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由“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任務,他們攻堅克難、勇敢向前、夜以繼日、爭分奪秒,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上一道別樣風景。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衛健辦主任馬瑞帶頭堅守崗位、衝鋒在前,一方面他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及時協調解決防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帶領衛健辦工作人員高標準、嚴要求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從應急預案制定到各類信息收集彙總上報,方方面面都處理的細緻全面,被衛健辦的“娘子軍”們親切地稱之為全能“黨代表”。此外,作為街道片長的馬瑞,還負責著5個社區14個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巨大的工作量常常工作到深夜。由於過度勞累,馬瑞的高血壓復發,大家都心疼地勸他回家休息,但他只在晚上工作結束後去醫院輸了液,便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到工作崗位,他說“在防控的緊要關頭,必須得堅持住,確保工作不出一點紕漏才是當前最要緊的”。

一馬當先,引來萬馬奔騰;一鷹展翅,引來雄鷹漫天。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馬瑞的模範行為產生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應。除馬瑞外,衛健辦的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女同志,平日裡她們既是衛健工作者,也是女兒、妻子、母親,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在馬瑞的帶領下,她們克服困難、堅定信心,紛紛化身抗疫“戰士”,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丁學峰在公交停運又遭遇大雪不便的情況下,為了不耽誤工作,之前就連續加班到深夜的她選擇走路上班,即便滑倒摔傷,也未曾提起,她說“每天需要處理的排查數據那麼多,上班路上可再也不能浪費一丁點時間了”。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即將退休的劉建香,在疫情面前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開展防疫信息電話核實時,遇到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她總是耐心勸解溝通;上級部門推送的信息中包含個別其他街道的居民信息,為了儘快完成任務,她也都幫助一併核實上報。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家住三河的朱青,愛人在燕郊人民醫院工作,二人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三歲的孩子只能交給父母照看。下著大雪的晚上,工作到九點多的朱青剛回到家,就接到了因臨時緊急任務需回街道的電話,她顧不上路遠、路滑和疲憊,讓父親開車送她,回到單位便立即開始處理緊急任務。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大年三十還在家裡用私人電腦開展防疫數據填報工作的柴俊,在接到集體返崗通知後,更是第一時間到崗、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在得知爺爺病危的消息後,仍毅然選擇將手頭急需上報的工作處理完才回到家,但遺憾的錯過了與親人的最後訣別。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每次加班都衝在最前面的李林,遇到臨時任務也總是第一個要求留下來,一次晚上11點上級臨時發佈工作通知,要求緊急上報四類排查表格,她第一個留下來進行彙總統計,等到全部工作上報完畢後,辦公室外面的天空已經漸漸亮了起來……

為了緩解衛健辦人手不足、工作壓力大的困難,王立傑和李倩倩主動請纓抽調到衛健辦,與衛健辦全體工作人員一同攜手攻堅。

為了做好外籍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王立傑充分發揮英語專長,與外國人流利交流,講解防疫政策,將人員信息登記詳實。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一支“黨代表”帶領下的戰疫“娘子軍”

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李倩倩,一直值守在單位,20余天都沒見到孩子。聽到小兒子胳膊脫臼的電話,也只是利用中午時間匆匆在醫院陪了孩子1個小時,就又趕回了單位。

迎賓北路街道衛健辦集體用擔當與奉獻的肩膀挑起疫情防控的重擔,用熱血和汗水為保護轄區居民健康安全奠定堅實基礎。正是因為許許多多向衛健辦一樣的先進集體的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更堅定了我們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三河市迎賓北路街道辦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