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44位皇帝及名人的處世智謀(下)


中國歷史上44位皇帝及名人的處世智謀(下)

目錄(2)

23、慮雜利害,曹操拒絕登帝位

24、居安思危,魏絳告誡晉悼公

25、防微杜漸,葵桓公忌醫歸天

26、未雨綢繆,周公旦詩諫成王

27、亡羊補牢,莊辛義諫楚襄王

28、慎終如始,馬皇后助夫治國

29、螳螂捕蟬,少孺子智諫吳王

30、知止不殆,陳軫勸昭陽罷兵

31、知懼而誡,太公力勸周文王

32、一謙四益,馮異功昭不自傲

33、不貪為寶,子罕拒絕收美玉

34、不偏不黨,董宣剛直感劉秀

35、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謠敗陣

36、雞口牛後,蘇秦合縱說韓王

37、攀龍附鳳,凡夫俗子得封侯

38、指親托故,萬安導演攀親戲

39、人棄我取,白圭牟利致大富

40、奇貨可居,不韋投資牟暴利

41、引咎責躬,漢武帝下詔自省

42、犯而不校,張釋之忍侮結襪

43、屈一伸萬,周公忠貞佐君王

44、狡兔三窟,孟嘗君高枕無憂

中國歷史上44位皇帝及名人的處世智謀(下)

23、慮雜利害,曹操拒絕登帝位

【原典】

公元219 年7 月,蜀將關羽領兵進攻曹操軍隊,利用水淹戰術打得曹軍大敗,曹操的將領于禁、龐德等人被俘獲,樊城、襄陽被蜀軍包圍。這次戰役使蜀軍聲威大振。

曹操被蜀軍的勢頭嚇住了,本來打算將都城遷往鄴城,以躲避蜀軍鋒芒。

這時,司馬懿和蔣濟向曹操建議,利用孫權和劉備爭奪荊州的矛盾,以分割讓出江南的地盤為代價,拉攏孫權。曹操接受了這一建議。

孫權與曹操達成協議後,偷襲江陵,成功地攻殺了蜀將關羽。蜀軍損兵折將,解除了對樊城和襄陽的包圍。

這年冬天,為了嘉獎孫權配合解圍的功績,曹操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任荊州牧,並封他為南昌侯。

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進一步擴大地盤,暫不想同曹操作對。

他派出校尉梁寓向曹操進貢禮物,並派人送去信件,表示願向曹操俯首稱臣。

曹操讀完來信,心裡明白孫權不會這麼順從,而是別有用心,他把信給左右看了,並說:“孫權這傢伙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燒烤!”

侍中陳群等人說:“蜀漢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殿下功高德重,人心所向,孫權在遠方稱臣,這是天隨人願。殿下應該登基稱帝,不能再猶豫了。”

曹操聽了以後回答說,“如果有天命在,我就成了周文王曹操音周文王滅商未成功自比,感嘆自己未能統一中國。他也明白,倘若接受孫權稱臣,就暴露了稱帝的野心。在實力還沒有強大到吞併孫權和劉備的時候妄自稱帝,就斷了自己的退路;到時候稱帝不成,又會失去號令天下的威信,所以發出了“在火爐上燒烤”的感慨,拒絕稱帝。

【新說】

所謂“慮雜利害”,是說同時考慮到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這種考慮,往往是在採取行動之前進行;想明白了,在心理上和物質上作好準備,接著付諸行動。

只考慮到一個方面,要麼是準備不足,要麼是出現意外,導致行動失敗。

有經驗的謀略家和領導者是不會這麼做的,他們的思維習慣總會同時考慮到兩個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作出種種假設來預測後果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周密準備,謹慎行事。

曹操正是這麼做的。他之所以拒絕孫權稱臣,是憑著對孫權及整個局勢的瞭解,對稱帝的利和弊作了充分考慮後,才作出的決定。別以為曹操不想稱帝。恰恰相反,稱帝,一統天下,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只不過時機和條件暫不成熟,他才作出了明智的決定。

一種比較好的考慮習慣是,把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後果推到極端去設想,有利的最好結果如何,不利的最壞結果如何,推到了極端,心理準備才會充分,才會有迴旋餘地,出現了情況才不會覺得意外。

此外,有利和不利條件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對此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在哪些環節、因素上要把握住,轉化的關鍵在哪裡,都得仔細斟酌。

考慮周到、準備充分,為的是掌握主動。掌握了主動,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會應付自如。

【典源】

慮雜利害:語出《孫子·九變》:“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拒絕登帝位:事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24、居安思危,魏絳告誡晉悼公

【原典】

春秋時,晉厲公偏聽奸邪,濫殺無辜,以致國內怨聲載道,老百姓深受其害。後來,一些大臣發動政變,殺死了厲公,另迎在國外的公子姬週迴國做國君,這就是晉悼公。

晉悼公即位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使晉國逐漸強大起來。

晉國北方有不少少數民族的遊牧部落,中原人稱他們為戎狄。晉厲公時,戎狄經常侵擾晉國的邊境地區。悼公即位後,戎狄的首領派人帶著禮物來到晉國,通過大夫魏絳引見悼公,希望與晉國建立外交關係。

晉悼公說:

“戎狄老是侵犯我國,貪得無厭,又沒有信用。我不如討伐他們,用武力使他們屈服。”

魏絳勸悼公說:

“現在大王正與楚國爭霸天下,不少諸侯都在我國與楚國之間搖擺不定,看哪邊國君仁德就歸順哪邊。比如說,目前陳國就剛剛歸順我們,如果我們這時興兵去討伐戎狄,楚國就會乘機討伐陳國,我們沒有力量去救陳國,陳國就必然會背叛我國而歸順楚國。其他諸侯恐怕也會這樣。所以,就算我們征服了戎狄,也會失去中原各國,這是得不償失啊!相反,如果我們和戎狄建立外交關係,就可以免去後顧之憂,集中力量對付楚國了。請大王深思熟慮!”

