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文化】造酒工匠鼻祖杜康與西土杜氏文化傳承

人類最早的造酒工匠大師是8000年前的黃帝大臣杜康。根據湖南各地的考古發現,在距今7800年前湘西高廟文化遺址、距今近8000年的彭頭山文化遺址、距今7700年前的慈利誅山御窯遺址、距今6200年前的城頭山文化遺址以及長沙馬王堆文化遺址等新石器時期和夏商周秦漢時期的遺址中,考古發現有大量作為酒具的陶器、玉器、金器、青銅器、漆器等。

8000年前軒轅黃帝在湘西地區進行治理和鑄鼎活動。

作為黃帝大臣的杜康在湘西酉水流域和澧水流域造酒。漢字酒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等都與酉水流域和澧水流域的祭祀文化有關。

人類最早的造酒業始於湘西地區的原因在於該地區是世界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在湖南永州道縣玉蟾巖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距今18000年前已經出現人工栽培稻。杜康造酒的前提是糧食生產的先進和發達。

8000年前湘西地區是人類農業文明的發達地區,也是世界農業文明的源頭地區。

農業和酒業從湘西地區傳播到印度半島和波斯灣地區,然後進一步傳播到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區。阿拉伯半島是西土杜康後裔傳播酒文化的根據地。

黃帝時期各個行業的發明家受到政府的職業性保護,使得專業知識得以世襲和傳承。杜康作為造酒工匠鼻祖也得到政府的職業性保護。

自黃帝朝以後,少昊朝、顓頊朝、帝嚳朝、堯舜禹、夏商周的酒官中一直有杜康的後裔。

隨著酒官制度和酒文化的發展,杜氏文化也一直在延續和發展。

杜康後裔的杜氏文化主要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部分。

東方的杜氏文化從杜氏族譜的譜系看,主要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時期的杜伯。周宣王時期的杜伯族譜源於夏朝劉累後裔的劉氏族譜。

其源頭是堯帝的後裔。

堯帝以上自然可以追溯到帝嚳朝、顓頊朝、少昊朝和黃帝朝。東方杜氏譜系主要源自堯帝后裔的祁姓,祖地是堯帝時期的祁陽,在今湖南地區。

堯帝出生在湖湘地區,墓葬也在湖湘地區。我在《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書中論述堯帝的兒子丹朱的後裔有一支遷移到西土後成為以色列的部落之一。

杜康的後裔作為酒官世家如同稷官一樣世代相續。

大湘西地區酉水和澧水流域是人類最早造酒的地方。作為以造酒著名的杜康當年在大湘西地區酉水流域造酒,開啟了酒文化的歷史。

在先夏時期杜氏家族開始隨著周朝先祖后稷家族陸續遷徙到西土。在夏朝太康失國以後,又有一批杜氏遷徙到西土。

隨著杜氏家族的遷徙,酒文化帶到了西土。後來湘楚地區的楚茅在歷史上一直是造酒的重要材料。我在《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書中論及的奄蔡國即厭噠國,也是杜伯統治的造酒國。

亞歷山大統治的馬其頓民族中的猗頓人來自奄蔡人即厭噠人。造酒國的歷史文化源於大湘西酉水流域。

西土的西伯譜系可以追溯到炎黃時期。

炎帝朝時期炎帝柱是早期的稷官。

炎黃時期稷官一直是重要的官職。在西土文獻《聖經》的記載中,稷官從賽特到以挪士和該南等一直是世襲職位。以挪士致力於開墾土地。

以挪士生子該南。神光在該南額頭髮光。該南是《聖經》記載的重要稷官。該南被指定為以挪士的繼承人。

該南作為稷官一直在負責開發土地。該南生瑪勒列,瑪勒利生雅列,雅列生以諾Enoch即胡曹。

西伯家族在西土文獻中記載的譜系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的大臣胡曹。杜伯國人與西周國人在歷史上源於農官稷官及其派生的酒官等管理職位。

