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漢文帝劉恆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開創了我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盛世——

“文景之治”。那麼,漢文帝和普通的皇帝相比,到底優秀在哪?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漢文帝非常節儉、遵守法律,這些當然都是漢文帝的優點,但是在我看來,這些方面只不過是一些表象。漢文帝與其他皇帝比,最優秀,也是最值得我們注意的特點就是他懂得尊重平衡,知道平衡的意義,而且能夠在自己處於強勢地位的情況下,剋制慾望,抑制自己行使權力的衝動。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漢文帝畫像

在中國歷史上,某一個人的勢力獨大以後,往往會為所欲為,想幹嘛就幹嘛。這樣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而像漢文帝這樣懂得抑制自己以達到結構平衡的皇帝是非常少見的。那麼,何以見得漢文帝是一個尊重平衡的皇帝呢?

公元前162年,原丞相張蒼被罷免,漢文帝必須重新物色一個新的丞相。一開始,漢文帝覺得自己的小舅子竇廣國是一個既有品行又有能力的人,是丞相這一職位的合適人選,但是他轉念一想,這樣做並不妥當。

雖然竇廣國有品德、有能力,但是天下人不見得這麼想,百姓們一看到竇廣國做了丞相,很可能會覺得漢文帝因為私人感情才重用他,這樣非但不能體現出竇廣國的品行和才能,反而可能替他招來怨謗,也給自己帶來聲譽上的損失,所以漢文帝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曹參畫像

竇廣國不行,那現在誰來繼任丞相這個職位呢?按照漢朝建國以來的規矩,丞相都是由功臣來擔任的,無論是蕭何、曹參,還是後來的陳平、周勃、灌嬰,他們都是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但是到漢文帝時代,當年追隨劉邦打天下的重要功臣幾乎亡故殆盡了,而活著的功臣當中又沒幾個能堪當大任的人,所以漢文帝也很為難。

後來考慮來考慮去,漢文帝看中了一個叫申屠嘉的人,申屠嘉當時擔任御史大夫,在漢朝時相當於副宰相,從副宰相晉升為宰相,也算合理,所以漢文帝最終決定由申屠嘉來繼任宰相一職。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資治通鑑》中記載,申屠嘉“故以材官蹶張從高帝,封關內侯”,就是說,申屠嘉也是跟隨高祖皇帝打過天下的,當年是劉邦身邊的一位大力射手,漢朝建立以後,他被封為關內侯。除此之外,史書上還介紹說,申屠嘉是一個非常廉潔正直的人,“門不受私謁”,官員如果沒有公務而去拜訪他,他是不會見的。

這個廉潔正直的新丞相上任以後不久,就和漢文帝身邊的一個人發生了衝突,這個人就是漢文帝的寵臣鄧通

據說漢文帝還在代國做代王的時候,做過一個夢,夢見一條黃龍在自己面前,他就想爬上去乘著龍飛上天,結果怎麼爬都爬不上去。這時忽然來了一個人,從背後推了他一下,他才得以坐上黃龍飛身而去。這是一個非常吉祥的夢兆,預示著後來劉恆能夠飛龍在天,也就是能夠登基皇帝,後來果然應驗了。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後來漢文帝想起這個夢的時候,覺得很奇怪,他深刻地記著推他上龍這個人的長相,但在現實生活當中,他並沒有遇到過這個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鄧通,發現這就是當年夢中的那個人。至於漢文帝是否真的做了這樣一個夢,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漢文帝就是以這麼一個理由來寵信鄧通的,很多地方都說,鄧通其實就是漢文帝的男寵。

由於二者之間的特殊感情,漢文帝總是賞賜給鄧通很多財物,並且經常跑到他家去宴飲。鄧通也仗著皇帝對他的寵信,越來越肆無忌憚。

就在鄧通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申屠嘉出現了。有一次,申屠嘉去朝見漢文帝,鄧通正好就在漢文帝身邊,結果看到丞相來以後,鄧通也不施禮,對待丞相非常傲慢。