悼公覺得魏絳的話有道理,就同意了和戎的建設,與戎狄建立了外交關係。

與戎狄建立外交關係後,晉悼公集中力量協調與中原各國的關係,八年之中九次召集、會盟各國諸侯。後來又聯合宋、衛、齊等十二國組成盟軍,討伐一直在晉國和楚國之間搖擺不定的鄭國。鄭簡公見盟軍大兵壓境,驚恐萬狀,連忙召集大臣商議。大家覺得這樣朝晉暮楚的確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決心歸順晉國。鄭簡公便派人到晉悼公那兒去請罪求和,表示願意永遠歸順,並送去了大批禮物。晉悼公同意了鄭國的請求,撤兵回國。

解決了鄭國的問題後,晉悼公想到了魏絳的功勞,於是便把鄭國送來的十六名歌女和兩套高級組合樂器賞一半給他,並對他說:

“先生教我和戎狄友好,使我免去了後顧之憂,安定了中原各國。八年之中九次召集各國諸侯開會,好不威風!現在我們晉國和各諸侯國的關係,就像這些樂器一樣,演奏得非常和諧。所以,讓我們來分享這些鄭國送來的禮物吧!”

魏絳辭謝道:

“同戎狄和好,這是託我們國家的福;八年之中九次召集諸侯,這是託大王的威靈,大家的辛芳,我有什麼貢獻呢?現在,我倒希望大王在享受勝利的快樂時能夠考慮到國家今後的事。古書上說:‘居安思危。’意思是處在安定的環境裡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難。有所考慮才會有所準備,有所準備才可以防止禍患,我斗膽用這些話來勸勉大王。”

悼公說:

“先生教我,我怎敢不聽從!沒有您上次的告誡,我哪來今天的成就呢?

論功行賞,這也是國家的規定。先生還是領受了吧。”

魏絳這才接受了賞賜。

【新說】

居安思危是立身處世的智慧。

天地萬物變化莫側,太陽昇到中天就要西落,月亮圓了就要缺,東西裝得太滿就要溢出,生命到了旺盛朗後就要衰弱。恰如蘇東坡所吟詠:“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或者換句話來說,叫做——

天地間沒有不散的筵席。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麼辦呢?該怎樣來對待這一席遲早要散的盛筵呢?

道家的祖師爺老子告訴你說,根本就不要去入席,不要去享受那盛筵的快樂,免得席散後悲傷與失落。

詩人李太白卻告訴你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享受了再說,這是享樂主義的哲學。

居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便是取中庸之道的儒者了,《易經》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這正是“居安思危”的意思。席要入。盛筵要享,但當你一邊大快朵頤的時候卻要一邊想著席散了以後怎麼辦?幹什麼?簡捷說,就是不要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而忘乎所以,以致席散後不知所措。

比較而言,居安思危顯然是最為現實而理性的態度了,當然,不一定人人都適應這種邊吃邊想,邊享受邊操心慮患的生活方式。

【典源】

居安思危,語出《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魏絳告誡晉悼公:事見《左傳·襄公四年、十一年》。

25、防微杜漸,葵桓公忌醫歸天

【原典】

名醫扁鵲見到蔡桓公,站在那裡觀察了一會兒,便對蔡桓公說:“您現在患了病,病雖然不重,只在皮下部位,但是如果不治療,恐怕就會加劇。”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回答說:“我沒有病。”

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周圍的人說:“醫生們都喜歡給原本沒有病的人看病,然後好說自己如何如何能幹,以此來謀取虛假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蔡桓公,並對他說:“您的病已進入到了肌膚,再不醫治,病情將繼續惡化。”桓公聽了,不予以任何回答,扁鵲只好離開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度去見蔡桓公,對他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部分去了,若再不治,恐怕會更加嚴重。”桓公聽了,仍不予理睬。扁鵲走後,桓公更為不高興。再過了十天,扁鵲一見桓公,回頭就跑。桓公覺得奇怪,便派人去詢問原因。扁鵲回答說:“病在皮下時,湯藥就可以除病;在肌膚時,針刺之類即可見效;在腸胃之後,火齊湯便可以除病。在骨髓時,情形就不同了,那已是命運之神管轄的地方,我們醫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

現在,桓公的病已進入了骨髓,所以,我也毋需勸他診治了。”

此後的五天,桓公感到渾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鵲,才知道他早已逃往了秦國。桓公果然病發身死。

【新說】

良醫給人治病,及時於皮下之際施治,要抓緊在病情之初動手,對待人間禍福,也和良醫治病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聖人辦事總是抓住萌芽狀態時就開始著手。

應該說,蔡桓公是十分幸運的,身邊有扁鵲那樣高明的醫生,及時而準確地指出了他的疾病所在。然而他自己卻因諱疾忌醫的心理,無視扁鵲的診斷,終於病入膏盲,無法挽救。

就像蔡桓公的病一樣,生活中很多大問題大事故,仔細回過頭去考查一番都可以得出“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結論。但為什麼那麼多的問題、事故都沒有避免呢?

