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響“第一槍”,美歐澳吹響集結號!或將引爆全球新能源戰

近年來,隨著全球多國不斷推進“減少碳排放”計劃,全球汽車行業將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斷投資新能源汽車。而鋰電池作為重要的零部件,其主要原材料鋰礦石更是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中國、歐盟、美國等的重要工業國家紛紛開始在此戰略金屬上佈局。

中國打響“第一槍”,美歐澳吹響集結號!或將引爆全球新能源戰

據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增加1%的新能源汽車,就會增加全球40%的鋰礦需求。這並不誇張,就美國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而言,單單是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所需碳酸鋰就高達63千克,因此碳酸鋰被形象地稱為“新汽油”。

鑑於鋰礦日益重要的地位,中美各國紛紛開始部署鋰礦分佈格局。而目前,中國在該領域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球近一半的鋰資源開採控制在中國企業手中,甚至全球約60%的鋰電池產能也是由中國企業提供。

中國打響“第一槍”,美歐澳吹響集結號!或將引爆全球新能源戰

據悉,全球最大的鋰礦開採商澳大利亞塔利森鋰業公司就是由中國天齊鋰業控股的。該公司旗下的格林布希斯鋰礦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鋰輝石儲量,其鋰輝石品質也是最高的。換而言之,僅僅是格林布希斯鋰礦的儲量就可滿足約75%的中國鋰需求和約40%的全球鋰需求。此外,中國天齊鋰業還收購了世界最大鋰生產商之一智利化工礦業公司的大量股權。

今年9月,中國最大的電池製造企業寧德時代宣佈斥資5500萬澳元(1澳元約合4.8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鋰礦公司皮爾巴拉礦業公司8.5%的股份。因此,寧德時代有權提名一名非執行董事進入皮爾巴拉礦業公司的董事會。

根據高盛集團預測,根據中國目前擁有的鋰礦資源與鋰電池技術與產能,十年之內,中國都能夠滿足全球近60%的電動汽車的鋰電池需求。

中國打響“第一槍”,美歐澳吹響集結號!或將引爆全球新能源戰

而美國,全球鋰礦開採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也在積極爭奪鋰礦開採的控制權。全球鋰礦產業巨頭的美國雅保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智利乃至中國都有大規模的鋰開採權的投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天齊鋰業控股的格林布希斯鋰礦,雅保公司也掌握了49%的股權。

此外,作為全球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澳大利亞,也入局鋰礦控制權爭奪中。據報道,該國礦業巨頭力拓正在研究從美國一座礦山的廢石中提取鋰礦的方法,並計劃斥資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80萬人民幣)建立一座試驗工廠。在鋰資源的控制權的爭奪集結號已然打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鋰電池上的生產技術領域,中國企業也在崛起。成為全球鋰電池的領先供應商,各大知名汽車品牌紛紛拋來橄欖枝。日前,寶馬為“確保始終能夠獲得最佳的電池技術”,追加了與寧德時代在2018年簽署的訂單規模至73億歐元,增加了約33億歐元(約合260億人民幣)。

中國打響“第一槍”,美歐澳吹響集結號!或將引爆全球新能源戰

近日還有消息稱,奧迪中國總裁武佳碧表示,奧迪正與比亞迪就動力電池合作訂單一事進行商談。此外,大眾汽車媒體服務部門4月也公佈了,已與中國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之一的贛鋒鋰業簽署為期10年的合作諒解備忘錄。

不過,如同日本發明卻由中國發展成熟的二維碼技術一樣,儘管中國鋰電池技術已然進入世界前列,不過鋰電池的發明者正是日本人。並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在鋰電池生產領域一直保有較大的技術優勢,然而近年來優勢逐漸轉移到中國等地,只在鋰電池的隔離層等業務仍保持優勢。有觀點認為,這是日本科學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正在下降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