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縣級市——宜興

宜興市簡稱宜,江蘇省縣級市,無錫市代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改荊邑為陽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稱義興縣。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為宜興縣。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百強縣級市——宜興

宜興市位於北緯31°07′~31°37′,東經119°31′~120°03′。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面太湖水面與蘇州太湖水面相連,東南臨浙江省長興縣,西南界安徽省廣德縣,西接常州市溧陽市,西北毗連常州市金壇市,北與常州市武進區相傍。滆湖鑲嵌宜興和武進之間,三氿(東氿、團氿、西氿)相伴市區宜城東西兩側。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為黃塔頂,海拔611.5米;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窪圩區,是宜興糧油作物的主要產地。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城市化率64.75%。

宜興地區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土地較多。降水豐沛,河流湖蕩密佈,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532.6平方千米。有天然湖蕩30個(不含太湖)。已探明礦種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種。蜀山獨有的陶土是製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擁有竹子、松樹、杉樹等品種為主的用材林,是江蘇省竹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茶樹種植面積7.49萬畝,茶葉總產量6331噸,是江蘇省的茶葉主要產區。有野鴨、黃雀、黃鸝等上百種野生鳥類,狼、野豬、刺蝟、松鼠等多種野生哺乳動物,銀魚、鯽魚、草魚、蚌、蟹等幾十種水產。


百強縣級市——宜興

行政區劃

1988年,宜興市設10個鎮、38個鄉。1991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銅峰鄉併入宜城鎮。1992年起,宜興較大規模調整鄉鎮區劃。

1996年,宜興市轄31鎮12鄉:宜城鎮、丁蜀鎮、張渚鎮、和橋鎮、官林鎮、周鐵鎮、高塍鎮、徐舍鎮、楊巷鎮、湖氵父鎮、太華鎮、善卷鎮、新建鎮、豐義鎮、南新鎮、芳橋鎮、大塍鎮、分水鎮、新莊鎮、洋溪鎮、張澤鎮、新街鎮、芳莊鎮、南漕鎮、扶風鎮、大浦鎮、鯨塘鎮、新芳鎮、屺亭鎮、萬石鎮、洑東鎮、西渚鄉、元上鄉、茗嶺鄉、歸徑鄉、潘家壩鄉、堰頭鄉、宜豐鄉、鈕家鄉、都山鄉、範道鄉、閘口鄉、紅塔鄉。市政府駐宜城鎮。

1999年,紅塔、宜豐、閘口、範道、等鄉撤鄉設鎮。2000年,紅塔鎮併入宜城鎮,善卷鎮併入張渚鎮,西渚、元上兩鄉合併為西渚鎮,宜豐鎮、潘家壩鄉併入徐舍鎮,堰頭鄉併入鯨塘鎮,鈕家鄉、都山鄉併入官林鎮,南新鎮併入和橋鎮,南漕鎮併入萬石鎮,分水鎮併入周鐵鎮,扶風鎮併入芳橋鎮,大塍鎮併入新莊鎮,張澤鎮併入大浦鎮,歸徑鄉併入新街鎮,撤銷茗嶺鄉設立茗嶺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宜興市轄28個鎮。


百強縣級市——宜興

2004年行政區劃調整:除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區外,由原來的28個鎮調整為21個鎮:官林鎮與豐義鎮合併組建新的官林鎮,張渚鎮與茗嶺鎮合併組建新的張渚鎮,和橋鎮與閘口鎮合併組建新的和橋鎮,丁蜀鎮與洑東鎮合併組建新的丁蜀鎮,周鐵鎮與洋溪鎮合併組建新的周鐵鎮,楊巷鎮與新芳鎮合併組建新的楊巷鎮,高塍鎮與範道鎮合併組建新的高塍鎮。