深刻地把握大與小的辯證關係十分重要。

有一句俗語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實這一公式逆推過來也同樣成立,那就是無事出小事,小事變大事。看一件事情,小與大並不是其本質所在。那些看似很大的事情可能其實並不嚴重,而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很可能就會滋生出十分嚴重的問題來,所以對於小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

由於並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蔡桓公一樣有高明的醫生診治,所以許多問題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小問題總是容易被人所忽略,這就要求我們有敏銳的眼光,撥開一些遮蓋物去找出問題來。找出問題當然只是第一步,對於問題進行分析是第二步。分析問題必須具有長遠的眼光和發展的眼光,不能拘泥於現時。只有這樣,方能充分地估計到事情將要發展的可能性。最後一步就是對問題的處理了。這就需要果斷,針對問題,當機立斷地下手,決不猶豫,因為很有可能“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那個店?”

錯過機會,問題或敵人就會轉眼間強大得讓我們無力抵抗了。

【典源】

防微杜漸:語出《宋書·吳喜傳》:“且欲防微杜漸,憂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惡,明當嚴詔切之,令自為其所。”

蔡權公忌醫歸天:事見《吏記·扁鵲倉公列傳》。

26、未雨綢繆,周公旦詩諫成王

【原典】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同太公、召公等人一起幫助武王消滅了商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武王把他們留在京城鎬輔政,最受武王寵信的就是周公旦。

兩年之後,武王病重,大臣們十分憂慮。周公旦特地向周朝祖先禱告,表示願意代替武王去死,希望武王的病好起來。但不久之後武王發病去世。

年幼的太子姬誦被擁立為國王,即周成王,周公旦受武王遺命攝政。

周公旦的攝政引起了成王的三個叔叔管叔、蔡叔和霍叔的妒忌。他們暗中造謠說,周公旦妄圖奪取成王的王位。成王很快聽到了這些流言■語,在心裡產生了疑慮。

周公旦知道這事後對太公和召公說:“要是我不討代他們,就無法告慰於先王!”

周公旦覺得一時難以向成王解釋清楚,同時也為了消除成王對自己的疑慮,便離開鎬京,去了東都洛陽。

武庚對商朝的滅亡很不甘心。他見周朝兄弟之間產生了矛盾,悄悄派人和管叔等聯絡,進一步挑撥他們與周公旦的關係。與此同時,武庚也積極準備起兵反叛。

在洛陽的兩年期間,周公旦查清了武庚暗中與管叔等人勾結的情況,寫了一首名為《鴟■》的詩送給成王,其中寫道:

貓頭鷹啊貓頭鷹!

你已搶走了我的兒,不要再毀我的家。

我多麼辛苦殷勤,為哺育兒女已全累垮!

趁著天還沒有下雨,我就忙著把桑根剝下,加緊修補好門窗。

因為下面的人有時還把我欺嚇。

周公旦在詩中以母鳥自喻,把武庚比作貓頭鷹,借母鳥的哀鳴,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關切和憂慮。

但是成王沒有看懂這首詩的含義,更沒有理解到周公旦的苦衷。後來他無意中發現了周公旦藏在石室中為武王禱告的祝辭,感動之下派人從洛陽把周公旦請回鎬京。這時成王終於知道了武庚與管叔等人勾結的情況,派遣周公旦出兵討伐。周公旦殺了武庚、管叔和霍叔,蔡叔在流放中死去。周王朝從此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新說】

任何時候,天都有不測風雲,更何況隨時處在不斷流變之中的世事人心。

凡成就大事業者,對不測事變都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防患於未然。特別是事業一帆風順,成功接踵而至之時,更該有所警醒。

老子曾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民間的俗話也說:“晴帶雨傘,飽帶飢糧。”這些說法都深刻地闡明瞭一個道理: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隨時都要有應變的心理準備。

“綢繆”本意是用繩索緊密纏捆,引申為修補。“未雨綢繆”即趁天還未下雨,趕緊修補好門窗,作好準備,以防不測。

作好預防突發事件的準備,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卻應該以變應變,在變中求生存求發展。抱著僥倖心理,或者麻痺大意,都有可能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出現閃失。要記住:

大船常翻在小河溝裡。

【典源】

未雨綢繆,語出《詩·■風·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周公旦詩諫成王:事見《史記·周本紀》。

27、亡羊補牢,莊辛義諫楚襄王

【原典】

戰國時代的楚襄王手下有四個寵臣,他們不理朝政,整天遊蕩享樂。楚襄王也同這幾個人一道沉溺於遊樂之中,國家的政治一天天衰敗下去。

有個叫莊辛的大臣對此極為憂憤,對楚襄王說道:“大王左右是州侯和夏侯,車後面跟隨的是鄢陵君和壽陵君。像這樣一味地放蕩不羈,揮霍無度,不過問國家政事,楚國的郢都將危在旦夕。”

楚襄王反問道,“你是老糊塗了呢,還是真的認為楚國有了不祥的預兆泥?”

莊辛十分認真地說:“我是真的見到了大王的所作所為將造成的必然結果,不敢自認為有什麼天降的不祥之兆。如果大王一直寵愛這四個臣子不變的話,楚國註定要滅亡!我請求讓我去趙國躲避,在那裡看結果。”

於是莊辛去了趙國,在趙國住了五個月。果然,秦軍很快攻下了楚國首府郢都和其他很多地方,楚襄王出逃到了城陽。他立即派人趕到趙國,將莊辛召了回來。

楚襄王對莊辛說:“我沒有聽從先生的勸諫,把事情弄到了現在這個樣子。往後該怎麼辦呢?”

