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元初的书法大家,赵孟頫排第一。

就书法成就上,赵孟頫无论从书学观念、技法水准上,相对于前代“苏、黄、米、蔡”宋四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代宗师,名至实归。

管窥蠡测一下赵孟頫的书法学习方式方法,我们发现他的成功有着自己独特的秘笈方式:

第一、工具选择精良

当今为了普及书法,好多声音都在呼吁:“好书家不择笔”,甚至有人在推广报纸书法,废纸书法。从书法兴趣培养层面上说,这无后可非。但是从专业书法上讲,有失偏颇。

学习书法要选择好的工具。我们看看赵孟頫:

选笔:

赵氏选笔,只用老家湖州笔。史载,他与很多当时最有名的制笔大师都是挚友。不仅选湖州笔,还要制笔高手的特制笔。

更有甚,史书记载,他曾经将几千支笔里挑出几百只好用的,再从几百支笔里选出每只笔里最好的一根笔毛,把这几百根毛做成一只笔。

他对笔的选择很重视,在他写的《韦苏州诗》最后的落款:“陆颖笔近来不佳如此。”用完笔后,对制笔工陆颖的报怨溢于言表。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其实不光赵孟頫,清代杨宾《大瓢偶笔》中就说:王羲之父子,写字只用宣城陈氏笔。“韦诞用张芝笔,东坡用杭州陈奕笔。”“王羲之皆用鼠须笔,小欧用狸毫笔。”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笔要取崇山绝初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他们对笔的了解像熟悉自己的书法技法一样,了然于心,甚至直接指导笔工制笔。

好书家不择笔,其实是一个误解。

《大瓢偶笔》中说:“古人所谓不择笔者,盖不择新旧,非不择善恶也。不然,则萧何、王羲之、王僧虔、虞、欧诸公,何以止言能用秃笔,不言用破笔?而右军父子非宣城陈氏笔不书哉?”也就是说,是不择新旧,新笔旧笔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是好笔。好的笔,能一直用到秃。

选纸

赵孟頫没有具体怎么说过自己用什么纸。甚至对纸不怎么挑剔。

我们欣赏一下赵孟頫的《太湖石赞》,我有个朋友说,用电脑打印纸临写很有心得。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我认为这是一个用纸失败的典型例子,在这个作品里,因为用的纸太莹润光滑了,老赵写着字都在“打滑”!

要不是当时喝酒高兴,老赵不一定怎么埋汰这位提供纸的老兄呢。

写好一幅字,一定要准备一张好纸,这张纸一定要不洇墨、光滑平整,而且吸墨。这样写出来的字笔迹清晰,笔锋笔画调转表现才会生动不含糊。

事实上“报纸党”“废纸党”习字朋友们,练字的效果远远不及讲究用合适纸的人。

其实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选些质地好的“马粪纸”也是能收到很好练字效果的。

第二、起步临帖要水准高

赵孟頫同时代的一个好朋友叫黄公望。

黄公望在至正五年三月,给赵孟頫临写的《黄庭经》上做了一个题跋:《跋赵孟頫临黄庭经》

题跋释文是:“近世人学书,自少小涂抹成形,至长大方解时事,乃习法书,由是不得,不为俗笔所紊。松雪翁—时习字便自黄庭,始不知其临几千百本矣。中年收得钟绍京墨迹,笔意遒劲,不拘楷法。”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黄公望的书法也很好,他就认为,赵孟頫的书法学习得益于幼年启蒙的字帖《黄庭经》。

纵观赵孟頫的书法,赵字小楷最精良,这是有目共识的。

赵孟頫临写《黄庭经》不下几千遍。相对的,刚开始随便找个字帖学书法的人,再开始的潜意识培养生成阶段就很容易因为字帖档次太低,被“俗笔”蒙蔽。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赵孟頫可以说是临写《黄庭经》临写了一辈子,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好友鲜于枢建议赵孟頫从宋高祖赵构的书法风格转向王羲之时,赵孟頫一起步就跳到了,不仅跳到了而且将王羲之的技法发挥的很纯熟。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第三、勤奋而且书写速度快

这里的勤奋和书写速度快是相辅相成的,勤能补拙,要想写得快必须基础好。基础好了技术才能熟练,熟练才会产出多。

赵孟頫的另一个好友,叫鲜于枢,二人关系之好,可以称为“闺蜜”,也是书法大家。

鲜于枢在题跋赵孟頫《过秦论》里面说:赵孟頫写字如神岀风雨焉”。也就是说速写速度快得惊人!

