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史(三):原來英國是這樣殖民印度的

15-17世紀的英帝國,重商主義是它重要的思想來源,重商主義特別強調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壟斷貿易,認為金銀是唯一的財富。

有了這一思想基礎便不難理解英帝國靠著武力不斷打開他國國門,使之成為殖民地再與其貿易的行為。隨著自身的海軍實力不斷加強,英法兩國終於在海權問題上爆發嚴重的衝突,七年的英法戰爭使法國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危機,法國不得不向英國屈服,把印度的法屬殖民地讓給英國,隨後英國成立了一間舉世聞名的公司一英屬東印度公司。

英帝國史(三):原來英國是這樣殖民印度的


東印度公司成立初期只不過是一間普通的貿易公司,而且是託利黨經費的重要來源,而東印公司常常受到他的對手輝格黨的嚴厲批評指責,這貿易公司一定程度上左右著17世紀英國的內戰發展。

英帝國史(三):原來英國是這樣殖民印度的


然而,隨著內戰結束,英國重新東印度公司調整策略,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臺裡與加爾各答修建軍事防禦,秘密組建軍隊推翻孟加拉省的凱西姆統治,扶殖親英且易受控制的賈法爾上臺,然後對整個孟加拉省收取稅取。東印度公司建立一整套殖民制度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集團。它從一個商業強權下變成一個軍事和佔有領士的的強權。公司的職員以英國代表的身份賺錢,壟斷印度賺錢的貿易。

英帝國史(三):原來英國是這樣殖民印度的


同一時期,東印度公司把富有的印度商人吸收進他們了壟斷的貿易體制,讓印度商人變成英帝國的利益共同體從而實際效忠於英國。在莫臥爾王朝崩潰後,東印度公司的職員更是成為全印度具有收稅權的財政官員。東印度司職能的變化預示著英國新的帝國政策正在醞釀中。

正是東印度公司的巨大盈利,使18世紀的英帝國把重心開始放在亞洲,進行大規模的東擴和侵略。

英帝國史(三):原來英國是這樣殖民印度的


對於英屬的北美殖民地英國則採取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正是這種管理模式讓英國的第一帝國處於崩潰重組邊緣的狀態,這方面我們後續有待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