稷官西伯與酒官杜伯的譜系都還可以追溯到黃帝朝的衣冠大臣胡曹。

在《聖經》記載中的稷官也可以追溯到諾亞方舟家族的祖先即黃帝朝的大臣胡曹。根據《聖經》記載,胡曹的譜系為亞當——賽特——以挪士——該南——瑪勒利——雅列。

雅列生以諾Enoch即胡曹。以諾也稱艾赫奴赫,亦即《古蘭經》中的易德立斯。根據古阿拉伯歷史學家馬蘇第《黃金草原》的記載,西伯人也譯為薩比人、薩賓人或賽伯邑人(sabeens或saabeisme)。

西伯人把以諾(易德立斯)視為赫爾墨斯,用此名來指墨丘利商業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胡曹被翻譯稱阿拉伯文和其他源於東土方言的西土文字後就成為以諾或易德立斯Utarids。上帝在《古蘭經》xIx57-58中說易德立斯是由他提拔到“崇高的地位”。

易德立斯是第一位縫製衣服和使用針的人。

他後來獲得30頁天書,正如亞當獲得21頁和賽特獲得29頁一樣。書頁中包括有對上帝的讚揚和祈禱。

胡曹即赫爾墨斯是來自大湘西地區的蜀人。赫爾墨斯蜀神也是古代西土人的故鄉神。

共濟會傳承的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文化圖符所謂荷魯斯眼,也源於對東土故鄉伊甸園蜀神的懷念。

根據《聖經》的記載,諾亞以後,杜伯和西伯的譜系都可以記載為:閃——亞法撒(也譯為阿爾菲賽德或亞瑪撒德或亞歷山大)Arphaxad——色拉Salah——希伯Eber(也譯為赫伯爾)——法勒Peleg和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Joktan。

亞伯拉罕的譜系是法勒——拉烏——西鹿——拿鶴——他拉即阿拉伯文記載的阿祖爾——亞伯蘭、拿鶴、哈蘭。

亞伯拉罕的譜系可以追溯到西伯。色拉生希伯。希伯是后稷官即西伯,負責耕地。

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分地居住。法勒生拉烏,拉烏生西鹿,西鹿生拿鶴,拿鶴生他拉即阿祖爾亦即亞伯拉罕的父親。

他拉時期寧德二世執政,追殺亞伯拉罕,殺死可疑地區的所有男孩。

先夏時期法勒的兄弟名叫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

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是所有也門人的祖先,據說也是第一位講阿拉伯語的人。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是朱爾胡姆的父親。

還有文獻記載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講敘利亞語,當時的敘利亞語言文字是納西族為主的語言文字。

納西族為主的語言文字是阿拉伯語的前身。約坍(蓋赫坦也稱傑克壇)生葉兒魯卜,葉兒魯卜與朱爾胡姆人是堂兄弟。

該部族也操阿拉伯語,起先居住在也門,後來遷居麥加,並在麥加定居。後來易司馬義在朱爾胡姆人部族中選擇了一位夫人。

朱爾胡姆人部族成為易司馬義後裔的舅父部族。

蓋赫坦也稱傑克壇即約坍。約坍Joktan的兒子很多。

約坍即蓋赫坦共有31個兒子。其中包括亞摩答Almodad、沙列Sheleph、哈薩瑪非Hazarmaveth、耶拉Jerah、哈多蘭Hadoram、烏薩Uzal,、德拉Diklah、俄巴路Obal、亞比瑪利Abimael、示巴Sheba、阿斐Ophir、哈腓拉Havilah、約巴Jobab等人。

出自希米葉爾himyar的蓋赫坦人說蓋赫坦是傑克坦Joktan。

在西土杜伯人與西伯人之間存在密切的親緣關係。

從稷官到稷官的譜系表明西伯在西土的重要性:赫伯爾(希伯)——蓋赫坦即傑克坦Joktan——葉爾魯卜——葉什朱卜——西伯即賽伯邑saba’——希米葉爾和凱赫蘭。

西伯saba’有10個兒子。其中萊赫姆、朱薩姆、阿米萊和加薩尼,這4人的後裔前往敘利亞。

希米葉爾himyar、艾茲德、邁斯希吉madhhidj、肯代、艾什爾葉裡雲、安馬爾,該6人的後裔到達也門。根據西伯saba’的兒子們的說法,除了西伯以外,他們的部族沒有其他部族集合的名稱。

