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提起女科學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居里夫人。

的確,居里夫人對科研的貢獻如此卓著:她發現了兩個化學元素,在190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又在1911年成為第一位獲得兩個諾貝爾獎的女性。

其實,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像居里夫人這樣傑出的女科學家。她們對科學界同樣做出了開創性的、深刻的貢獻,只是她們可能並沒有居里夫人那樣出名。


今天,我們想介紹十位了不起的女科學家。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比肩居里夫人的女性科學家其實很多


我們也在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女性科學家用自己的實力證明,科學的世界沒有性別偏見。


01

埃米利·杜·查特萊特

(Emilie du Chatelet,1706–1749)

出身高貴的埃米利·杜·查特萊特在1725年嫁給了侯爵後,生了三個孩子。27歲時,她開始認真學習數學,隨後又開始鑽研物理學。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埃米利·杜·查特萊特

後來,她愛上了哲學家伏爾泰,伏爾泰對科學的熱愛也影響了她,她由此更加沉浸於研究,她在家中甚至配備了一個實驗室。查特萊特對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她對艾薩克·牛頓的《原理》(Principia)的法語翻譯,該版本沿用至今。


02

卡羅琳·赫歇爾

(Caroline Herschel,1750–1848)


赫歇爾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幾乎是個傭人(她後來把自己描述為“灰姑娘”),她的哥哥威廉於1772年帶她到英國,她也跟著哥哥進入了天文學領域。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卡羅琳·赫歇爾

除了協助哥哥進行觀測和製造望遠鏡外,赫歇爾還成為了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新的星雲和星團。她是第一個發現彗星的女性(她總共發現了八顆),也是第一個在英國皇家學會出版作品的女性。同時,她也是第一位因科學工作獲得報酬的英國女性。

1822年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到漢諾威繼續她的天文工作,編纂了星雲目錄,使已知的星團數量從100個增加到2500個。


03

瑪麗·居里

(Marie Curie,1867–1934)

瑪麗·居里的父母都是學校的老師,她是家裡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高中畢業後,由於女性的身份,瑪麗未能獲准進入俄羅斯或波蘭大學。她當了幾年的家教,並在業餘時間學習物理、數學和化學,直到1891年才被巴黎的大學錄取。

在此期間,她獲得了數學和物理學的學位。她也成為第一個在大學教書的女性。後來,她遇到了大學物理學院的教授皮埃爾·居里,兩人在1894年結婚。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瑪麗·居里

瑪麗和丈夫一起研究放射性物質,特別是鈾礦石和瀝青。瀝青混合物具有比鈾更具放射性的特性。1898年,瑪麗和皮埃爾推斷出,瀝青中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放射性成分的痕跡,比鈾礦石放射性還強。同年12月26日,她宣佈在瀝青中存在一種新物質。

居里夫婦於1902年分離出氯化鹽和兩種化學元素。他們以居里的家鄉波蘭命名第一個元素為釙,第二個因其強烈的放射性而被命名為鐳(英文radium有放射性的意思)。


04

吳健雄

(Chien-Shiung Wu,1912–1997)


吳健雄出生於1912年,她在太倉的一個小鎮上長大,11歲時離開家鄉,到蘇州女子師範學校學習。1926年,她進入國立中央大學學習,畢業後,她在浙江大學擔任助理,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

1936年,吳健雄前往美國就讀於加州大學研究生院。在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O. Lawrence)的指導下獲得了研究生學位。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吳健雄

早在二戰早期,吳健雄就加入了曼哈頓項目。她幫助開發了濃縮鈾礦石的工藝。1944年,她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並做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的研究。該定律被認為是一項基本的自然定律。1957年,吳健雄利用鈷-60的原子,發現β粒子最有可能以特定方向發射,這個方向取決於鈷原子核的自旋。吳健雄還對導致血細胞貧血的血紅蛋白分子變化進行了研究。

吳健雄是第一位當選美國物理學會主席並獲國家科學獎章的女性。1978年,她成為首位沃爾夫物理學獎獲獎者。

05

格特魯德·埃利翁

(Gertrude Elion,1918–1999)


格特魯德·埃利翁出生於紐約。從年輕時起,她就表現出對科學的熱愛。15歲時,她就由於出色的成績被提前保送大學。

埃利翁在選擇專業科目時非常糾結,因為每一科她都很喜歡。最終她選擇了化學,並在193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39年,她進入紐約大學攻讀化學研究生課程,是班上唯一的女性。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格特魯德·埃利翁

在畢業後,她成為Burroughs Wellcome製藥研究實驗室的喬治·希欽斯(George Hitchings)的助手,從事嘌呤的研究。在與希欽斯合作期間,埃利翁開始發現基於嘌呤研究的救命藥物。她獲得了第一種對抗白血病藥物purinethol的專利,並在隨後的研究中獲得了45項藥物專利。

