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六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鹤调研讲话精神

□鹤壁日报评论员

日前,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鹤壁调研时强调,要把乡村旅游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生态财富是最大的财富,绿色家园是最美的家园。从生产到生活,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把握好农村生产、生态、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到实处。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能更具吸引力、产业才能更具竞争力。近几年来,我市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自然风光,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新型农业发展形态,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要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立足我市农业资源、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农业现代化等优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等载体建设,促进农业与大数据、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文化”“卖风景”“卖体验”转变,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实现乡村美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去年以来,我市着力实施“696111”工程,通过开展垃圾集中清理、村容村貌提升等行动,农村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依然存在农村绿量还不够多、常绿树还比较少等问题。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拿出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劲头,围绕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速、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乡村振兴的途径,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游则游,突出自身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现如今,淇滨区桑园村靠发展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浚县西杨屯村依靠泥塑产业,成为以文化创意为主的特色乡村;淇县赵庄村引进网红桥、水上漂等热门旅游项目,省级贫困村变身网红村;淇县凉水泉村通过整村旅游开发,村子变了样、农民脱了贫,“石头村”唱响了富美歌。因此,我们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精准施策,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守护绿水青山,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是一篇时代的华章。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奋力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