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截止目前为止,鸡场坪镇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20余家,其中主要生产白酒的作坊最多,约为70家,主要分布在罩子河村(约33家)。其次分别为挂面、豆腐、米粉、糕点粑粑等产品。目前已取得小作坊登记证的9家,其中白酒加工作坊2家,面条加工作坊1家,米线加工作坊5家。为了保证全镇食品安全工作,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率,鸡场坪镇党委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认真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一)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查建档和依法登记。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镇食安办组织人员如村协管人员,进一步查清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从业人员及健康制度落实情况、加工场所面积及周边污染源情况、产品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产品简易包装形式和主要销售区域等信息,建立电子监管档案。2019年,鸡场坪镇联合盘州市市场监管局鸡场坪分局开展相关督查15次,登记食品小作坊共122家,实现镇级全覆盖。


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二)分类别进行管理,明确监管重点,严控高风险食品小作坊准入条件。一是加强宣传。在对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依法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严管控以白酒、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为代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引导现有小作坊进行改造升级,达到登记条件。二是严控小作坊卫生管理。严格控制面条、米线、粑粑等食品小作坊周围环境卫生安全,严禁各类食品使用添加剂,对于抽查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立即停业整顿,并办理小作坊登记证。对仅在赶集天现场制售的粑粑、凉粉类,根据相关规定纳入食品摊贩管理,由政府进行备案。三是及时报备。对新增的小作坊,由各村(居)统计上报,镇政府严格按照贵州省小作坊登记条件进行核查,严格市场准入,保证新增小作坊100%达到登记条件。


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三)积极指导帮扶,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进升级。本着规范提升的原则,结合实际组织小作坊进行培训、宣传,提高法律意识。积极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进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和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它条件,督促指导其建立从原辅料购进到销售的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食品简易包装和标签,严格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鼓励支持等级高、口碑好、效益优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通过联小做大、整合做强等方式,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组织小作坊开办者对做得较好的作坊进行现场观摩,提升示范引领。2019年,鸡场坪镇累计开展小作坊培训5期。

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四)加大对小作坊产品的抽检力度。为充分保障小作坊食品质量,鸡场坪镇年初制定抽检计划,采取小作坊生产现场、流通环节、餐饮环节多环节抽取小作坊生产产品样,及时检验,公布检验结果。对特色食品、高风险食品加大抽检频次。针对存在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调整抽检计划。对多次抽检不合格,又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小作坊,立即进行取缔,没收相关设施设备。对已登记的小作坊出现的产品不合格现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处罚。2019年,鸡场坪镇抽查食品小作坊75家,责令停止整顿米线加工厂1家。


鸡场坪镇:多措并举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

(五)堵源截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由鸡场坪政府牵头,联合盘州市市场监管局鸡场坪分局、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开展5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引导23家食品小作坊进行停业整改。截止目前未出现不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条件而拒绝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小作坊;未出现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