由此可見,西伯人與杜伯人的方國稱號的沿襲制度是有區別的。

杜伯在阿拉伯歷史學家的著作中引述各種方言稱Tubha、Thubal、Tubal、Tubil、tubba等。在也門歷代國王中,有的國王擁有“杜伯”的尊號,有的國王沒有擁有“杜伯”的尊號。

只有那些統治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的國王才能擁有杜伯的尊號。

統治轄區沒有覆蓋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的國王只能稱為“邁利克”,不得擁有杜伯的專有稱號。

從西伯國王與杜伯國王的譜系看,唐朝阿拉伯歷史學家記載的杜伯國和西伯國曆史到唐朝有1927年。

按此推算,西土杜伯國有文獻記錄的歷史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

杜伯國與西伯國在早期都是伯爵國。

西伯源於黃帝時期的后稷官以及帝嚳的兒子稷官周棄。

杜伯源於黃帝時期的酒官杜康。杜康以糧食造酒。

酒官與稷官一直相互支持。也門國王第一位西伯的阿拉伯名字是阿卜德-賽姆斯。西伯國的國都曾經在也門。

第一位西伯的繼承人是其兒子希姆葉爾(希米葉爾)himyar。希姆葉爾(希米葉爾)也是第一位以金王冠作頭飾的國王。

希姆葉爾(希米葉爾)himyar的弟弟凱赫蘭-本-西伯接替了也門王位。希姆葉爾(希米葉爾)的後裔與赫蘭的後裔為了爭奪權力進行了一場鬥爭。其後王位的繼承權回到希姆葉爾(希米葉爾)的後裔手中。

艾布-馬利克本阿穆爾-本-西伯恢復了西伯國的統一。

如同中國文獻的記載一樣,西土文獻的記載也是先有西伯國,後有杜伯國。根據另外的記載,凱赫蘭-本-西伯的直接繼承人是拉伊什,即哈里斯harith本-賽達德-本-米勒塔特Miltat。

在拉伊什即哈里斯之後,西伯國王是傑巴爾-本-加利卜-本-宰德-本-凱赫蘭。傑巴爾之後是哈里斯-本-馬利克-本-伊芙裡古斯-本-賽費-本-葉什朱卜-本-西伯。

歷史學家們認為國王哈里斯-本-馬利克是艾卜賴赫-本-拉伊什的父親。拉伊什也是著名的杜伯-邁納爾,說明其統治轄區覆蓋了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

之後的也門國王是伊芙古斯-本-艾卜賴赫。

然後是伊芙古斯的兄弟阿卜德-本-艾卜賴赫掌握政權。阿卜德-本-艾卜賴赫也是杜伯-艾斯爾阿爾。

這說明阿卜德的統治轄區也覆蓋希赫爾Shihr和哈德拉茅Hadramawt地區。杜伯-艾斯爾阿爾之後是國王是赫薩德-本-蘇賴赫比勒Shulahbil-本-阿慕爾-本-拉伊什。

赫薩德之後是杜伯一世掌握政權。根據古阿拉伯的許多史學家的說法,杜伯一世是被赫薩德的女兒即女王比勒基斯害死的。

在杜伯一世之前,實際上已經有多位杜伯出現。

為什麼被女王比勒基斯害死的杜伯被稱為杜伯一世,這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古阿拉伯歷史學家關於杜伯一世的記載與中國多地杜氏族譜關於杜伯一世的記載非常相似。

杜伯一世在中國的杜氏族譜中屬於周宣王時期的大夫,是被王妃女鳩誣告害死的。

在西土文獻中,女王比勒基斯的誕生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根據《杜伯史》記載,比勒基斯的父親狩獵時遇見兩條大蛇。

他殺死了黑蛇,然後出現一老一少的精怪。老精怪將其女嫁給國王。

婚合的結果是比勒基斯的誕生。

女王比勒基斯也是西周初期的西王母。《古蘭經》中記載了女王比勒基斯與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的特殊關係以及與戴勝鳥的冒險故事。

