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評論】“誰說京劇是老年人的藝術?”

“任何藝術要想有生命力,都不能失掉年輕觀眾。”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日前做客華東師範大學文化論壇“杏壇高議”時直言,京劇藝術是古典藝術,但不是老年人的藝術,也永遠屬於青年。當天,他以“激活傳統,融入時代——淺談民族戲曲藝術風格和特點”為主題,通過講演結合的方式,向學子們展現了京劇的魅力所在,引得掌聲如雷。


【戲曲評論】“誰說京劇是老年人的藝術?”


  都說現代娛樂方式擠佔了傳統藝術的生存空間。尚長榮卻認為,這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只是當現代娛樂方式大行其道時,文化傳播與藝術普及的意義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

  尚長榮清晰地記得,1995年,趁在天津參加首屆中國京劇節榮獲金獎的良好勢頭,上海京劇院發起了“京劇走向青年”活動。他和同事們在北京海淀影劇院為首都大學生送去了《曹操與楊修》《盤絲洞》《智取威虎山》等劇目。這次活動有一個響亮的副標題:“未來的國家棟梁,當品味民族藝術之魅力”。然而,演員們心裡是忐忑的,那些從未接觸過京劇的青年學生,願意跨進劇場嗎?

  在演出前,上海京劇院專門召集了北京各個高校的學生會主席和文體部長開座談會,得到的第一反應是:“京劇雖然是國粹,可太古老了,都是祖父輩的藝術,我們要欣賞的是流行歌曲、街舞……”他們還以年輕人特有的直率提醒:“演出中間肯定會有很多開溜的,請各位藝術家不要太難過!”

  尚長榮說,上場前,他跟劇組的同事約定,即便觀眾退場一半,也不要有情緒,一定要表演到位。而實際情況是:當天沒有一個人提前退場,相反,第一場戲一落幕,觀眾席便爆發出狂飆巨瀾般的掌聲和喝彩聲。據統計,這場演出共掀起了40多次全場性的熱烈掌聲。劇終謝幕,更是欲罷不能,竟長達45分鐘之久。許多同學發出了“相見恨晚”的感嘆。經歷無數場面的尚長榮也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高呼:“京劇有了青年,就有了未來。”

  “誰說京劇是屬於老年人的藝術?它有著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的強大生命力!”尚長榮感慨,那一晚的經歷,給他很多的啟發:京劇倘若遠離青年、遠離時代,必將陷入孤芳自賞的境地;反之,只有熱情地向青年學生傳播京劇藝術,京劇才能擁有青年,才能擁有未來。此後20年來,尚長榮堅持著將京劇推廣到年輕學子中。

  “說實在的,讓京劇藝術走進青年,並不是為了培養幾個戲迷票友。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對本民族優秀文化藝術添加一份感性認識,關注和尊重我們的民族文化。”尚長榮說,曾有外國藝術家當他面指責中國戲曲演員穿那麼厚的鞋怎麼打仗,留那麼長的鬍子怎麼吃東西,刀耍得那麼神乎其神豈不把自己騎的馬給砍了。他給出的解釋是中國戲曲追求寫意之美,進而反問:歐洲人跳芭蕾舞為何要用腳尖?生活中誰用腳尖走路?“這是一種美學的誇張,也是東方藝術的魅力所在,值得人們為之驕傲。”尚長榮說,如果現在還有人質疑中國戲曲,年輕人應該理直氣壯地去反駁,而當一批有著民族文化修養的青年精英踏上社會後,戲曲藝術生存發展的環境也必然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