1988年,格特魯德與希欽斯一起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06

麗塔·利維-蒙塔爾奇尼

(Rita Levi-Montalcini,1909–2012)


蒙塔爾奇尼出生於意大利都靈。她的父親是數學家和電氣工程師,母親是畫家。利維-蒙塔爾奇尼在年輕時就決定完全獨立地生活,終生不結婚。

蒙塔爾奇尼師從神經學家朱塞佩·利維(Giuseppe Levi)教授,專長於神經系統發育的研究。1938年,由於墨索里尼禁止非雅利安人從事學術,她在家中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並開始研究小雞胚胎的正常和異常神經發育。她的老師利維也陪同她在都靈郊外的一間小屋裡進行研究。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麗塔·利維-蒙塔爾奇尼

1952年,蒙塔爾奇尼和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一起分析了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即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是一種蛋白質,被認為是調節細胞生長和溝通方式的一種物質。該項研究在胚胎學領域具有革命性意義,有助於瞭解老年痴呆症、發育畸形和腫瘤等多種疾病。


07

屠呦呦

(1930–)


製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一種新的瘧疾治療方法,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研究中草藥的她發現,在古代醫學文獻中有一種關於使用青蒿治療間歇性發燒的說法,而間歇性發燒是瘧疾的症狀。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屠呦呦

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小組從青蒿中提取了一種叫做青蒿素的瘧疾抑制物質。她甚至自願成為第一個測試這種物質的人。自從她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青蒿素以來,基於這種物質的抗瘧藥物已經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憑藉這一發現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該發現被拉斯克醫學研究基金會視為“過去半個世紀中最重要的藥物”。她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08

珍妮·古道爾

(Jane Goodall,1934–)


童年時,古道爾的母親給她一個栩栩如生的黑猩猩玩具,開啟了她對野生動物的熱愛。這個玩具至今仍在她的梳妝檯上。年輕時的珍妮聰明異常,她跳過學士直接獲得了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珍妮·古道爾

畢業後她進入一家電影製片廠從事紀錄片工作,此時一位朋友邀請她乘船前往肯尼亞。在肯尼亞,她見到了著名人類學家路易斯·萊基(Louis Leakey)。萊基對她關於非洲野生動物的熱情和知識印象深刻,並邀請她在坦桑尼亞貢貝國家公園對黑猩猩進行深入研究。

在貢貝國家公園,她發表了兩項被沿用至今的著名研究論斷:一是人類是唯一能製造和利用工具的動物,二是黑猩猩是被動素食者。


09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Elizabeth Blackburn,1948–)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出生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她的父母都是醫生,從小就對生物科學感興趣。1975年,她在劍橋大學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77年,她在耶魯大學從事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1977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學任教。1978年,布萊克本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研究工作。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布萊克本對遺傳學和生物學的最大貢獻之一是她對染色體端粒(Telomeres)分子性質的發現。端粒位於真核染色體的末端,對遺傳信息起到保護的作用。她發現,個體中異常短的端粒是疾病的徵兆。根據伊麗莎白的說法,測量端粒的長度可以識別疾病,她也因此在2009年獲得諾貝爾獎。

10

詹妮弗·杜德納

(Jennifer Doudna,1964–)


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教授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著名生物化學家,2014年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她也是未來諾獎最佳人選之一。

你可能已經聽說過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它通常簡稱為CRISPR。在造就先前發佈的很多演講和報道就是圍繞著這種技術展開的。

傳送門:

這項技術誕生於2012年,其原理如同用剪刀剪切DNA,然後插入或重新排列基因代碼,隨後將產生一系列科幻般的驚人效果:CRISPR能培育出不會傳播瘧疾的蚊子、肌肉異常發達的獵犬,甚至是體型袖珍的迷你豬。在癌症治療方面,這項技術正在展開人體試驗,方法是提取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然後把攜帶了“武器”的細胞重新植入人體,以達到捕殺癌細胞的目標。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詹妮弗·杜德納

詹妮弗·杜德娜是CRISPR技術的主要發明者之一。杜德娜在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馬丁·伊內克(Martin Jinek)以及剋日什托夫·黑林斯基(Krzysztof Chylinski)的協助下,改造了細菌用來對抗病毒的系統,發明了這項備受讚譽的基因編輯技術。



造就 | 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我們正在策劃2020造就WOMEN大會。

如果您願意,向我們貢獻您寶貴的建議,請點擊文末藍字“瞭解更多”,填寫《意向預約表》,和我們一起共創大會!

您的每一句建議、每一個靈感,都給我們莫大的幫助。

太颯了!她生完3個孩子,27歲開始學數學物理,翻譯牛頓《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