莊辛答道:“我聽俗話說,看到了兔子再呼喚獵犬,不算晚;丟失了羊子再修補羊圈,也不算遲。我還聽說,從前商湯王和周武王都是憑著百里之地而興旺發達的,夏桀和商紂王雖然擁有天下卻滅亡了。儘管楚國現在不大,但算起來也還有方圓幾千裡地,哪裡只有湯王武王時的百里呢?”

莊辛還用了很多比喻來反覆說明這些道理,然後說到了楚襄王:“大王的情形同樣如此。吃的白米飯,車中裝著黃金白銀,成天和小人們在草原上騎馬飛馳,把國家大事丟得精光。沒想到秦王的大將奉命率兵打進楚國,佔領了大片土地,把您趕得老躍。如果現在您都還不醒悟,只怕恨快就該亡國了!”

楚襄王聽了這番話,心裡震動不小,嚇得面無人色,馬上將莊辛封為陽陵君。後來在莊辛的輔佐下,楚襄王收復了不少失地。

【新說】

即將面臨國破人亡,教訓的確慘痛而深刻。

防患於未然固然很好,但是誰都不敢說自己在生存競爭、政治傾軋、沙場奮戰、商界拼博中沒有少失,沒有過錯。人非聖賢,都有過失。這個事實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更不必避諱。

重要的事情是,出現了失誤,及時醒悟,善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並在往後的行動中加以避免。吃一塹,長一智,才是正道。

亡羊補牢最怕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事實是,身臨其境者往往不如旁觀者看得清楚,出現了失誤,最容易以錯對錯,一意孤行,特別是當人手中有了權力、金錢,最容易喪失自我,被權力和金錢異化,以為天下唯我獨尊,可以天馬行空,恣意妄為。這個時候需要有人警醒,甚至需要用事實來作教訓。

亡羊補牢也忌諱向後看,一味沉浸在後悔懊喪的情緒中,以致於不能振作起來,去進行新的努力。這樣的悲觀主義者最終將被失望和消極情緒打垮。

當然,盲目樂觀,跌倒後爬起來也不想想看看是怎麼跌倒的,又繼續往前走,這樣的人到頭來肯定還會摔跟頭。

亡羊補牢雖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明智的。

【典源】

亡羊補牢: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莊辛義諫楚襄王:事見《戰國策·楚策四》。

28、慎終如始,馬皇后助夫治國

【原典】

馬皇后原來是郭子興的義女,朱元璋投奔郭子興起義軍後受到重用,郭子興便將馬氏嫁給了朱元璋。自此,馬氏一直忠心耿耿地協助丈夫治國平天下。

朱元璋當上明代開國皇帝后,馬皇后便成了實際上的幕僚。她認為,人心是天下的根本,平定天下的關鍵在於得人心,皇帝應當重視的是有德行和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手中的大印。

不久,明朝將領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奪取了國印,舉國慶祝勝利。這時馬皇后卻說:“元朝掌握著國印而沒有守住,可見帝王的寶貴之物不在印,而在於其他東西!”

朱元璋心領神會地說:“我知道皇后的意思是以賢明的人為寶。”

馬皇后接著說:“誠如陛下所說。我們都是貧苦出身,能有今天的地位,只怕因為奢侈而產生驕縱,因為小節而導致危亡。因此要任用賢明之士,共同治理天下。”

為了使明朝得到百姓擁護,馬皇后常派人瞭解民情。有一次她問朱元璋說:“如今天下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耐煩地說:“這不是你該打聽的。”馬皇后回答說:“陛下是百姓之父,我是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居樂業,有什麼不可以打聽。”

馬皇后告誡兒女不得恃權仗勢作威作福,以維護皇室的聲譽。她的幼子朱■放蕩不羈,被封為周王。馬皇后擔心朱■為非作歹,派人前去監視,並給使者一根手杖,說一旦發現周王有過錯,就用手杖打,如有違法行為,就馬上報告。朱■知道這事後,不敢在自己的封地放肆。

馬皇后經常勸朱元璋不要濫殺無辜,她對朱元璋誅殺功臣老將十分不滿,盡力加以阻止。著名學者宋■因孫子犯罪而受牽連,即將被斬首。馬皇后得知案子確與宋■無關,在飯桌上力勸朱元璋赦免宋■。朱元璋被馬皇后一番話打動,第二天就作出了赦免決定。

馬皇后因病臨終前對朱元璋說:“但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都賢明,得到百姓衷心擁護。”

【新說】

虎頭蛇尾的事常有,因小失大的事不少,能像馬皇后這樣雖為第一夫人,卻自始至終小心謹慎,勤勉治國的人,的確很少有。《詩經》上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話可以當作權貴們的座右銘。

如履薄冰的心態,並不是要凡事畏首畏尾,連大氣也不敢出。它應該以識大體,明事理,善應變為前提。以大體、事理為界限,合乎的。便大刀闊斧地去幹;不合乎的,儘可能避免。

因此,真正的慎終如始,不是膽小如鼠,前怕狼後怕虎——這是怯懦木訥;而應該是依情理規矩行事,以情理規矩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才是明智大度,才可以無往而不勝。馬皇后的明智,在於抓住了民心這個根本,而不是手中的大印,因而協助朱元璋穩住了明初的政權。

抓住根本,以此去衡量一切,尤其不要放過細微枝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節最易被忽略,特別是自己身上小的過失。小節不僅授人以柄,而且為大的失誤打開了缺口。這樣,是否注意到了小節,也就成了衡量慎終如始的一個重要標誌。

小心謹慎並不難,難的是明事識理和嚴格依規則辦事,也難在約束自己和手中的權力。

【典源】

慎終如始:語出《老子》第六十四章:“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馬皇后助夫治國:事見《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傳》。

29、螳螂捕蟬,少孺子智諫吳王

【原典】

春秋時,吳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國,但不少大臣卻認為時機不當,擔心別的諸侯國乘虛而入來攻打吳國。吳王為了止住大家的反對,便下命令說:

“誰敢來勸阻我攻打楚國,我就處死誰,絕不赦免!”

