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每一年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很多家長都會關注一些學霸的動態,也常常會拿自家孩子的成績和學霸相比,而且十分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之前有一名廣西的考生,就以總分730分的傲然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而當記者採訪該考生的母親時,通過交談也發現這個所謂的"學霸",背後也有一位不同尋常的母親。

原來這位母親在孩子剛剛邁入小學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刻意的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因為她從小就知道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所以她並不主張讓孩子早早的學習課堂上的內容,而是希望孩子能夠在課上認真地聽講並把自己的疑問記錄下來。

雖然這個做法讓孩子剛上1年級的時候吃了很大的虧,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在3年級之後才會體現。

在此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即使有的時候出現失誤,母親也會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

就這樣邁入高中的生活,母親也一直延續的這個良好的家庭規則,雖然考試之前孩子的壓力很大但是通過和母親的交談,這名廣西的考生也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所以才在考試的時候超常發揮考了一個傲人的好成績。

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當然清華教授也曾經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和普通家庭的父母會有所不同,

主要有以下幾大特徵

一、父母懂得控制情緒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孩子寫作業或輔導孩子的時候,都會產生很嚴重的焦慮情緒。

擔心孩子學習不好,學習跟不上,其實這樣的焦慮情緒是會傳染的,只會讓孩子對於寫作業沒有興趣。

而且有的父母更是經常給孩子貼一些負面標籤,尤其是媽媽常常給孩子抱怨道:"我每天累死累活的容易嗎?家裡沒有一個讓我省心的,你也天天不好好學習。"

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孩子在這樣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不僅不會懂得控制情緒,同時也會焦躁易怒,從而更加影響學習成績。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有一個好的習慣,好的成績,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隨便的對孩子發脾氣,而是要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處在一個情緒積極的家庭當中,那麼他的專注力就會放在學習上,效率也會因此提高。

二、父母會和孩子溝通

之前在給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曾和我們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老師隨機挑選班內的幾個學生,詢問孩子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選擇和誰傾訴,結果卻出乎了老師的意料。

孩子們首先說的是好朋友,其次是老師,而最後卻是父母。

老師也跟我們分享,通過與孩子們的交流,老師得到這麼一個結論,在大多數孩子的心裡,都對父母缺乏一定的信任。

而正是這樣的不信任感讓家庭之間缺乏良性的溝通所以孩子們和父母之間的代溝也越來越深。

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所以如果想切實的解決孩子生活和學業上的難題,一定要加強和孩子的溝通,這樣當孩子面臨困難時,可以及時的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三、父母會制定家庭規則

從古至今我們都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當中也是這樣的,因為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不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上都缺乏自制力,所以家長制定一定的家庭規則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知道界限感。

同時制定家庭規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父母,畢竟現在很多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後,都是抱著手機電腦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壞的榜樣",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父母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

學霸不是天生的,清華教授坦言:學霸家庭的父母普遍會有3個特徵

在這裡可以建議大家制定家庭閱讀制度,每天晚上全家拿出一定的時間來一起看書,這樣父母和孩子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自己,而對於孩子來說也能夠養成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

最後我想說的是學霸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後天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作為家長也應該嘗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而且一個好的家庭,才是培養學霸最好的溫床,希望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夠努力的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是你們家的孩子也能夠成為學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