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一)

一直搞不明白,无论原著还是电影取名为“少年”不是更简洁吗?为什么非要加一个“的你”?其间也许别有深意,恕我浅薄。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聊,更不是为了挑刺而挑刺,它恰恰是整部电影优劣的一个最佳注脚:《少年的你》拍出了少年,但也仅仅拍出了少年。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二)

无论有多少质疑和吐槽,但应该很少有人不会被陈念和小北这条主线打动。这种感动也不仅仅限于高中生。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少年气。与其说《少年的你》在拍所谓的校园霸凌,不如说在拍两个少年的相濡以沫和义烈。

电影层层渲染的也是这点。两个被生命黑暗差点淹没的人偶然相遇,谁也没想到此后会成为彼此的光。相遇就应该这样偶然,就应该只是一场街头打斗,就应该这样不合情理,这才是少年的世界。它不是相亲,不是门当户对,更不是处心积虑的追求。随后就是从身体走向心灵。“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只有在易烊千玺那假装冷酷却又温暖青涩的眼睛的注视下才不显得矫情。他当然不知道保护世界是什么意思,但他真的决定保护她。最后自然要有义无反顾的牺牲。当他俯身亲吻她时,没有任何情欲的色彩,只有一颗少年单纯的心。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这种少年气是最打动人心的。它是生命最初的真诚,也是一种久远的回忆。它有热血,有孤勇,它的牺牲没有包含太多利害算计。当每个人的生命日益暮气沉沉时,它是早晨那一抹最亮的色彩。在《少年的你》中,很多人看到了这点,并为此而动容。

公正地说,《少年的你》在这些关键场景上的拿捏还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它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位演员的表演。他们让人相信,这两个少年就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即便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三)

然而,正是因为这条主线的表达过于光彩,也过于急切,以至于其它副线多成了牺牲。它们变得浮光掠影,变得漫画式,甚至变得不真实。

最让人别扭的是它的主打标签“校园霸凌”变得空洞单薄。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电影中那些围殴欺凌的画面缺少冲击力,而是说它们似乎来得有点没头没尾。譬如胡晓蝶的跳楼自杀是不是还应该给予更多笔墨,好歹它是此出悲剧的起因。再比如,关于魏莱的欺凌动机是不是还应交代得更合理一些,毕竟她是一个志在北大的白富美,在高考临近之际,有事没事去欺负别人的概率通常很低吧。我们不能以一句“你经历过校园霸凌没?它本来就是不可理解的”作为解释,这是一种偷懒。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事实上,所有这些校园霸凌的情节最后都简化为陈念一个人的视角,去反复去渲染她的无辜和悲情,从而达到某种所谓的批判功能,也在为与小北的感情线发展推波助澜。这好歹自诩为一部现实主义批判力作,不能这般轻视有些现实好吗?

如果欺凌仅仅沦为一个叙事工具,那么所谓的悲剧性将会大大削弱。欺凌是这出悲剧的根基,它理应更牢固一点。

(四)

第二个问题是非核心人物的背景化。

关于这点最好的象征莫过于周、易二人的反复特写与那群高中生的反复虚化。我们当然不能过分要求《少年的你》拍出群像感,我们也深知突出主人公连小学生都明白。可要害问题在于:你也许不关心这些非核心人物的喜怒哀乐,但这些非核心人物却天然成为主人公的“环境”,除非你不让他们出现在电影里。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环境”的真实性和代入感非常重要。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指那些高三教室贴的标语,也包括这些人。因此,当我们看到那些打酱油的同学时觉得隔阂;因此,当我们看到那些漫画式的班主任时觉得隔阂;因此当我们听到那个警察在车上大讲特讲人生哲理时也觉得隔阂。

这样的隔阂多了,累积起来势必会造成对核心人物真实性的怀疑,影响情感的共鸣。其害不可谓不大。

(五)

总之,《少年的你》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困境。你说它就是一首普通的青春悲歌,但它又企图指向某种社会反思;你说它有更大关怀超越了两人悲喜,可你又无法真正感受到这种关怀。

毕竟,它不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但无论如何,就冲《少年的你》中那扑面而来的少年气,就冲那些你早已遗忘的感觉,你也不该对它太刻薄。

热门挑刺:成也少年,败也少年——评《少年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