所羅門統治也門23年。所羅門的兒子羅伯埃姆(艾爾胡布爾埃姆)也統治過也門。

此後,也門王權回到希米葉爾家族手中。希米葉爾家族的亞西爾-本-阿慕爾-本-葉爾夫爾統治也門35年。亞西爾也被稱為“令人恐懼的人”。

原因在於亞西爾統治時期他到達也門和哈德拉茅沙漠中最偏僻的地方發現有無頭胸臉人,也就是《山海經》記載的刑天族人。

其後由賽米爾-本-伊夫裡古斯-本-艾卜賴赫掌握政權53年。然後是阿慕爾-本-賽米爾-本-伊夫裡古斯。

此後也門國王中大多由擁有杜伯尊號的國王擔任。賽米爾之後的也門國王是杜伯-艾格蘭-本-賽米爾。

杜伯-艾格蘭-本-賽米爾也被稱為“杜伯大帝”。杜伯大帝的兒子邁勒基凱里卜-本-杜伯在歷代杜伯中是打到中國中原地區的也門國王之一。

作為杜伯的邁勒基凱里卜東征呼羅珊、西藏吐蕃和中國中原。

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前,邁勒基凱里卜是首先東征中國中原地區的也門國王。其後也門國王分別是杜伯-本-邁勒基凱里卜-本-杜伯,凱拉勒-本-邁蘇卜,哈桑-本-杜伯。

在哈桑-本-杜伯的統治後期,出現了反叛和動亂,國王哈桑-本-杜伯被其兄弟殺害。

阿慕爾-本-杜伯是弒殺兄長即前任國王哈桑的兇手。

阿慕爾-本-杜伯由於殺害兄長而經常夜不能寐。此後是杜伯-本-哈桑-本-杜伯接替國王的位子。

在杜伯-本-哈桑統治期間,國王的軍隊從也門出兵攻擊葉什裡卜,向奧斯與赫茲賴吉部族發動戰爭。

期間如果不是猶太人教士勸阻,杜伯軍隊差點摧毀了克爾白。此後,杜伯的兒子阿慕爾-本-杜伯被邁爾賽德-本-阿卜德取代,出現長期的戰爭和動亂。

然後是艾卜賴姆-本-塞巴赫執政73年;杜-努瓦斯-朱爾葉-本-蓋坦執政89年;萊赫尼葉爾執政84年。萊赫尼葉爾也稱杜-賽納提爾,是也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

也門的大部分杜伯國王居住在佐法爾城zafar。杜伯的後裔中許多人在也門歷史上以杜為姓。

也門國王中杜伯的後裔有杜-賽爾赫Dhu Sarh、杜-賽赫爾Dhu shahr、杜-艾斯貝赫Dhuasbah、杜-凱拉爾,杜-葉佔等人。

出自於杜伯後裔的國王還有阿慕爾-本-杜伯Amr b-Tubba、哈桑-本-杜伯Hassan b- Tubba、邁勒基貝里卜-本-杜伯Malkibarb b-Tubba等人。

