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刘备爱哭,像个小媳妇,天下和帝位都是哭出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刘备本事多了去了,并不只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么简单,那是泼妇所为,要是这样,虎视群雄的曹操怎么愿意和他并列,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张飞鞭打督邮的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还都觉得这事跟张飞挺贴的。其实呢,这事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把刘备的“壮举”安在了张飞头上。

先来看督邮是个什么官。它跟邮政事业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汉朝时首设的官职,位轻权重,职权包括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方面,无所不管。有点像现在纪律监察、人事组织、治安管理等多部门长官的合体。

另说三国 | 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督邮形象

在史料中,刘备鞭打的这个督邮没有留下名字,尽管他比刘备的官职安喜县尉要高,他是“三国”中不多的无名无姓者。安喜大概位于现在河北定州市区以东,县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

督邮被打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三国志》的,说是刘备有事要向督邮报告,人家不理他,惹得刘备大怒,他那时候还是小青年,脾气大,易冲动,直接冲进衙门,揍了督邮两百下,然后用官帽带子把他栓在马桩上,骂骂咧咧扬长而去。刘备打督邮是因为对方态度不好,也因为自己脾气不好。

另一种说法是裴松之的。他给《三国志》做的注中却说出了其中的利益关系。刘备的县尉职务是因为他讨伐黄巾贼寇有功而被任命的。后来朝廷可能认为这样的官员才多,而且武人任职可能是政权不稳的因素,就要免去这些人的官职。刘备好不容易得到的县尉也在免除之列,他很委屈、也很气愤,就去找负责人事工作的督邮评理。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督邮又能说什么,就称病不见。刘备恼了,把督邮捆在床上,打了一百多下,跑了。

另说三国 | 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图)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这一跑就跑了几十年,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像丧家之犬一样。


鞭打督邮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张飞掠走了,这可能是罗贯中想塑造一个暴脾气张飞的形象。人们大都不知道的事,刘备还有被关羽夺了的武功。

刘备和曹操、孙权不同的是,他会武功、会打架,演义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不一定真有其事,但是刘备在汝南杀蔡阳,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事。

《三国演义》中蔡阳是关羽杀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最后一将就是蔡阳。

另说三国 | 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图)蔡阳是谁杀的?这不是谜案

传说蔡阳武艺高强,被称作“刀祖宗”,关羽是使诈才杀了他。他对蔡阳说,有本事咱俩单打独斗,请帮手算什么好汉?蔡阳很纳闷,瞪着眼珠子:你说的什么话,老子并没有带帮手?关羽手一指:那不是?蔡阳回头一看,说时迟那时快,关羽刀随声到,手起刀落,蔡阳头颅咕噜噜滚于马下。

湘南一带的皮影戏对关羽斩蔡阳的刻画,更富传奇色彩。

据说蔡阳长得与众不同,浑身上下的皮肤如同铁皮一般,刀枪不入,只有颈部三寸是真皮的。因此关羽对阵蔡阳,死打硬拼完全没有胜算,所以只好智取。

只见三通鼓响,三五回合,关二爷祭出绝招“拖刀计”,装出渐落下风的样子,拨马拖刀便走。合当蔡阳要做刀下鬼,关羽刀法名震华夏,如何会迅速败下阵来?他只道关羽长途跋涉,身体疲乏,又或对自己武功太过自信,穷追不舍。

只见皮影戏的幕布上两人身影紧紧咬住不放,幕后锣鼓声急,台下观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谁知关羽突然停马回首,用力举刀,一道白光划过,正好砍在蔡阳那肉身脖子。只听长久静默之后唱戏人一声大喝,一顿跺脚,台下如死一般沉寂,在一片蛙鸣和虫唱声中,蔡阳跌于马下,关羽手抚美髯,威风凛凛,台上唱腔悠扬,锣鼓欢快,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其实关公诛杀蔡阳的桥段是刘备所为。蔡阳也没有这么神奇,他在汝南打一股小小的黄巾贼都不是对手,结果自然很容易就做了刘备的刀下之鬼。

刘备杀掉的人还有曹操委任的徐州刺史车胄。《三国演义》中也说是关羽假扮张辽,骗取车胄信任后把他干掉。刘备得到这个消息时还战战兢兢地说:要是曹操知道了可咋办?一副弱不禁风、胆战心惊的样子。

另说三国 | 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图)刘备杀车胄的事也被关羽“抢”走了


真实的刘备和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人一样,他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他会上阵杀敌,也会延揽人才,他知人识人,也会昏了头。他有柔情的一面,可能是假装的虚伪,也有心硬似铁的一面,比如吕布曾经帮过他,当被曹操抓住的时候,希望他帮着向曹操求情,哪知道他硬着心肠说:你没看到他怎么对待以前的老板啊?一句话直接把吕布送进了鬼门关。

但中国的旧小说都一个通病,它们把人物都尽量人为地简单化、脸谱化,这个人只有一个形象、一种性格,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张飞的勇、诸葛的智,等等,都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一丝杂质。既然刘备是仁义的化身,是仁君,他不就会鞭打督邮那么冲动保暴虐,也不会杀车胄、杀蔡阳那么能冲能打,他就应该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甚至还会文文弱弱、哭哭啼啼。

这些小说根据性格把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分类合并同类项,一部小说中一个人物性格只有一种,始终不变,如果他的事迹与性格不合,就会移到别人身上。多部小说某一类人的性格都是相同的,比如鲁莽简单的角色,在《三国演义》中是张飞,在《水浒》中是李逵,在《西游记》中是八戒。

这也许是人们被人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搞得太累,在小说创作中寄希望于能有一个简单的世界,在那里个人是简单的,人心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也是简单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作者希望表述起来简单,受众接受起来简单,因为这些小说的原型就是酒楼茶肆里说书用的话本,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见得有什么文化,简单是传受双方的共同诉求。

另说三国 | 单看刘备,“演义”如何移花接木《三国志》

(图)说书人、旧小说把人物性格都简单化了

实际上刘备不仅是关张的合体,他也是很多人的合体,他就是他自己,他本来就是多面的。每个人也都是多面的。否则,我们面对的就不是真正的社会和人。所以,不要再单纯地问,谁是好人谁说坏人了,那是小孩子看电影、看小说才会问出的话。

<code>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