大臣們雖然有反對意見也不敢發表了,只好在下面悄悄議論,為吳國的存亡而擔憂。

在吳王的門客中有一位名叫少孺子的,他很想勸諫吳王,轉過大臣們的意見,可是又不敢去觸怒吳王,害怕自己白白送命而不能使吳王改變主意。

後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一大早,他就拿著一隻彈弓,帶了許多彈丸,在王宮後園的樹林裡轉來轉去,似乎在尋找打鳥的目標。直到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溼了,他才回去。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這樣做。

到了第三天清晨,他的奇怪舉動終於被吳王發現了。吳王見他一身都弄溼了,卻還在那裡轉來轉去,便大聲喊他說:

“你過來!為什麼把衣服弄得這樣溼呢?”

少孺子回答說:

“我在打鳥啊,大王!”

吳王問他:

“打著了嗎?給我看看。”

少孺子說:

“鳥雖然沒打著,但我卻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吳王一下子來了興趣,忙問他:

“什麼事情呢?說給我聽聽。”

少孺子說:

“我看到這園子裡的樹上有一隻蟬,高高地棲居在樹枝上,一邊喝著露水,一邊發出悅耳動聽的蟬鳴。但它卻不知道,一隻螳螂正在它的身後。那螳螂弓著身子,屈著前腿,一心想去捕捉那隻蟬,但它卻不知道,一隻黃雀正在它的身後。那隻黃雀伸長脖子,一心想去啄食那隻螳螂,但它卻不知道,我的彈弓正對準了它,正要把它彈死呢!”

吳王聽到這裡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有意思,有意思!哈哈,真是一個想要吃掉一個啊!”

少孺子卻接下去說:

“蟬、螳螂和黃雀都是一心想得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及它們身後的禍患啊!”

聽少孺子這樣一說,吳王猛地一下醒悟過來:原來,他是在勸諫自己不要貿然出兵攻楚,以免被其它國家乘虛而入啊!想到這裡,吳王對少孺子說:

“好啊!你說得對。”

於是便不再興兵伐楚了。

【新說】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這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成語。按理說,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實際情況卻遠遠不是這樣。一旦利益在眼前,就往往把“黃雀”拋在腦後,甘心情願地做那捕蟬的螳螂了。

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繁榮,物慾誘惑無窮的時代,一心追逐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禍患的例證更是隨處可見。

正所謂,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或者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當有利可圖,有“蟬”可捕時,回頭看一看有沒有伸長脖子的”黃雀”

在後,那還是有好處的罷。

【典源】

螳螂捕蟬:語出《莊子·山木》:“(莊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鳥從而利之..”

少孺子智諫吳王:事見《說苑·正諫》。

30、知止不殆,陳軫勸昭陽罷兵

【原典】

戰國中期,楚懷王派昭陽擔任主將,領兵攻打魏國。昭陽打仗勇猛,接連打敗魏軍,一下子奪得了八座城池,接著又去攻打齊國。

齊王得知楚國大兵壓境,便派陳軫去說服昭陽罷兵,不要進攻齊國。

陳軫見到昭陽後,首先祝他攻打魏國取得了勝利,然後問道:“請問,按貴國的規定,將軍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能獲得什麼官爵?”

昭陽不無得意地說:“官可以升為上柱國,爵位可以到上執■。”

陳軫接著問:“貴國還有比上柱國地位更高的官嗎?”

昭陽回答說:“只有令尹。”

陳軫嘆了口氣說:“最顯貴的當然算令尹,但是我覺得,你們的國君不可能同時設置兩個令尹。我可以給將軍講個故事。”

昭陽讓陳軫講下去,陳軫說:

從前楚國有個人在春祭時,賞給了門客一壺酒。門客們說:“這壺酒不夠幾個人喝,一個人喝又多了。我們在地上來畫蛇,哪個人先畫成就喝。”

有個門客先畫好了蛇,拿起酒壺想喝,但他看見別人畫得很慢,想再顯示一下自己,於是用左手拿著酒壺,右手去畫蛇,邊畫邊說:“我還能給蛇添上腳呢。”

這個人正在畫蛇腳時,另一個門客把蛇畫成了。他奪過那人手裡的酒壺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有腳的東西不是蛇,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是我,而不是你。”

門客說完就把酒喝了,而畫蛇添腳的門客卻沒有得到酒喝。

陳軫講完故事後接著說:“現在楚國打敗了魏國,連得了八座城池。這個時候還不罷兵,還想攻打齊國。你的名氣已經不小了,官位也到了頭。要是取得了勝利還不住手,一旦有什麼差錯,性命都難保,再得到爵位有什麼用?這不是和畫蛇添足一樣嗎?”

