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縣農技人員“點對點”服務春耕備耕


“今年的農技推廣形式就多了,我們是線下到戶指導和線上培訓解惑‘兩手抓’。今天我們到這裡來,主要是幫著指導水稻浸種催芽,還一起商量播種機的機型選擇。”3月18日上午,剛給一家水稻種植合作社指導完水稻催芽知識的王宏說,現在是水稻浸種催芽關鍵時節,他們進村入基地就是要確保春耕生產有序進行。

慶安縣農技人員“點對點”服務春耕備耕

王宏是縣農業技術推廣高級農藝師,從三月初,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他和全縣數十名農技人員每天活躍在田間場院、微信講解群、水稻催芽車間,將相關技術服務送到農戶家裡,為春季農業生產做好技術保障。

慶安縣農技人員“點對點”服務春耕備耕

正值春耕備耕時節,綠鄉大地一派繁忙景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向記者介紹,該縣通過微信、短信、農技推廣的APP、釘釘等線上多種形式為廣大農民進行技術指導,確保農民在備春耕和期間的難題有效的得到解決。

慶安縣農技人員“點對點”服務春耕備耕

我縣利用好農戶“宅在家裡”有力時機,組織推廣中心多名經驗豐富的專家在電視臺開展技術講座。截止目前,已經開展技術講座8期,包括旱田的春耕生產的指導意見,水稻的侵種催芽技術、做盤擺盤的技術標準、植保技術、如何選用肥料、農民如何購買農副產品等多種技術內容。

把縣域內各種農作物的基礎設施以基礎人員紙的形式下發到農口工作群、科技農業示範戶的群落當中,讓廣大農戶在第一時間瞭解和掌握春耕中的技術要求和標準,

同時為精準服務春耕備耕,全縣成立了五支技術指導服務隊伍,每天深入農戶的大棚、催芽車間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期限在疫情期間,備春耕工作有序的進行,創新疫情防控期間“零接觸”為農服務方式。依託電視以及微信群,把春耕涉及到的土壤、肥料、水稻栽培等多方面的技術增加的電話號碼向廣大農民進行公佈,以便經營主體、農戶及時便捷地與農技專家“一對一”溝通交流。

採訪期間,就水稻智能化浸種催芽技術及注意事項,王宏接受了記者採訪。

一、種子消毒通過種子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胡麻斑病等種傳病害。常用的水稻種子消毒方法有藥劑浸種消毒和包衣劑包衣消毒。浸種消毒時一定要把藥劑充分溶解後再放種子。種子包衣應在溫度穩定通過4℃時進行,如果溫度太低包衣則會出現掛蠟現象,種衣劑無法成膜,無法拌勻,影響藥效發揮;包衣時可以用35~40℃的溫水稀釋種衣劑。剛剛包衣好的種子不能直接浸種,要在溫度大於5℃的條件下陰乾3天以上或低溫烘乾,待種衣劑藥膜充分固化後再浸種。如藥膜未固化就浸種,易掉色,影響藥效。

二、裝箱標準把精選後的水稻種子裝入網袋中,每袋25-35公斤,裝滿2/3即可,種子袋內留有膨脹空間。儘量同一品種裝在同一箱內,包衣和未包衣的的種子要分箱碼垛,碼垛形式為井字跺,跺和箱四周要留有10釐米的距離,種跺上部要儘量平整,並低於種箱頂部20-30釐米。在碼放種子的同時,在不同位置均勻放置感溫探頭6-8個,便於監測溫度。

三、恆溫浸種原則上要求水稻種子必須進行包衣。對未包衣的種子必須同步進行消毒和浸種,浸種標準水溫控制在11℃,浸種過程中,每日進行種子狀態檢查,正常狀態下種子浸泡7-10天左右,通過人工檢測,折斷無白芯,手捻成粉末狀即達到浸種標準。

四、催芽標準將溫度自動控制系統調整到32,時間控制在10-12小時,促使種子提早破胸。破胸後再將溫度控制系統水溫調整到25-28℃進行催芽,催芽時保證種箱內部溫度均勻一致,防止出現燒種現象,催芽時間為10-12小時,待芽根成“雙山”狀,芽長2mm達到催芽標準。

五、注意事項種袋應選擇透水性好、結實的紗網袋,裝袋種子不超過網袋的2/3,種箱內擺放種袋,不能緊靠箱壁,四周要留有空隙。在浸種、破胸、催芽、涼芽四個階段的銜接過渡期,必須時刻認真檢查箱內的溫度和種子的物理狀態,以保證浸種催芽的順利完成。每個環節都要有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核查,確認操作無誤,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