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我們這一輩人活的比老一輩辛苦嗎?為何?

山藥自媒體


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是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兩個時代沒有可比性,不要放大一個時代的苦難,也不要貶低一個時代的輝煌。就在自己生活的時代好好待著吧。


劉桂春19


普遍來說,7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生活比前輩好太多!70後小時候還吃過一些苦:飯吃不飽,童年幾乎沒什麼娛樂,但是和父輩、祖輩比起來,生命質量還是好了幾個檔次。40、50後那輩人普遍生小孩多,生4-5個是正常現象!年輕時辛苦養家養小孩,生活條件也差,到小孩長大自己也老了。再往上一輩生命質量就更差了,農村人可能一輩子只在周圍鄉鎮待著,沒去過遠方,到老了生病也沒錢看醫生,只能躺在家中聽天由命。(城市富裕家庭出身的人可以忽略此段)


下雨的早上


謝謝我是曉麗 我覺得我90後這一輩活的比老一輩 幸福一點,沒那麼辛苦。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90後在很小的時候,甚至沒出生的時候。

我爸媽那個年代的是真的辛苦,種稻谷,種七八畝地呢,全部都是牛🐮耕地;雙手割稻穀,雙肩挑稻穀回家。還得種菜,種玉米砍柴等。 奶奶那一代更辛苦呢,家裡沒吃的 ,挖野菜吃,家裡養不起的女孩子還得給人家當童養媳做活。我家隔壁就有一位80歲老奶奶小時候,家裡窮,送給別人家當童養媳;老爺爺比老奶奶大十來歲呢,有兩個兒子,兒子成家了;兩個老人家被分開住!

所以說我們90後寶寶還是蠻幸福的,為什麼呢?

因為之所以幸福,雖然小時候也割過稻穀,插過秧,但至少我們能讀完九年教育!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奔小康,年輕一輩慢慢的長大了;出去工作了,給家裡補貼家用也好了,家裡再也不用耕七八畝地那麼多了。耕一兩塊田就好了,有能力的都在縣城裡買了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住一塊。

家人陪伴是幸福的,不勞累,不辛苦,身體棒。就是最長久的陪伴!

我需要再努力,過上我想要的生活!題主你也是的,加油!💪


曉麗玲玲


首先不知博主所說的這一輩是指哪個年齡段?我大膽的推測,可能係指四十歲左右,現正扛大樑的人吧。

按我們30後老朽的理解和體驗,由於各自所處的時代不同,老人與青年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上也不盡相同。舉例說,我們這一代年輕時的要求是每天能吃飽穿暖沒有戰爭,這也是大家共同的期望。至於個人在淘生活過程中是否是累、是苦,已不是個人的選項。

今天的年輕人,生活上的要求要高許多了,不單要求物質生活高,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樣要高。這就必然有較體面的經濟收入,所以大家在奔生活時壓力就大那是自然得了。因此,一句話可以總結:工作、生活自身感覺壓力、累、緊張,源於自己對生活要求過高,當然,人往高處走這是共性,但一定要量力而為。


老朽求是


老一輩活的辛苦但世道講理數,大家同吃窩窩頭平等。現在是一幫半瓶子晃盪主政策講不出來?法律講不出來?人情又沒有?只有一句話,“上面讓我們這麼做的,別找我們?找上面說去“。就是一群低智商的人在管理社會事物,令人擔憂


鳳之子4


那個年代,人煙稀少!老一輩只為一口飯,而拼著性命的生活!家家戶戶都一樣!沒有多大的貧富差距。天天開門睡大覺都放心大膽。輕鬆!快樂。現在的人就不一樣了!欺騙、攀比!……年輕人創業都難,工作都難找!生意也不好做。反正,現在的人壓力大!不怎麼開心幸福。這是實在話!有錢買不到!也是實際情況,說一些大道理不中用。


正言義為先吳愛四


各有各的苦吧。


嘻族


我們這代人活的比老一輩人幸福舊社會老人吃的單幹的苦受地主壓迫解放以後成立了人民公社使老一輩人才過上了平等的社會主義生活


用戶311482637901


幸福和不幸福都是相對的感覺。就象80後生活條件是好了,不用象老一代那樣愁吃穿。但是這時候就會想滿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這個過程就象老一輩人當初想滿足物質上的需求一樣。其實都是幸福和不幸同時相伴的。

其實幸福很簡單,只是根據個人的心理得不到滿足,所以才變的那麼複雜!有句話不是說:知足常樂,心靈上滿足了,幸福自然就無處不在了。





農村老男孩阿成


因為五子要登科[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