昭陽被陳軫的一番話說動,認為很有道理,便撤退了攻打齊國的軍隊。

【新說】

陳軫想說的是,用兵用權要適可而止,才會保證經常處於有利地位。達到了預定目標,取得了一定效果,就該及時收手,太過頭了就會起反作用。

“畫蛇添足”的故事,對此作了最好的說明。

凡事都有限度,超過限度將發生質的變化。但人的慾望常常沒有止境,特別是有東西可以自恃之時。權力、名譽、金錢、地位、物質、才能,都足以使人異化,喪失理智,不知自己為問物。“聰明反被聰明誤”,與其說是聰明的悲劇,倒不如說是愚蠢的悲劇。

知止不殆,要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處境,事情的發展和後果要有充分的、恰如其分的估價,尤其要對利害關係有清醒的認識,然後才會知道何時止住,在哪裡止住。

知止不殆,也要求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追求超出自己能力或者不應屬於白己的東西。理應屬於自己的東西,遲早會屬於自己。不應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也會失去。

賭徒的心理是受慾望支配的。贏了。總想贏得更多,結果不但沒有保住原來的成果,反以輸掉告終。輸了,總想撈回來,不知就此打住,結果越輸越多。

在人生和事業的戰場上,如果始終抱著賭徒心理,遲早會輸得精光。

【典源】

知止不殆:語出《老子》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陳軫勸昭陽罷兵:事見《戰國策·齊策二》。

31、知懼而誡,太公力勸周文王

【原典】

周文王問姜太公:“商紂王濫殺無辜,你曾教我憂懷人民,現在我應該怎麼辦呢?”

太公說:“大王應該修身,禮賢下士,恩惠於人民。在這同時還應該注意細心觀察天道,天道如果沒有給商朝禍殃,就不可貿然起事,而人道方面沒有什麼大的災禍,也不可以先動干戈。必須既見了天災,又見了人禍,才可以對商紂王下手。要與民同利,才能相互援救;與民同情,才能相輔相成;與民憎惡相同,才能互相幫助;與民愛好相同才能亦步亦趨。這樣,就是在沒有好的甲兵的情況下,也能取勝;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也能攻城;在沒有溝塹的情況下,也能堅“能給天下人帶來利益的人,天下人就會歡迎接納他;害人的人,天下人是不會給他開方便之門的。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取天下就如同是追逐野獸,打到了獵物,天下人都能分得一份。如同坐船一樣,順利地過河了,大家都同其利;而如果船壞了,大家都要遭其害。

於大家都有利,天下人就開門歡迎;於大家都無利,天下人就會閉門不納。

只有無取於民,才能取得民心;無取於國,才能取得國家政權;無取於天下,才能最終奪取天下。這樣,取民者,能讓人民得到利益;取國者,能讓國家得到利益;取天下者,能讓天下得到利益。所以說:‘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這其中的道理是很微妙的。

“鷙鳥這類猛禽,在出擊之前,總是先低身斂翅;猛獸要搏食時,總是先縮耳俯身。聖人將要有所作為,他必須大智若愚。惟文惟德,謹慎小心,才無人注意;不觀不視,裝聾作啞,誰也摸不透你想些什麼。現在商朝上下,眾口相惑。我看過田野中的莊稼,荒草比穀苗長得還高;觀其民眾,邪曲橫行,正直遭難;觀其官吏,暴虐殘酷,敗法亂刑,但朝廷卻置若■聞。這都是亡國的徵兆啊!”

文王聽後很贊同太公的意見。

【新說】

姜太公深知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在於是否得民心這個問題,所以在他的這篇勸諫之中,極有層次地向文王闡述了這個道理。

得民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順民心而行。他告訴文王,不要逆天道特別是人道,必須要與民同利、同情、同惡、同愛,這樣的話,即使客觀條件不好,也可以共同克服,而如不順民心,則客觀條件再好,也將無濟於事,因為人是活的,而客觀條件則是死的。不好的條件,可以因眾心的努力而改變;好的條件,也會因人心不齊而毀掉。

得民心之二則是要利民。有利於民,人民方樂於接受,要做到利民,就不能有私心,就如姜太公所言,要不取於民,不取於國,不取於天下,方能最終得到天下。

姜太公把聖人的所為比作是鷙鳥出擊,時刻有所懼誡。《尚書》中說:

“愛護我們的人,我們擁戴他做王,虐待我們的人,我們視他為仇人。”古語說:“老鼠被逼急也會咬貓;匹夫不堪壓迫,就會對天子背叛,”所有這些都揭示說,統治者要時時關心民心,而不可忽視或者壓迫,否則天下就難保住。

【典源】

知懼而誡:語出唐代趙蕤《長短經·懼誡》:“故知懼而思誡,乃有國之福者矣。”

太公力勸周文王:事見《吏記·齊太公世家》。

32、 一謙四益,馮異功昭不自傲

【原典】

馮異曾在王莽政權中任職,劉秀兵攻王莽時,馮異被俘。當時劉秀羽翼未豐,勢單力薄。馮異通過認真觀察,發現劉秀待人誠懇,膽略過人,有治國經邦之才,於是投奔劉秀門下,全力輔佐他打天下。

後來劉秀被河北王郎圍困,很多人都背離了他,而馮異卻越發恭事劉秀,寧願自己捱餓,也要把找來的糧食獻給飢困之中的劉秀。

劉秀解圍之後,對部下論功行賞。將帥們都在邀功請賞,馮異卻獨自坐在大樹下面,隻字不提進貢糧食的事,也不去報功請賞。人們見他謙遜禮讓,給他取了“大樹將軍”的綽馮異全力支持劉秀重建漢朝,寫信勸說舞陽王李鐵歸降,同河內太守寇恂一道冒死抵抗大司馬朱鮪的進攻,並大敗武勃、蘇茂的軍隊,為重建漢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一時聲名昭著。但他從不居功自傲,每次遇到論功行賞,他都悄悄退到一邊,不給劉秀為難。他的行為贏得滿朝文武官員的稱讚。

赤眉軍起義時,馮異在澠池一仗中使對方主力喪失殆盡。劉秀特意派人對他大大嘉獎,馮異因此更加勤勉地作戰,馬不停蹄地進軍關中,平息了陳倉等地的叛亂。

在治理關中時,馮異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制定政策,寬大無私,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大力擁護。有人妒忌他的功績,到劉秀面前誣告他。劉秀派人查清事實後寫信給馮異說:“將軍對於國家,竭盡忠誠,君臣之間的恩情猶如父子,怕什麼妒忌、懷疑?”

