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方士、"術士"和道士,到底有何區別?誰最厲害呢?

在我國發展的這數千年來,曾出現過很多的職業,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道士和方士,以及所謂的“術士”。但是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職業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其實早在先秦的時候起,他們就已經被規劃為了一類。

古代的方士、

方士,此名稱最早出現在周朝的時候,當時這些人就自稱為,是“方仙道”,藉著信奉“巫祖”為名,開始進行驅鬼辟邪。等到夏朝的時候,這些人也被稱作是法術之士,最終在後世人的總結之下,他們這才會成為方士。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很多人都想要修仙,於是這些方士就開始,用各種方子煉藥,在很多的時候都在救人,這才最終會被周朝,賞賜下方士這一官職,掌管著當時的刑獄。

“方”的意思是指國家,辨方正位,省方觀民,省視萬方,都是指通過教育、法令等來管理國家。方士就是指身懷治國之才的儒者。

古代的方士、

術士,怎麼說呢?術士不但能驅鬼捉妖,還能掌握陰陽之學,明鬼神之事,觀測天象、推演曆法、占卜吉凶,預知未來,祭禮戰事等做預測,對自然變遷、天象變化進行預報和解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術士的起源一直是個迷,沒人能說得清楚。

術和方、國都是同義字,意思就是國家,如《說文解字注》的解釋是“邑中道也。邑、國也。引伸為技術。”

古代的方士、

道士之稱始於漢代。也可以說是從方士演變而來,東漢末年張陵創立了五斗米道,我國的第一個道士就是張道陵。道士有出家的全真道士和居家的正一道士之分。而在其道家的思想之中,就是講究要修身養性,這樣才能得道飛昇,去追求更為高深的境界。

從上面的各種解釋裡,不難看出這所謂的方士、術士以及道士,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理論,以及所修行的東西。但在後世的時候,之所以會被人們統稱在一起,其實就是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術士這種比較神秘的人,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而剩下的道士和方士,也就只是修行的方式不同罷了,但說白了還是為得道成仙努力著。

古代的方士、

後來人們就把術士、方士、道士混為一談了,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於是這才出現,被人們混為一談的情況出現。可即便是這樣,人們為了能夠更好的區分,在這裡修行的人們,就特意規劃出了眾多的等級之分,但具體的到底都有些什麼,其最終的職能又是什麼,估計也就只有那些古人們,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解釋清楚了。誰更厲害呢?小編個人感覺"術士",作為最神秘的存在,應該是裡面最厲害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