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你不是領導,永遠不要給新人機會。”這句話有道理嗎?

劍心成長筆記


教會新人,餓死老人。如果不是領導,是不是要留一手,確保自己的生存空間呢?

我們單位有兩個新聞報道員,暫且稱他們為小張和小李吧。小張從事新聞報道業務較早,有三四年了,小李從事的比較晚,只有一年多,小張的水平要明顯高於小李。

突然有一天晚上,小李找到我,說要跟我反映一個問題。他說一個事件他們兩個都寫了新聞稿,而且小張還不在單位,他想找領導反映用他寫的新聞稿,因為畢竟小張不在單位。最後,小李向領導反映了,希望領導用他的新聞稿,但最終領導還是用了小張的新聞稿。

小張雖然不在單位,但對於新聞稿的事,他的態度就是不留任何機會給新人,因為怕新人成長起來以後,會影響他在單位的地位和生存空間。



那到底要不要留機會給新人呢?

我的觀點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多給新人機會,多給自己壓力,要培養更多的真本事真能力。

雖然,小張的做法,會保住他在單位的地位,但是如果放在一個更大的環境裡去比較,小張的做法依舊不會讓他屹立不倒、長久生存。社會這麼大,哪裡都是競爭,固守一個小圈子,也許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不給新人機會,有幾個弊端:

1.故步自封,新人不成長,不給壓力,就不會有危機感,能力的成長會停滯;

2.新人無法成長,失去增長本領的機會;

3.無法與新人構建良好的職場關係,也就是“聯盟”關係,一個人不可能只靠自己在職場在單打獨鬥。



其實,不管是不是領導,都要多給別人機會,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方面讓別人成長,另一方面逼迫自己成長。

總之,做人還是需要大格局,只有看得夠遠,才能成就更多。


職場韜略


這話說的既沒邏輯,也沒道理。不管是不是領導,都應該給新人機會,跟做不做領導完全沒有關係。

如果你不是領導,你的上司帶著這種觀點去工作,那你永遠都沒有進步的可能。

如果你是領導,那你的下屬幹到最後,只剩下幾個老人了?

不管幹什麼事,都要有不斷創新的精神,長江後浪推前浪,有經驗的人必須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新人,不斷傳承,事業才會不斷進步。不給新人機會,是害怕被新人超越自己嗎?帶著這樣的保守思想去做事,肯定要失敗。


水木千禧


不對。

擁有這種心裡的人壓根就當不上領導,也不配當領導,即便是以後僥倖 走上了領導崗位,也不會對所屬單位有多大貢獻。

同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