度、内容策划、后期包装等一系列工作,用“行军”之势高效创作,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做到了有的放矢。当拍摄于一线的真实画面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无数人在为之泪目的同时,也受到了最为深切鼓舞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疫情期间,《生命缘》推出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报道”“来自武汉的报道”等专题节目,用在“现场”的纪实受到了社会的空前关注。3月14日播出的节目更将备受关注的ECMO抢救全程首次公开,回应大众关切。数据显示,相关微博话题居于热搜榜TOP2,短时间内阅读量便超过2亿,讨论量更达到3.4万。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如何坚守舆论阵地?

践行主流价值应成优先项

疫情当前,医疗题材纪实节目成为大众了解疫情、科学防疫的重要窗口,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不过,仅止于此远远不够,在后方舆论阵地上,需要更多元的力量予以支撑。战“疫”之中,如何坚守战“疫”的舆论阵地成为主流媒体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对此,各大主流媒体快速响应号召,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用及时有用的节目内容为大众构建了防疫堡垒。

以《生命缘》的制播平台北京卫视为例,其推出的疫情防控特别行动全网累计收获共33个热搜,腾讯新闻更是两次在微信中推送了《生命缘》中“ECMO抢救全程”“9个月患者求抱抱”等内容。再如,《养生堂》推出特别节目进行科普宣传,向大众及时传递防疫知识,阻击谣言传播扩散;《向前一步》深入北京多个街道社区实地探访,号召北京市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老师请回答》邀请专家从不同维度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课表和生活指南;《为你喝彩》则聚焦坚守使命的中国科研人,独家记录了疫情阻击战背后的科技力量……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特殊时期的不确定因素,发挥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生命缘》镜头下的“逆行”记录

面对防控疫情这场“硬仗”,主流媒体利用医疗纪实节目、现场特别报道、栏目特别策划等方式彰显出了自身主流价值,用心、用情、用功书写出了这一份值得肯定的答卷。一系列针对防控疫情推出的举措,给予了社会战胜疫情的巨大信心和决心,成为后方舆论阵地的中流砥柱。正是在这样的内容、行动和态度支持下,其得以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社会互动中来,进一步发挥了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我们看到,于疫情中逆行的“记录者”,也正在成为当下舆论格局中的“领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