2006年,宜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新街鎮成建制委託環科園管理;8月,根據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宜城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宜城街道;撤銷屺亭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屺亭街道。調整後,宜興市轄2個街道、19個鎮:宜城街道、屺亭街道、張渚鎮、西渚鎮、太華鎮、徐舍鎮、鯨塘鎮、芳莊鎮、官林鎮、楊巷鎮、新建鎮、和橋鎮、高塍鎮、萬石鎮、周鐵鎮、芳橋鎮、新莊鎮、丁蜀鎮、大浦鎮、湖氵父鎮、新街鎮。其中,新建鎮委託環科園管理。

2007年4月,將鯨塘鎮、芳莊鎮與徐舍鎮合併設立新的徐舍鎮;撤銷大浦鎮;撤銷新街鎮,設立新街街道;撤銷新莊鎮,設立新莊街道。調整後轄張渚、西渚、太華、徐舍、官林、楊巷、新建、和橋、高塍、萬石、周鐵、芳橋、丁蜀、湖氵父14個鎮和宜城、屺亭、新街、新莊4個街道。

2014年2月19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5號)批覆同意撤銷芳橋鎮,設立芳橋街道。至2014年年底,全市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蘇宜興陶瓷產業園區,有鎮13個、街道5個


百強縣級市——宜興

人口

2019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08.3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28萬人。年末總戶數37.6萬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2.88人。全年出生人口9218人,出生率為8.51‰;死亡人口8108人,死亡率為7.49‰。人口自然增長率1.0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4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1萬人。城市化水平為65.12%.

區域經濟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2.72萬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0.99萬元,按年末匯率折算達1.58萬美元。位列第十六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第六位。

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48.74億元,下降3.7%;第二產業增加值709.51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619.49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5:51.5:45.0,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稅收收入91.21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7.42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全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4%。

全年新增就業崗位3.2萬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87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50人,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162人。扶持自主創業1960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7,比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為101.5,比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1.7,與上年持平;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1.5,比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


百強縣級市——宜興

第一產業

2019年,由於受汛期超強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全市出現大面積強降雨,農作物受淹面積佔種植面積九成以上,水產受災面積超過五成,全市農業生產經營下降幅度明顯。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6.58億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農業產值50.68億元,下降4.4%;林業產值3.5億元,下降2.0%;牧業產值7.16億元,下降2.5%;漁業產值17.86億元,下降0.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37億元,下降0.1%。

全年糧食總產量37.05萬噸,比上年下降18.7%;油料總產量5052噸,比上年下降10.4%;茶葉總產量6119噸,比上年下降3.3%;果品產量2.14萬噸,比上年下降18.5%;乾果產量2418噸,比上年下降16.4%。受治太保源等因素影響,主要畜產品產量和存出欄數均下降。全年豬肉產量1.7萬噸,比上年下降15.3%;禽肉產量0.74萬噸,比上年下降1.0%;豬年末存欄數11.19萬頭,比上年下降40.2%;肉豬出欄數22.6萬頭,比上年下降15.3%。全年水產品產量8.19萬噸,比上年增長2.7%。

受水災等多因素影響,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30.76萬畝,比上年減少10.83萬畝,下降7.6%。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9.31萬畝,比上年減少6.53萬畝,下降6.8%;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0.77萬畝,比上年減少1.28萬畝,下降4.0%。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6萬畝,比上年減少0.29萬畝,下降7.5%;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0.68萬畝,比上年減少3.02萬畝,下降22.0%。

第二產業

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3510.6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全市87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792.15億元,比上年增長0.6%;完成銷售收入2594.43億元,比上年下降1.8%;實現利稅總額182.85億元,比上年增長8.7%;實現增加值421.68億元,可比價增長4.6%。全市前六大行業實現產值2306.82億元,增長1.9%,佔規上工業比重82.6%,比上年度提升1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產值超億元企業達311家,其中,超10億元的48家,超100億的4家。

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01.46億元,比上年增長4.2%;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98.57億元,比上年增長0.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57.2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6%。全年共創成國家“魯班獎”4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項,江蘇省“揚子杯獎”14項,“省級標準化文明工地”6項。

