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528年晉國晚期,六卿勢力範圍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455年,晉國四卿勢力範圍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後韓國疆域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國為諸侯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85年,韓文侯伐鄭取陽城,伐宋取彭城,獲得中原一塊非地。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韓國成功的挺近戰國七雄俱樂部。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57年,魏宋伐韓,宋取韓黃池,魏取韓雍丘。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16年,楚懷王伐韓,取韓新城,設置新城郡。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12年,秦楚百年大戰,韓魏趁火打劫,伐楚至鄧。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甘茂伐韓,奪取韓國重鎮宜陽。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公元前301年,垂沙之戰,五國伐楚,韓國進攻楚國方城。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91年,秦伐韓,取宛城。前290年,秦再伐韓,韓國割讓武遂200裡地給秦。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60年秦攻韓上黨,上黨歸趙,秦在長平大敗趙軍,並奪取上黨。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56年,韓參與合縱攻秦,收復上黨。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48—前246年,秦伐韓,復奪上黨,成膏滎陽。前246年,韓國派水工鄭國獻疲秦之策,忽悠秦國修渠延緩伐韓。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33年秦國伐韓,韓非子出使秦國,後殺韓非子,前231年韓獻南陽盆地給秦國。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前230年,秦滅韓。

【戰國】韓國三百年疆域變化,也曾掙扎過,然而沒卵用。

韓國國君列表:

1.韓景侯 前409年-前395年 在位15年

名雯,韓武子之子。韓景侯是韓國的開國之君。景侯時期,韓趙魏三家牢牢把控著晉國的國政,晉國國君不過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際上宛若家臣。公元前403年,韓、趙、魏正式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三家終於撕下了最後的偽裝,徹底取代了春秋時代的老牌強國晉國,登上了歷史舞臺。景侯在位期間,多次出兵攻打鄭國,雙方互有勝負,積怨日深。

2. 韓烈侯 前394年-前372年 在位23年

名取,景侯之子。烈侯時期韓國的國際環境還是不錯的,基本沒有太大了外部壓力。當時韓趙魏三家作為新興國家,又同樣出身於晉國,關係還是十分緊密的。魏國在魏文侯的帶領下迅速崛起,不斷向西壓制秦國,蠶食河西之地,向南又敗楚於大梁和榆關。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烈侯也抓住時機,重用嚴仲子對國內進行了一些改革,使韓國的國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3. 韓文侯 前386年—前377年 在位10年

名猷,烈侯之子。經過烈侯時期的發展,到了文侯時期,韓國的對外政策越發強勢起來。文侯二年,韓國發兵攻打鄭國,奪取了陽城,之後又進攻宋國,一度攻破了宋國國都彭城,俘虜了宋君。文侯七年,攻打齊國,到達了桑丘地區。文侯九年,再次發兵攻打齊國。可以說,文侯時期算是韓國少有的強勢時期。

4. 韓哀侯 前371年-前369年 在位3年

名屯蒙,文侯之子。哀侯時期,夥同魏國和趙國瓜分了晉國僅剩的用於奉祀的土地,晉君被廢為庶人。哀侯二年,韓國吞併了鄭國,並將國都遷到了新鄭,這算是韓國整個戰國時期的巔峰之作了,之後便慢慢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5. 韓懿侯 前374年—前363年 在位12年

名若山,哀侯之子。懿侯繼位時聯合趙國,趁魏國武侯剛死惠王初立的時機攻打魏國,結果兩軍意見不合,不歡而散。此後魏國不斷出兵攻打韓國。懿侯二年,魏國在馬陵擊敗韓國,懿侯五年,魏國攻打宅陽,懿侯九年,魏國攻打澮水。懿侯時期的韓國已經慢慢的在諸侯的兼併戰爭中變得越來越被動。

6. 韓昭侯 前362年—前333年 在位30年

名武,懿侯之子。昭侯繼位之初,韓國不斷遭到秦國、魏國等國的進攻,甚至連宋國也來攻打韓國,並奪取了黃池地區。面對這樣的形勢,昭侯重用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進行改革,使韓國國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諸侯各國都不敢來侵擾,給韓國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7. 韓宣惠王 前332年—前312年 在位21年

名康,韓昭侯之子。韓宣惠王時期,韓國正式稱王,此時中原各國的兼併戰爭已經變得更為激烈和殘酷。西邊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越來越強勢,與之毗鄰的韓國,首當其衝。秦軍不斷的對韓國發動進攻。處於齊國和秦國夾縫中的韓國,或為合縱,或為連橫,反覆權衡利弊。但不管是合縱還是連橫,韓國已經越來越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

8. 韓襄王 前311年—前296年 在位16年

名倉,宣惠王之子。襄王時期,秦武王派甘茂攻破了宜陽,斬殺士卒六萬人,使得韓國元氣大傷。宜陽是韓國的戰略重鎮,又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宜陽的丟失使韓國一分為三,戰略空間被進一步擠壓,也吹響了韓國被吞滅的前奏。

9. 韓釐王 前295年—前273年 在位23年

名咎,襄王之子。釐王三年,秦將白起在伊闕大敗韓魏聯軍,全殲聯軍士卒二十四萬人,致使韓國精銳全部折損,並且丟失了安邑以東的大部分地區。此後,韓國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秦軍對韓國的攻擊也越發肆無忌憚。釐王五年,秦軍奪取宛城地區;釐王六年,被迫割讓武遂和附近地區二百里土地給秦國;十二年,秦軍敗韓於夏山。

10. 韓桓惠王 前272年—前239年 在位34年

名然,釐王之子。桓惠王時期韓國的形勢已經危如累卵,但桓惠王卻不採納韓非提出的變法圖強的建議,反而派出了鄭國打入秦國內部興修水利,以圖消耗和拖垮秦國。結果,鄭國渠的修建不僅沒能拖垮秦國,反而使關中之地變得沃野千里。這一時期的韓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桓惠王九年,秦國佔領了陘地;十年,秦國敗趙軍於長平,佔領了上黨地區;十七年,秦國攻取陽城;二十四年,攻破成皋、滎陽,二十九年,接連攻佔韓國十三座城邑。

11. 韓廢王 前238年—前230年 在位9年

名安,桓惠王之子。廢王時期,韓國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了。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帶兵十萬前往攻韓,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正式滅亡,成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兼併的國家。


韓國從興起到滅亡,內部上既沒有像魏文王、齊威王等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沒有像吳起、樂毅、廉頗等能征善戰的名將;外部上強敵環伺,魏、齊、秦、趙爭相崛起、也沒有像燕國一樣可以偏安一隅的地理優勢。可以說,在漫長而激烈的戰國時期,根本找不到翻盤點!

《大爭之世》20篇 《圖史春秋》20篇

《秦始皇系列》20篇《楚漢之爭》20篇

《兩漢盛世》20篇 《漢末三國》30篇

《圖說兩次世界大戰》20篇

共150篇文章,800幅圖,敬請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