劉秀敬重馮異的為人,提拔他為徵西大將軍,封為陽夏侯。後來馮異到都城朝拜時,劉秀當著公卿大臣的面賞給馮異很多財物,並提起了往事。馮異說:“但願國家不要忘記河北之難,我也不會忘記中車之恩。”

馮異後來戰死在河北冀縣落門山,他的“大樹將軍”的謙讓風範,為後代樹立了榜樣。

【新說】

謙遜忍讓,既是一種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策略。且不說像馮異這樣功高位顯的開國元勳。就是一般人,往往難以抵擋名利的誘惑。痞子的哲學是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更何況有了功勞、伸手撈取似乎理所當然。

絕大多數人都難以脫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經地義。

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拒絕名利的誘惑,在大功重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不意味著自己在內心受之有愧,也不意味著自己清高孤傲超凡脫俗,也許這恰恰是一種精明和智慧的體現:謙讓不但不會使自己處於人下,反而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讚譽和擁護,使自己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

事情往往是這樣。當你刻意地追求時,被追求的東西會離你而遠去;當你無意去追求時,它卻不斷向你湧來。我們無意倡導無為無求的處世態度,只想說明,真正的聰明和智慧,往往出乎我們常規的思維方式之外。

常言道,樹大招風,名聲大了,職位高了,錢包鼓了,都容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容易招來評頭品足,乃至暗箭冷槍。迴避和逃跑並不是最好的辦法,順勢往上爬更容易摔得粉身碎骨。由此看來,馮異不愧是絕頂聰明之輩,因為他深知:

高處不勝寒。

【典源】

一謙四益:語出《漢書·藝文志·道家》:“《易》之■■,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馮異功昭不自傲:事見《後漢書·馮異傳》。

33、不貪為寶,子罕拒絕收美玉

【原典】

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在山上開鑿石料的時候,發現一塊非常異樣的石頭。

他感到十分稀奇,便把它帶回家去,並請來一位治玉的師傅,請他看看究竟是一塊什麼石頭。治玉師傅看後讚不絕口地說:

“這可是一塊難得的寶玉!把它打磨雕琢出來,可以值不少錢呢。不過你得小心,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了,不然的話,謹防被人偷去,說不定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啊!”

治玉師傅走後,那得寶石的宋人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突然之間得了這樣一塊寶玉,憂的是怕別人偷走,更怕招來殺身之禍。賣掉吧,又怕沒有人識貨,賣不了好價錢。想來想去,倒像是一塊包袱了。最後他想,還不如把它送給一位有身分有地位的人算了,這樣還可以落下個人情,今後好辦事。

於是,他瞞著左鄰右舍悄悄帶著寶玉起身,到京城去見大夫子罕。

見到子罕後,他獻上寶玉。子罕疑惑不解地問他:

“你為什麼要把它送給我呢?是不是有什麼事要我幫你辦?我可是不收別人的禮物的啊,你拿回去吧!”

那人連忙解釋說:

“小人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因為治寶的師傅鑑定說,這是一塊難得的寶玉,小人位卑人賤,不敢據為己有,所以專程來獻給大人。”

子罕說:

“原來是這樣,但我還是不能收下這塊寶玉。因為我如果收下它,你和我都會喪失了寶。”

那人不理解子罕的話,只是呆呆地望著他。子罕解釋說:

“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玉為寶,你把玉給了我,你當然就會失去寶;而我收下了你的玉,就會失去不貪這個寶。這樣,不是你我雙方都失去寶了嗎?所以,還不如你把這玉石拿回去,這樣,你我雙方都各自擁有自己的寶了。”

那人聽子罕說了這一通道理,非常感動,連忙叩頭,再拜說:

“大人可真是高風亮節啊!不過,小人揣了這塊寶玉,心裡非常不安。

實話對大人說吧,我就是怕招來殺身之禍才把它拿來獻給您的!現在您讓我拿回去,恐怕我走不回家就會被人殺死的啊。還請大人收下,免我一死吧!”

子罕聽他這樣說,想了一會兒,便叫他暫時留下,然後找來一位治玉師傅把那塊玉打磨雕琢出來,叫人拿到市場上去賣掉,把賣來的錢全部交給那位得玉的人,並派人送他回到家鄉去。

【新說】

不貪為寶!在普遍貪慾的社會里,談何容易!所以,就更加是寶。

寶就寶在不是不敢貪,而是不願貪,因為貪會使自己失去更為寶貴的東西。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貪為寶也是一種明智,一種智謀。

問題是,有很多人缺乏這種明智,沒有這種智謀。

所以,“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好了歌》)貪贓枉法,貪汙受賄,最終免不了東窗事發,葬送一世前程,辱沒了半生英名,那時候再唱“悔不該,悔不該!”已是悔之晚矣。

早知如此,還不如堅守“不貪”這個寶,就像子罕大夫那樣。任你美玉,任你重金,也絕對不換。

【典源】

不貪為寶,語出《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子罕拒絕收美玉:事見《左傳·襄公十五年》。