全年規模工業實現綜合能耗509.34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6.5%。萬元產值能耗0.182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增長15.8%。六大高耗能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紡織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綜合能耗459.34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8.3%,佔全市規模工業總能耗的90.2%。

第三產業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7.31億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2.91億元,增長174.7%;第二產業投資320.87億元,下降14.7%;第三產業投資213.54億元,下降25.4%。民間投資完成414.89億元,比上年下降26.6%,佔全社會固定資產的77.2%。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8.7億元,比上年下降33.4%,其中住宅開發投資62.38億元,比上年下降40.1%。房屋施工面積為615.1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51.3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8%。商品房銷售增速逐漸降低。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35.1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17.1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商品房銷售額104.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住宅銷售額88.46億元,比上年增長9.9%。


百強縣級市——宜興

全年實現商品銷售額1532.94億元,比上年增長9.2%。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37.89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6.37億元,比上年增長9.7%。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71.36億元,增長9.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5.01億元,增長9.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30.87億元,增長9.8%;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5.5億元,增長8.8%。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總額180.16億元,比上年增長3.3%。年成交額超20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達5個;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穩步增長,已躋身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行列。

全年實現郵政業務收入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電信業務收入14.64億元,比上年下降3.1%。互聯網用戶41.2萬戶,比上年增長12.9%。全市固定普通話機用戶33.35萬戶,比上年減少1.45萬戶,下降4.2%。移動電話151.8萬部,比上年減少4.1萬部,下降2.6%。公用電話1.21萬隻,下降5.5%。

全年旅遊總收入達224.9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24.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國際旅遊收入0.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9%。

陶瓷文化

宜興是中國著名陶都,7000餘年製陶史孕育了豐厚獨特的陶瓷文化。丁蜀及周邊陶瓷產區遍佈許多漢唐以後的古窯址,見證宜興陶業發展演變的歷史,古老的陶瓷傳說和陶瓷生產習俗流傳至今。在歲月的長河中,歷代陶工薪火相傳,以勤勞和智慧創制出千姿百態、品種繁多、造型優美的陶瓷精品。古樸典雅的紫砂、蒼翠如玉的青瓷、端莊凝重的均陶、美觀耐用的精陶、風姿綽約的美彩陶,被譽為宜興陶瓷藝術的“五朵金花”。80年代末起,宜興陶藝文化活動頻繁,陶藝精品頻頻亮相國內外大型陶瓷藝術展示會,陶藝家交流互訪活躍,“中國陶都”成為宜興亮麗的城市名片,促進了宜興陶瓷經濟的發展。90年代中後期,面對陶瓷產業的積累性問題,市委、市政府逐步加大陶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力度,激活企業創新動力,引導企業主動與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加強陶瓷新產品研究與開發,陶瓷產業煥發生機和活力。21世紀初,紫砂陶製作技藝、均陶堆花手工製作技藝分別被列入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百強縣級市——宜興

新石器時代早期,宜興先民就開始製作、使用陶器。2001~2002年發掘的歸徑駱駝墩遺址出土夾砂紅陶罐、牛鼻式耳罐、陶鼎、板釜、陶缽等陶器。這些陶器原料採自地表的易溶性粘土,經淘除雜質或摻入適量砂粒,調練後用手工捏製成型,其吸水率較高、透氣性較好,燒成溫度1000攝氏度以下。由於當時窯爐構造簡單,封閉不嚴密,陶土中的氧化鐵在燃燒過程中得以充分氧化,所以成品大部分呈現紅色或者紅褐色。經科學檢測,這批陶器有7000多年曆史。距今4000年左右、稍晚於駱駝墩遺址的澗氵眾古窯遺址,發掘出不少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碎片,器形較駱駝墩遺址出土的陶器呈現多樣化,其中有鼎、罐、豆、缽等。與澗氵眾古窯遺址相似的有張澤前巷嘴文化遺址,湖氵父畫溪河西岸的古窯遺址等。丁蜀元帆古窯遺址範圍較大,遺存豐富,腰簷釜、雞冠形把、牛鼻式耳罐為馬家浜文化類型,鏤空白衣黑陶豆和花瓣形圈足灰陶鼎為崧澤文化類型,魚鰭形鼎足和丁字形鼎足則是良渚文化類型。

