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作為一個在寫作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已有數年的人,我其實不算一無所獲。至少也簽約了幾個平臺,做到了寫作變現。

然而必須承認的是,我至今依然有一些入門級別的疑惑,比如:

到底要不要去追熱點?

怎麼才能找到最合適的素材?

時間不夠怎麼辦?沒有靈感怎麼辦?

我想有類似疑惑的自媒體寫作人,也許並不在少數。也許你也和我一樣,聽了很多寫作課程,知道很多套路,也看了很多書,但這些問題似乎總也找不到根本的解決方法。

很慶幸的是,最近讀到了《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這本書,讀完的那一刻,真的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如果能早一點讀到這本書,一定能避免前期那些在寫作的道路上,反覆踩過的坑。


這本書是秋葉老師在線上課程的運營中,將學員出現的問題,經過系統的整理,同時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集結編輯而成。通過讀這本書,我們能系統地學習寫作、時間管理等知識和技能,實現自我能力的躍遷。

本書從大的寫作方向,起底寫作的底層邏輯,同時著眼於寫作的細節,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方法,打造與時俱進的寫作系統思維,可謂自媒體寫作人的寶典。

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寫作格局躍遷:搭建以目標為導向的框架寫作思維。

駕船的舵手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控制住風。寫作也同樣如此,只有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才能逐漸達成自己的目標,不至於偏離預定的軌道。

搭建寫作框架,正是對於寫作目標的審視。

也許你會覺得,寫作是需要天賦和靈感的,只有文筆好的人,才能在寫作的道路上獲得成功,但如果這麼想你就錯了!

果戈理說: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一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隨便他寫什麼,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

由此可見,即使是寫作的大家,也需要把寫作這件事情培養成習慣,並且需要刻意的練習,而要讓自己做到這一點,寫作目標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


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自媒體時代的寫作,我們可以從以下5個方向,來找到自己的目標:

  • 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頭部人物,得到認同,從而可以在圖書、網課、線下分享和培訓中全面發展。這種寫作對人的要求最高,但一旦成功回報也最大。
  • 快速提升流量:已經有一定的讀者基礎(微信公眾號、微博、簡書、朋友圈、微信群),希望提升自己的文章打開率,讓更多人願意看。
  • 賺稿費:不一定是給自己寫,而是給各種平臺投稿,爭取錄用,賺取稿費。
  • 推廣文案:想寫出轉化率高的文章,提高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成交率,但未必追求閱讀量高。
  • 結構化表達:提升自己和別人的溝通效率。更多的應用場景在職場領域,不一定要對外分享,當然今天很多演講、路演、公眾彙報場合,對這種表達能力提升要求也很高。

通過確定自己的目標,就能找到自己在寫作這條道路上的方向,從而避免盲目地學習,更快地達成目標。

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利用碎片時間,積累寫作財富的三大習慣

魯迅先生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即使是像魯迅這樣的寫作大家,也會具備利用喝咖啡這種碎片時間的能力。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寫作框架,就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積累寫作的素材,提升寫作的效率。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養成以下三個習慣:

第一,隨時記錄靈感的習慣。

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或者和朋友聚會 ,甚至在工作中,很可能都會出現一閃而過的某個念頭,也就是寫作的靈感。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很可能就會在事後被遺忘。

記錄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比如發微博和朋友圈;記錄到電子文檔上;或者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這些都可以。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養成快速記錄的習慣。

第二,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記錄的靈感整理成大綱。

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視網膜效應”,就好比當我們想要買新車,選好某一款車後,就突然發現街上這個型號的車特別多。

越關注某種信息,某種信息出現得越多。同樣地,當我們有了寫作的大綱,大腦就會在潛意識裡關注可以用於寫作的一切信息。寫作效率自然也會飛速提升。

第三,有意識地關注各種寫作的框架。

在寫作的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了素材,可是不知道怎麼開頭,不知道怎麼排篇佈局。

這就需要我們平常在閱讀好文的過程中,從讀者的角度,轉變為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結構,以及它是如何使用金句,如何使用案例的。

通過這些細節的積累,我們就會慢慢形成自己的寫作框架,和寫作風格。

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做到以上3點,我們就能利用碎片時間,高效提升寫作效率,並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寫作不間斷:克服自己消極情緒的一大法寶

相信寫作人都有情緒低落,怎麼都不想寫的時候。特別是心情煩躁的時候,會感覺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即使理性告訴自己,必須要寫,但也提不起精神來。

也許對於寫作來說, 最大的難題不是缺乏靈感,不是沒有素材,而是需要克服情緒對自己的消耗。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去對抗和壓制自己的情緒呢?不是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培養寫作的習慣!

即使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堅持去寫,此時對於文章的質量不必有過高的要求,這樣做,還能持續養成自己對寫作的感覺,避免寫作技能的退化。

總之,對抗消極情緒的法寶就是寫作習慣,不要停下你手中寫作的筆。

秋葉大叔:論一個寫作人的自我修養和格局躍遷




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思維,我們將築起寫作的銅牆鐵壁,在寫作的道路上,得到飛速的躍遷。

除此之外,寫作還是凝練思維的利器,他將幫助我們達成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讓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是,在寫作這件事情上面,我們的眼光不能只侷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在低頭耕種文字的同時,也要記得抬頭看清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正如作者秋葉老師在文中所說:

寫作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儘快把好的寫作習慣養成,讓寫作技能持續提升,內化成自身的能力。因為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你才能用寫作給自己打開人生的各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