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右上角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不间断更新电影影评、娱评及影单推荐!精彩永不断电!

《魔鬼代言人》出自执导过《灵魂歌王》等片的泰勒·海克福德导演之手,于1997年在美国上映。

影片根据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律师艾伦·德肖维茨的小说改编,由基努·里维斯和阿尔·帕西诺领衔主演,利用苍白有力的剧情中直击观影者的内心,引起了每一位观音者的深思。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影片名为《魔鬼代言人》,但片中并未出现吓人的恶鬼,而是改用具有人类面孔的模样,这一新奇的形象,令无数观影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观影兴趣。

影片讲述了律师凯文为了内心的虚荣和名利,违背职业道德和内心良知,一次次为违法者辩护并帮助其逃脱法网,获得判决的胜利。

每一部经典的影片,都能迎合着我们心理的现实,这就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主角凯文正是迎合了当下的我们:在面对社会无数的虚荣诱惑,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昧着良心去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在观影中反思自己,这也正是导演的用意。

以上,我将会从"创作手法、人物基调、艺术结尾"三个方面展现这部影片魅力的所在。


01 法律为背景,用宗教隐喻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灵魂深处的终极惶惑,作出哲学与宗教的探讨

导演泰勒·海克福德并没有明显的把电影的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巧妙的运用了各种矛盾,例如凯文和玛丽的矛盾、米尔顿和凯文的矛盾。每当剧情进入矛盾的爆发点,更迭的各种矛盾让观者以为剧情即将发生转折的时候,剧情却给违逆着我们的想法,顺着主线继续叙述,只留下一点线索等待我们的寻觅。

这种惊奇的电影叙述,看似平凡,却又在平凡中中体现出人内心欲望的可怕。

①独特的创作手法,悄无声息地引出了影片的核心主题

凯文作为一个拥有不败战绩的律师,他的内心充满着势力,以至于自己事业的地位与妻子相比都要更胜一筹。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但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弱点。

在一次次帮助恶人脱罪的过程中,撒旦也正在吞噬着他的内心,即使到了后来他发现了他所帮助的并非都是些所谓"清白"的人时,为了利益和荣誉,他还是依然选择了继续。

导演用几起简单的案件,悄然地引出了影片的核心主题:人性的欲望和贪婪,最终将会导致自我的毁灭。

在凯文被撒旦诱惑替那些有罪的人脱罪时,他不是不挣扎,也不是不痛苦,他只是想要成功的欲望盖过了一切。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撒旦并没有对他做特别恶毒的事情,他只是给了考验他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特别的安排,所以当我们有时在生活中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的时候,不妨冷静一下想一想,这是不是撒旦正在微笑着看着我们逐步堕落。


②奇妙的观点:在考验的同时还给予了选择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巧奇妙的词:Free Will,翻译为自由意志。

这是一个基督教中的概念,深入西方民心的东西,但在文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关键词,引导着我们理解那些潜藏着的细小的细节。

撒旦诱惑的凯文的方式是根据他内心的邪念,但与此同时,还会给予他一个Free Will的选择,即每一次考验的背后还跟着一次选择。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第一次是在小镇上,凯文为一个数学教师的猥亵案做辩护。

第二次是在纽约,凯文为一个非法屠杀动物的黑人进行辩护。

第三次是为纽约的房产大亨枪杀妻儿的三条人命案进行辩护辩护。

这三个案件,便是撒旦给予凯文的考验,但他有意无意的在凯文辩护的过程中透露出了案件背后的真相——凯文所辩护的人都不是好人,这就是选择的权利。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他想看看,在得知真相后,凯文会在"正义"和"名利"之间迈出哪一只脚。

然而凯文为了名,为了虚荣心,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昧了良心做事,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失去了自己深爱的女人,这就是他的Free Will所做出的答案。


02 影片中人物暗藏着主线基调,每一个内心复杂的变化,都将指向关键的核心

在世俗观点中,凯文无疑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优秀青年,他能言善辩,争强好胜,用尽一切方法去争取金钱、地位和荣誉,达成世人眼中的"成功",殊不知这一切的积极进取,恰恰契合了魔鬼撒旦眼中的原罪。