申屠嘉這個人十分耿直,所以稟報完公事之後,他就對皇帝說,“陛下幸愛群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申屠嘉當面就指出了鄧通這種傲慢是無禮的,作為皇帝,你不應該這樣由著他。在朝廷的大殿之上,你是君主,我身為宰相,是百官之首,哪裡有他傲慢的份?漢文帝聽後悄悄地跟申屠嘉說,

“君勿言,吾私之”

然而,申屠嘉並沒有因此就善罷甘休,他回到自己的丞相府以後,馬上寫了一通公文,派人去把鄧通給傳來,而且和去傳喚的人說,鄧通要是不來,就說丞相要殺他。丞相府的公文一送到鄧通那兒,鄧通就害怕了,他也不敢先去見申屠嘉,就先跑到宮裡去見漢文帝。漢文帝就說,丞相既然叫你,你就去,如果他為難你的話,你不用擔心,我一定會派人把你救出來。

有了漢文帝這個承諾之後,鄧通就去丞相府見申屠嘉了,見到申屠嘉以後“免冠、徒跣,頓首謝嘉”,把帽子也脫了,鞋子也脫了,跪在申屠嘉面前,磕頭請罪。申屠嘉坐在上面,絲毫不為所動,反而是非常嚴厲地責備鄧通,說“夫朝廷者,高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朝廷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鄧通作為一個小小的寵臣,居然敢在大殿上嬉鬧,目無大臣,這是大不敬之罪,應當斬首。申屠嘉說完之後馬上傳令,對身邊的手下說,“吏!今行斬之!”下令把鄧通託下去,想要現場就把他給斬了。鄧通聽到申屠嘉馬上要殺他,跪在地上不停的叩頭,叩到腦袋都出血了,心裡惦記著漢文帝快點派人來救他。

漢文帝那兒也掐著指頭算,他覺得不讓鄧通去丞相府受點罪,申屠嘉的氣是消不下去的,但最後要是把鄧通殺了,他也不捨得,所以他估摸著時間,算一算申屠嘉困辱鄧通的時間差不多夠了,就派使者跑到丞相府,把鄧通給救了出來。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鄧通好不容易逃出來以後,就跑到漢文帝面前哭訴,說“丞相幾殺臣”,意思就是說,你的使者要再晚來一步的話,丞相就真把我給殺了。可即便是這樣,一直到最後,漢文帝也並沒有拿申屠嘉怎麼樣。

其實,從這個故事我們就能看出來,漢文帝非常懂得維持平衡的重要性。

首先,漢文帝為什麼最終沒有讓自己的小舅子去接任丞相這個職務?除了怕被人誤解以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漢文帝不願意讓外戚家族再一次出現在權力結構當中,以破壞這個結構的平衡呢?

第二,漢文帝在處理丞相和寵臣這兩者之間矛盾的時候,他不會利用自己的權力把對鄧通的私寵無限放大,而是充分尊重丞相的權力,尊重申屠嘉要求維護朝廷綱紀的訴求。

男寵與丞相之爭:漢文帝優秀在哪?

權力結構的平衡當然是由各方的妥協形成的,但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要求佔有強勢地位的一方妥協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漢文帝做到了。在漢文帝即位後的十幾年過程中,他經歷了與功臣、與宗族代表人物之間的較量和博弈,當寵臣鄧通與丞相申屠嘉產生矛盾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非常有權威的皇帝了,可即便如此,他仍然願意退一步,也願意和其他大臣形成一種新的平衡,他知道只有在平衡的狀態下,權力的結構才是穩定的,才是可以持久的。

與此同時,漢文帝當然也知道,所有的行為都需要有一個邊界,不能隨便突破。比如對於鄧通這件事情,即便自己再寵愛他,也不能為了他去突破朝廷綱紀的底線。這是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做不到的地方,也是漢文帝的可貴之處。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一點,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漢文帝的節儉與守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