在中國的唐朝時期,馬蘇第看見佐法爾城的城門上黑石碑文記載該城先後屬於希米葉爾人、阿比尼西亞人、波斯人、古萊氏人、蘇哈爾的希米葉爾人。

在也門國王的杜伯後裔世系中歷史上曾有一位杜伯攻佔了羅馬人的城市,並且將部分杜伯國人從也門遷徙到羅馬。

後來杜伯人分佈在羅馬和希臘地區。亞歷山大家族出自留在羅馬和希臘地區的杜伯族人。

在阿拉伯語中亞歷山大也稱杜-蓋男或杜-蓋爾奈因,意思是頭上長雙角的杜氏。

亞歷山大相信自己是阿蒙神的兒子,阿蒙神的象徵是頭上長角。有的歷史學家說亞歷山大為了表示崇拜阿蒙神,將頭上紮了兩個金髮卷。在納西語中阿蒙或阿門的意思是西方。

示巴女王的譜系表明,示巴女王是也門國王的後裔。

也門國王胡貝爾到示巴女王的譜系大致為:胡貝爾——賽邁代爾——歐賽奈——哈桑——札裡卜——阿慕爾——示巴女王。

示巴女王的父親阿慕爾統治羅馬,示巴女王被一些作者視為羅馬女子。但是示巴女王操阿拉伯語。

示巴女王的父親阿慕爾以羅馬人的名義統治廣大的區域,包括幼發拉底河的敘利亞東方省。

西土的示巴女王文化源於大湘西地區的王母法律文化。

西王母在大約一萬年前從大湘西地區率領西戎族群到達古埃及以後,將王母文化傳播到西方各國。

在大約5000年前的先夏時期,西周國的祖先後稷在西土就奉行王母祭祀。在古實國、西伯國和杜伯國的不同歷史時期,在法律制度上一直推行王母制度。

古實國、西伯國和杜伯國的國王都曾經統治過埃及。通常由國王的公主擔任王母的角色。

有的時期公主在未成年時就被指定為王母,專門負責出席重大祭祀活動。至少在示巴女王的父親杜伯-阿慕爾時期杜伯族人已經統治了羅馬和希臘地區。

示巴女王的父親杜伯-阿慕爾是後來在羅馬和希臘地區的亞歷山大家族的直接祖先。

馬其頓的國王譜系為:從杜伯-阿慕爾和示巴女王以後若干代延續到卡拉努斯(Karanus)、科伊諾斯(Koinos)、提裡馬斯(Tyrimmas)、帕迪卡一世700-678 BC、阿吉烏斯一世(Argaeus I)678-640 BC、腓力一世 640-602 BC、埃羅普斯一世(Aeropus I)602-576 BC、阿爾塞塔斯一世(Alcetas I)576-547 BC、阿敏塔斯一世(Amyntas I)547-498 BC、亞歷山大一世498-454 BC、帕迪卡二世454-413 BC、阿奇拉一世413-399 BC、克拉特魯斯(Craterus)399 BC、奧雷斯特斯(Orestes)399-396BC、阿奇拉二世396-393BC、阿敏塔斯二世(Amyntus II)393BC、保薩尼阿斯(Pausanias) 393BC、阿敏塔斯三世(Amyntus III)393BC、阿吉烏斯二世(Argaeus II)393-392BC、阿敏塔斯三世(Amyntus III)392-370BC(復位)、亞歷山大二世370-368BC、托勒密一世368-365BC、帕迪卡三世365-359BC、阿明塔斯四世359-356BC、腓力二世 359-336BC、亞歷山大三世(大帝)336-323BC、安提帕特,攝政34-319BC、腓力三世323-317BC、亞歷山大四世323-310BC、帕迪卡攝政323-321BC、安提帕特攝政321-319BC、波利伯孔(Polyperchon)攝政319-317BC、卡山德攝政317-306BC。

杜蓋南即亞歷山大三世(大帝)336-323 BC作為杜伯後裔的杜氏名人打到中國中原地區後,又將杜氏文化大規模傳回中國。

亞歷山大三世(大帝)是西周杜伯後裔中統治全部西土領域包括也門、埃及、以色列、希臘、羅馬、馬其頓等地區的國王。

亞歷山大三世(大帝)不僅僅是希臘、羅馬和馬其頓的國王。

這就是為什麼小小的希臘、羅馬和馬其頓地區文化的歷史作用可以被誇大到影響世界的程度。

其實希臘、羅馬和馬其頓地區只是西周杜伯人統治的殖民地而已。影響世界文化的亞歷山大大帝是西周杜伯國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除了西土以外,杜康的後裔在東土也有傳承。

杜康的名字在夏朝前期杜氏代表人物的名字中得到傳承。

夏王中有太康、仲康和少康。夏朝有杜康和杜杼,杜康造酒,杜杼造醋。杜杼也是夏王少康之子。

該支杜氏是帝顓頊及其孫帝禹的後裔,從姓氏源流看,源於夏王家族的姒姓。

世界造酒工匠鼻祖杜康的後裔在東西方都有傳承。(作者:湖南芙蓉律師事務所專家顧問 杜鋼建)

杜鋼建

【國酒文化】造酒工匠鼻祖杜康與西土杜氏文化傳承

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大陸新儒家代表。

曾任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汕頭大學法學院院長、浙江工商大學西湖學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集刊主編,《太平洋學報》主編,《中國法學》副總編。

兼任全國國學文化專業人才考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亞太法協會執行會長,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全國公共政策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執行會長,全國老莊與法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