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就被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

“17歲就得了直腸癌,40歲的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胃腸體檢。”

中山六院外六科醫生練磊在朋友圈感慨道。

患者叫小輝(化名),今年上高二,成績優異,沒有家族病史。

半年前,小輝開始出現肛門疼痛等症狀,整整疼了一個月,之後還出現便血,去醫院檢查,病理活檢結果顯示,直腸癌症。

事後,練磊醫生在朋友圈發出了那樣的感慨。

如今,各種癌症已呈現年輕化趨勢,其中,有些癌症患者最年輕的僅15歲。

17歲就被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

癌症年輕化趨勢明顯

肺癌:15歲

中大醫院呼吸內科朱曉莉主任醫師向記者介紹,“我碰到的最年輕的肺部癌症患者,年僅15歲。”在以前,肺癌基本都是老人,但近幾年,20幾歲的肺癌患者明顯增多,這主要跟環境汙染、汽車尾氣的排放,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如果頻繁出現咳嗽、痰中帶血或咯血、喘鳴、胸痛、聲嘶、發熱等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另外對於肺癌的高危人群,如長期吸菸或二手菸的,或者一些肺部慢性病患者,也要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

乳腺癌:16歲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王水教授介紹過一個案例,一個16歲的女孩,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卻得了乳腺癌症,因為發現較晚,不到20歲就去世了。排查小燕子得癌症的原因,沒有家族史,也沒有情緒上的抑鬱,而最大的誘因就是生活習慣不好引起的“胖”。

專家指出,患乳腺癌症的人越來越多,是由社會、環境、飲食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有家族遺傳病史的、12歲以前來月經的、丁克女性或者不哺乳女性、長期情緒壓抑、工作壓力大的人都屬於乳腺癌症的高危人群,如果發現乳房有腫塊或持續疼痛就要引起重視了。

宮頸癌:18歲

中南醫院腫瘤婦科教授蔡紅兵向記者介紹了一個案例,來自黃岡的18歲姑娘小春(化名)確診為宮頸癌症中期,需要進行手術和化療。患病原因就是過早地發生性生活。

女性如果出現月經不正常、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不規則出血等症狀,就要引起特別注意了,性生活過早、性伴侶過多、精神壓力過大的都屬於宮頸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的到醫院進行HPV的篩查和TCT排查。

17歲就被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

胃癌:19歲

鄞州人民醫院消化科李小平主任介紹說,每年都有將近4萬人到他們醫院消化科內科門診來看病,其中他們就曾救治過一位年僅19歲就患上胃癌中晚期的男孩。這名男孩患癌症的原因,是因為長期生活無規律、熬夜、不按時吃飯。

如果出現長期燒心、消化不良、嘔吐、上腹疼痛等情況的,就要引起重視了,尤其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長期慢性胃炎患者、吸菸喝酒飲食不規律的人群,都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

癌症一般都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的、衰老型的疾病,那現在在年輕群體中也屢有發生,這與外部環境汙染相關,也與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有必然的聯繫,必須得引起年輕人的足夠重視。

年輕人如何預防癌症?

外界的因素我們一時很難改變,那我們只能從自身做起,提早預防,避免癌症找上門,具體的做法如下:

17歲就被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

一是體檢時可添加癌症篩查項目。現在很多人都是有定期體檢的習慣的,這一點非常棒,那我們在進行體檢的時候,可以添加一些癌症篩查的項目,很多醫院和體檢機構都可以提供相關的服務。比如,如果我們長期有慢性胃炎,就可以篩查一下幽門螺桿菌;女性如果經常引導不規律出血或接觸性出血,就可以篩查一下HPV等等。

二是接種疫苗是非常有效的癌症預防手段。我們在小時候已經按照國家的要求,注射了乙肝、百白破等很多的免費疫苗,這些疫苗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防止我們患相關部位的炎症或癌症。那還有一些新型的病毒沒有被囊括在國家的免費疫苗範圍內,我們可以自費去注射疫苗,比如15歲以下的女童最好都注射一下HPV疫苗來預防宮頸癌症等等。

三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縱觀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患者罹患癌症或多或少都跟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我們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每日三餐按時吃飯、保證營養,不熬夜不酗酒不抽菸,每週保持三次左右的有氧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等。

癌症年輕化真的是非常讓人心痛的事實,我們只能通過有效的預防手段進行自我保護,尤其是年輕人要健康生活、保持活力,提升身體素質和抵抗力,把病毒拒之門外,遠離癌症,保持健康。

1、《每年常規體檢≠防癌體檢 北京有了精準癌症早篩基地》.健康時報.2019-04-30

2、《疫苗是最適宜的預防手段》.健康時報.2019-11-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