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市場監管局帶頭“下館子”,期待不只是“吃喝”

市場監管局在倡議幹部職工“下館子”的同時,如果能切實把“吃喝”活動和市場調研結合起來,針對疫情後的市場監管提出科學可行的改革措施,那麼對於拉動消費,無疑將起到更好的作用。

近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倡議書》,倡議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幹部職工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鼓勵黨員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每週消費不低於200元。同時鼓勵幹部職工及親屬帶頭“吃喝”,引導和帶動身邊群眾儘快恢復消費信心。

隨著疫情的緩解,現在越來越多的省份已經成為低風險地區,復產復工成為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一些在疫情影響下受到重創的行業,短期內可能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在這種情況下,鼓勵幹部職工帶頭消費,是希望以他們的這種“示範”作用,激發市場人氣,推進消費增長,也體現出希望消費市場儘快活躍起來的拳拳用心。

目前,餐飲業不活躍,一個重要原因還是消費者存在對疫情的擔憂,對於進餐館消費還心有餘悸。領導幹部帶頭,讓群眾看在眼裡,有利於消除消費者的懼怕心理,吸引人們進入餐館。而且,作為直接與市場打交道的市場監管系統幹部職工“下館子”,還能夠收穫消費體驗,更有效地瞭解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所思所想,發現市場的問題,有利於推進市場監管的對症下藥。

當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帶頭“下館子”,可能容易讓民眾產生某種聯想。即使是自費吃喝,也需把握好一個度,比如很多地方規定工作日午間不得飲酒。在此情況下,政府機關要求幹部職工帶頭“吃喝”,雖然有其特殊時期的特殊用意,但如何避免以前花了很大力氣才遏制住的不正之風死灰復燃,仍然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對此,據報道,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在《倡議書》中提出,“嚴格廉潔規定,消費個人付費”。相對於公職人員“下館子”以後可能出現的“萬千氣象”,這樣的條文可能就有些籠統。

市場監管系統是直接與市場打交道的政府部門,對餐飲類企業能產生重要的影響。不難想象,餐飲業老闆對他們是既“懼怕”又“迎合”。市場監管者帶頭“下館子”,如何避免利益交換?要想讓幹部職工的“下館子”行為限制在正常消費範圍內,還需要作出更細緻和嚴格的規定。

如何活躍消費市場,並不是疫情發生之後才出現的新課題,而是多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一直存在的長期命題。

最近幾年,市場監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滯後於市場現實的問題。當下的經濟狀況下,市場監管部門更加需要積極下沉市場,認真研究問題,改進工作,服務好市場。

從這一點來說,在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倡議幹部職工“下館子”的同時,如果能切實把“吃喝”活動和市場調研結合起來,針對疫情後的市場監管提出科學可行的改革措施,那麼對於拉動消費,無疑將起到更好的作用。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周俊生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