殷商至西周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771年),隨著泥料揀選和燒造技藝改進,宜興地區出現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前者胎質細膩堅硬、燒成溫度要求較高;後者外表施釉、造型美觀,較硬陶更為堅固耐用,瓷器的胎質孕育其中。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宜興製陶技術漸臻成熟,不僅陶器種類日益增多,而且由泥條盤築逐漸改為輪製成型,器形規整,胎壁厚薄均勻。

東漢時期(公元25年~220年),宜興地區開始燒造釉陶,出現“均山窯”。製品以壇、甕、壺、罐為主,釉面為黃綠色或淺棕色,由於釉層較薄,釉與坯胎的結合不太牢固,釉層易剝落。2002年,全市性文物普查中,對宜興古窯址逐一查考,丁蜀地區有漢窯16處。窯型為圓形升焰式,大多分佈在南山北麓,稱之為“南山窯”,宜興成為江南的製陶中心。尚存遺蹟的有獅子墩窯、龍丫窯、饅西窯、馬臀窯、順慶寺窯等。

六朝時期(229~589年),宜興青瓷燒造技術已相當純熟,生產頗具規模,宜興成為中國青瓷主要產地之一。1959年,丁蜀鎮湯渡附近發現2處六朝青瓷窯址,後又在南山北麓發現3處六朝青瓷窯址,製品均以實用青瓷為主。最突出的是宜城鎮周處墓出土的青瓷獸形尊,在尊身上堆塑成一頭怒目吐舌、口內含珠、長鬚垂腹、張牙舞爪的怪獸,顯得獨具一格,其工藝技巧和造型能力達到很高水平。周處墓出土的日用青瓷有15個品種。其中:罐類有無耳、雙耳、四耳等造型,碗、盆、碟類都是大口、淺腹、平底,有細回紋,裝飾簡樸。

唐代(618~907年),由於龍窯的發明以及疊燒法、浸釉法和蕩釉法的問世,宜興青瓷燒製技術和裝飾工藝登上新臺階。1976年發掘的丁蜀澗氵眾唐代龍窯,長28.4米,中段寬2.65米,高1.5米,窯床坡度較平緩。龍窯遺址堆積的青瓷殘器有碗、盆、盤、碟、瓶等,釉色分淺青、青綠、茶綠、翠青,釉層姣好,晶瑩潤澤。唐代末期至“五代”時期,歸徑棚山真武殿周圍均有青瓷窯址分佈,其殘器和窯具的堆積層厚達1米以上。