有多快?史载,赵孟頫“日书万字,不殆懈怠”!在湖州,赵孟頫居所,赵从5岁就开始了对书艺的练习。每日习《千字文》,每天要写足500纸,达一万字,十数年几乎从不停歇。但这样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而已。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第四、找准参照物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个人的书法成就不可能与生俱来,一定是经过很长很精深的临摹一家后,才自成一家的。

赵孟頫年轻时经常到吴兴参加书画家收藏家云集的“雅集”。

24岁时,他创作的《书画合卷》在雅集上崭露头角。得到了鲜于枢等书家收藏家的高度评价。那时,他的字非常像南宋的首任皇帝赵构,赵孟頫习练“思陵体”多年,得此称赞,也是实至名归。


赵孟頫的书法发迹小史


27岁时,赵孟頫面临人生出现了重大变故。他的亡父赵与訔墓毁于盗,是年改葬湖州城南车盖山。不久,母亲也病逝。原来锦衣玉食的赵孟頫家道败落。

28岁时,赵孟頫经人介绍,赵孟頫认识了夹谷之奇。

夹谷之奇不久高升,被召为吏部郎中。他特别欣赏赵孟頫,于是积极推荐赵入朝,但被赵孟頫婉拒——其原因,是他的母亲新丧——按古制,即使在官位上,从父母去世的那一天起,也要辞官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于大人墓前尽孝,名曰“丁忧”。

后来程钜夫江南访贤,夹谷之奇又极力推荐赵孟頫。这一时期的赵孟頫已经相当落魄,通过卖画和替人书写碑铭等营生来赚钱养家。

1284年5月,行走于社会上层、乞食于社会下层的赵孟頫,在吴兴的一家书铺里,幸运地遇上了《淳化秘阁法帖》的二、五、八卷。《淳化秘阁法帖》,是宋以后书家的最爱。宋淳化三年(992),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然后刻成石版,印制成册,名《淳化阁帖》,或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此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有了三卷法帖的赵孟頫便着了魔,千方百计想集齐其余几卷。

皇天不负有心人,次年五月,赵孟頫又得阁帖祖本卷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多了第八卷,只缺第九卷了。

一月后,打听到杭州康自许藏有此卷,便上门用多余的一卷阁帖,再加上一卷柳公权帖将此卷换了回来,终于凑齐了全帙。

得此全帖,赵孟頫如入宝山,八月,兴奋地作《阁帖跋》。

赵孟頫得阁帖后,书法开始向“二王”风格转变。

对于王羲之,赵孟頫推崇备至:“至晋而大盛,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轶特甚。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虽有善者,蔑以加矣。”“帖学”与赵孟頫的机缘,或许如“碑学”与傅山的机缘一样,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

有了阁帖全卷,赵孟頫日夜把玩,反复临摹,这一时期,他还临摹过王羲之的《眠食帖》《大道帖》及王献之《保母帖》,书法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经过千百遍的揣摩学习,加上自己的内化创造,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水平终于可以“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成千古名家。

1291年冬,石岩携赵孟頫小楷《过秦论》卷归杭州,鲜于枢、郭天锡见后,都称赏不已。

赵孟頫曾谦称永远也追赶不上的书家鲜于伯机(鲜于枢),亲自在这册书卷上题跋称:“子昂篆、隶、正、行、草、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1307年春天,赵孟頫收得《宋宁宗书谱》,他自己非常珍惜地说,这本书谱“六传而至”,他本人非常喜欢,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并称,希望“子孙世世宝之,熟察详玩,当有得者”。

当年的9月6日,牟巘为赵孟頫书《文赋》题写跋语,称其行楷“曲尽变态,词之妙固有以发之,亦未尝不资乎字之妙而交相发也”。这也是牟巘这样的文坛泰斗首次出言为赵孟頫发声,确定他在书坛的领袖地位。类似的夸赞接踵而至,不久后,黄仲圭题赵孟頫《阴符经》楷书卷,称其“笔力精到,不减右军”——这也是同代人首次把他与“书圣”相提并论,再次强调他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和价值。

14年后的至治元年,英宗皇帝刚即位,就召赵孟頫为其书写《孝经》。此时,68岁的赵孟頫已经因病请求致仕,还居家乡吴兴。也许,皇帝非常喜欢赵孟頫及其书法;也许,赵孟頫已经是元朝的第一书法家,为皇帝书写《孝经》这样的大事,只有赵孟頫能够胜任,此时的赵孟頫已成一代书宗,从此光耀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