影片中的撒旦,并没有以恐怖丑恶的面目出现,也没有做出真正的恶行,他只是不停地为凯文提供着机会,用金钱、名誉、地位来引诱凯文的贪欲,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凯文所经手的三个案件,其实都是撒旦的试探,而且撒旦每次都在看似无意中,让凯文得知案件的真相,就是想看看在"成功"和"正义"之间,凯文的"自由意志"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可惜,被"成功"和"虚荣"诱惑的凯文,每一次都走向了撒旦希望的道路,最终滑入了罪恶的深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道德和公义约束的自由意志,最终会导致人性的毁灭。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每个人生来都有原罪,因此除去凯文,影片中其他的人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撒旦的诱惑。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凯文的妻子玛丽对于纽约繁华的贪婪,对于豪华公寓的艳羡,对于丈夫的无知与盲从,都是属于虚荣的原罪。所以,她在到达纽约之后一系列悲惨的经历,其实都是上帝的惩罚。

当人们被浮华迷住了双眼,往往不会得到美好的结局。

律师事务所的经理艾迪因为贪婪,不惜对威胁他地位的凯文恶语相向,销毁事务所所有的犯罪证据,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吝惜自己的手表。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其实上帝对他也有着劝诫,比如那个跑步时告诉他走错路的路人,但可惜艾迪对此毫无察觉,最终被魔鬼化身的流浪汉杀死。

甚至凯文的母亲也有原罪,年轻的她也曾因为背叛和虚荣被撒旦诱惑,犯下了未婚先孕这一教义绝不允许的罪责,并孕育出了凯文这个恶魔之子,她后来之所以成为虔诚的信徒,就是在救赎自己。

而凯文和玛丽所经历的苦难,也是上帝对母亲的惩罚。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帕西诺扮演的撒旦化身,是人类一切负面欲望的象征,包括贪婪、自负、嫉妒、争斗、虚伪等等,这个角色无疑是全片的精华所在,他的存在是如此魔幻,却又如此真实。

其实,米尔顿这个名字,来自被誉为西方三大诗歌之一的《失乐园》的作者,约翰·米尔顿。

《失乐园》是一部史诗,本身讲述的就是人性的原罪以及堕落。在米尔顿看来,人类的意志力总是不够坚定,当诱惑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经不住欲望的引诱,从而做出不正确的选择,正是如此,人们才丧失了本来应有的乐园。

二十世纪已经完全是魔鬼的天堂,人类的欲望和罪恶集中爆发,上帝只是设置了矛盾的规则,魔鬼却能更好地理解人类内心的欲望,它给予人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按照自由意志行事,将人类一步步引入罪恶的深渊。


03 艺术般的结尾,实则指向了一个新的开始。

《魔鬼代言人》结尾的设置特别耐人寻味,自杀只是洗手间想象中的选择,影片的主体都是在表现人类内心的恶与原罪,面对诱惑时不能自拔。

对于撒旦的诱惑,要么接受变成魔鬼,要么拒绝,而你依旧是一个"人"。但只要是人,就依旧具有任性的弱点,所以在最后等到凯文和玛丽走时,那个记者逐渐变成了米尔顿的模样,这是点睛之笔。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这说明撒旦的诱惑无处不在,人类内心的恶与原罪毁灭了仍会再生,一切又回到了他最初走进洗手间的心态,可凯文又走进了撒旦的陷阱,这可能就是这部影片的意义吧:

没有人完全的善,善与恶始终在人类心中不停交战,通常是善大于恶,但是社会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存在,犹如撒旦引出你心中的邪恶,人类需要战胜的不是诱惑本身,而是心中面对诱惑而逐渐强大的恶念。

当人与邪恶势力相抗时,会发现他其实在与自己内在的邪恶相抗,这是内心幽暗于外在邪恶深渊的互动,最终,人自己将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是一场内心意志的较量,不管是善与恶,都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社会的诱惑,行使自我毁灭的自由意志,我们都是《魔鬼代言人》

在我看来,人类追求幸福天经地义,但想追求到真正的幸福,就必须与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之敌作战,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都是天使与魔鬼的混血儿,只有战胜灵魂最深处的欲望,坚守住人性之善和理性光辉,才能体验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当然,欲望并不是贬义词,人类的进步也有赖于欲望,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人不是上帝和魔鬼之间的万物,人能够在放纵与克制之间,主动选择自己的道路,因而人类与欲望的斗争也是永无休止的。

正是在一次次的选择,试错和牺牲后,人类才建立起道德与正义的殿堂,而欲望则继续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刺探着你内心的弱点,等待着下一次机会。

魔鬼无不在,诱惑无处不在,考验也无处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