百強縣級市——宜興

宋代(960~1279年),宜興日用陶器興起,形成以丁蜀和西渚五聖廟為中心的產區。丁蜀一帶主要燒製缸、缽、甕、罐等器皿,五聖廟重點燒製“韓瓶”,作軍壺用。丁蜀地區有跡可尋的宋窯有:象牙山南麓龍窯群、青龍山缸窯群、蜀山龍窯群、南山龍窯群,還有燒造早期紫砂陶器的蠡墅羊角山龍窯。這一時期,丁蜀窯場出現紫砂和均釉陶器。紫砂器以壺、罐為主。壺的形制有高頸、矮頸、提樑之別,也有比較精緻的六方長頸;壺嘴有素色和捏塑兩種,素色簡單,捏塑有龍頭形,粗獷簡練,神態各異;壺蓋分平蓋和罩形蓋;壺把、壺身、壺嘴採用“鉚接法”鑲接,胎質較粗。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宮廷陳設貢器中有仿宜興均釉陶鷸蚌式洗的均窯蟠桃核筆洗和仿宜興均釉陶長頸瓶的汝窯粉青紙槌奉華瓶。《匋雅》作者陳瀏在《均陶器》條目中記載:“均窯壓手大杯,細腰豐趺,亭亭玉立,並有蚯蚓走泥印,內青而外紫,鮮妍罕匹,真宋物也。”、“有一種均窯筆洗……極為別緻……釉質青蔥紫倩若蠟淚之成堆……糊以芝麻醬,真宋物也。”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1522~1620年),丁蜀一帶發展成為陶器生產集中地,有龍窯四五十座,出現“宜興窯”、“歐窯”和“蜀山窯”,分別作為燒製日用陶器、均釉陶器和紫砂陶器的三大名窯載譽於世,初步形成紫砂、均釉、堆花三類特種工藝陶鼎足而立格局。這一時期,出現供春、時大彬等在宜興紫砂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能工巧匠。供春,又名龔春,明正德至嘉靖年間(1506~1566年)人,曾仿照百年古銀杏樹瘤製作“樹癭”壺,刻畫生動,形象逼真,受到宜興坊間稱頌。新中國成立後,此壺存中國歷史博物館。時大彬是供春以後最著名的巧匠,善制紫砂壺,有菱花八角、提樑式、漢觶、僧帽等形制數十種。除壺器風行外,用紫砂製作的雕塑和其他工藝品也很有成就。景德鎮瓷工陳仲美到宜興改業紫砂,有機結合瓷雕手法創作茗壺和許多文房雅玩,豐富了紫砂工藝技術。這一時期燒製均釉陶器最著名的是“歐窯”,其釉色以天青、天藍、雲豆居多,間有葡萄紫、淡青、甜白,而以“灰中有藍暈,豔若蝴蝶花”的灰藍釉色彌足珍貴。“歐窯”品種繁多,大體有花盆、奩架諸器及瓶、盂、尊、洗、盆、缽等型,尤以洗類為多。故宮博物院收藏瓶、盤、洗和文房雅玩之類“歐窯”製品數十件,這些製品造型精巧、裝飾別緻、釉彩絢麗,製作技藝極為精湛。

清代(1644~1911年),紫砂器的品種日益增多,主要有壺、杯、瓶、鼎、花盆及各種陳設品。由於紫砂銘刻和款署盛行,作品集詩文、繪畫、篆刻等藝術要素於一體,成為紫砂工藝的又一特色。壺工緻力於書畫藝術與制壺技藝結合,一批名工名士創制出“允稱雙絕”的紫砂精品,許多珍品被選入皇宮或被銷往國外而傳為名器。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繼承“歐窯”傳統,燒造的均釉堆花陶器稱“葛窯”器,製品以火缽、花盆、花瓶、水盂為多,釉彩豐富、均釉獨絕。日本人最為推崇,製品必擇“葛明祥”、“葛源祥”貨,並以重價收購。


百強縣級市——宜興

民國元年至民國25年(1912~1936年),宜興有燒製紫砂的龍窯10座,年產量100萬件以上,部分精品被外國藝術館、博物館收藏,並在芝加哥博覽會、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等世界級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和獎狀。當時,製作均釉堆花陶器的窯戶有80餘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

新中國成立後,創辦江蘇省陶瓷研究所、江蘇省陶瓷工業學校等科研、教育機構,組建紫砂、均陶、精陶、青瓷、美彩陶五大工藝陶瓷專業企業。其中,宜興紫砂工藝廠的“方圓”牌紫砂茶具獲國家金質、銀質獎,10多件(套)作品被故宮博物院收藏,40件(套)紫砂工藝品入選中南海紫光閣,並獲國務院頒發的榮譽證書。均釉和堆花陶器相繼採用均釉點彩、刷花堆雕、透明釉印花等新工藝,製作不少精品。1986年,宜興均陶工藝廠的均釉堆花陶器被輕工業部評為優質產品並獲國家銀質獎。2012年,全市從事陶藝工作的工藝美術類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239人,其中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86人、高級工藝美術師67人、工藝美術師355人、助理工藝美術師743人、工藝美術員2988人。全市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0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9人,省工藝美術大師39人、省陶瓷藝術大師33人,省工藝美術名人23人、省陶瓷藝術名人41人(部分獲2個以上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