34、不偏不黨,董宣剛直感劉秀

【原典】

東漢的董宣曾在山東當地方官。在任期間,他剛直不阿,執法嚴明。當地豪強公孫丹的新房落成,請來巫師占卜吉凶。巫師說進入新房居住一定要死人才吉利,於是公孫丹叫兒子殺路上的行人,把屍體搬到新房中,以驅邪氣。

董宣得知這一情況後,下令處死了公孫丹父子。公孫丹的宗族親戚共三十多人帶兵大鬧官府,要為公孫丹報仇。董宣不甘示弱,以公孫丹曾歸附王莽並勾結海盜為由,將這三十多個鬧事者斬首。

地方刺史認為董宣殺人過多,判處他死刑。然而董宣毫不畏懼,慷慨赴死。

漢光武帝劉秀得知了這一案件,被董宣不畏權貴的氣節感動,下令重新進行審理,赦免了董宣,並讓他擔任都城洛陽的縣令。

有一次,劉秀姐姐湖陽公主家的奴僕殺了人,人犯藏在公主家,官吏無法抓捕歸案。湖陽公主外出時,那個殺人的奴僕為公主駕車,董宣派人在夏門亭殺了奴僕。湖陽公主把這件事告到了劉秀那裡,劉秀十分憤怒,叫來董宣準備當著公主的面將他處死。

董宣面無懼色地對劉秀說:“我可以死,但請陛下聽我一句話!”

劉秀問:“你有什麼話要說?”

董宣回答說:“陛下聖德中興,但卻放縱家奴殺好人,這樣怎麼能使天下的人服氣呢?我不用鞭打而死,還是讓我自殺吧。”說完便用頭撞擊柱子,頓時血流滿面。

劉秀深感董宣的剛烈不阿,免他一死,但為了讓湖陽公主下臺,命令董宣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堅持不從,劉秀命人強行按住董宣讓他叩頭。董宣兩手撐在地上,始終不肯屈服。劉秀最後只得放了董宣,並把他留下吃飯。

董宣的氣節給當時的官吏以很大教育,紛紛仿效,撥亂反正,使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出現了史稱“光武中興”的政治局面。

董宣病故後,劉秀派人去弔唁。使者看見董宣的屍體用布被蓋著,妻子兒女對著屍體哭泣,家中只有一些麥子和一輛敞車。劉秀感動地說,“董宣的廉潔,直到他死後才為人瞭解!”

【新說】

不偏不黨,就是要不殉私情,不結朋黨,剛直不阿,只服從真理。董宣的事蹟可以稱得上感人至深,他為了正義,敢於以死抗爭。古往今來,能夠這樣做的人,實在不多。雖然如此,它作為一種人類精神,將彪炳史冊。

為官從政者,只有不偏不黨,才能使政治精明,人心歸順,天下大治。

作為做人的準則,不偏不黨將令人崇敬,事業順利。惟利是圖、趨炎附勢、投機取巧的小人,為人辦事是沒有什麼原則的,不配來談論不偏不黨,但在現實中,小人實在太多,經常像汪洋大海一樣。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原則和正義,不能喪失骨氣。

不偏不黨意味著隨時要作出犧牲,或者是犧牲經濟利益,或者犧牲官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沒有寬廣坦蕩的胸懷,沒有理想主義的激情,是難於做到的,有時要逆潮流而動,有時要以死抗爭,有時要慷慨陳辭,挺身而出。

這些都是營營苟苟、貪圖蠅頭小利之輩不可思議、不可接受的。

不過,不偏不黨並非絕對的。堅持正義和理想並非要鶴立雞群,成為孤家寡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根據自己做人的原則結交“君子之朋”,並不是壞事,反而有利於自己的事業。重要的是不能用原則作交易。

【典源】

不偏不黨:語出劉向《說苑·至公篇》:“不偏不黨,王道蕩蕩。”

董宣剛直感劉秀:事見《後漢書·董宣傳》。

35、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謠敗陣

【原典】

燕國雖然是個小國,但卻有樂毅這樣的大將。燕昭王十分欣賞樂毅的賢明和優秀的軍事才能,所以和他商量如何討伐讓各國都傷腦筋的齊國。

樂毅分析說:“想要伐齊,除了和趙國、楚國、魏國聯合作戰外,就沒有其它的辦法了。”燕昭王接受了他的這個建議,派樂毅率領軍隊聯合趙、楚、魏三國的兵力,一起向齊進攻,擊破了齊七十餘座城,齊國僅僅剩下了莒和即墨這兩座城池。

可是,正在這時,燕昭王去世了,兒子即位,稱為惠王。現在的形勢是,對燕國來說除了還沒有攻陷的莒和即墨兩城之外,已經沒有值得擔憂的事情了。樂毅就把齊國改為了燕國的郡縣。同時他還將齊國的財寶源源不斷地運回燕國,使得燕國更加富強。

可是,齊國鎮守即墨的將軍是機智勇敢的田單,他知道燕惠王剛即位不久,對國事還不能很好地把握,於是,他悄悄地派奸細到燕國去散佈謠言說:

“樂毅一直沒有把剩下的兩城攻陷,是為了延長戰事,同時在齊國等待時機,企圖在那裡自立為王。”

這些謠言果然傳到了燕惠王那裡。惠王信以為真,派大將騎劫替換回了樂毅,騎劫的才能遠遜於樂毅,田單使用種種計策,誘使騎劫上當,最後以“火牛陣”將騎劫打敗,並乘勝收復了齊國的失地。

燕惠王聽信謠言,臨陣換將慘遭失敗,事後他後悔不已,但是為時已晚,這正是不能“待物以正”的結果。

【新說】

一句謠言的威力,有時甚至大於一顆炸彈。雖然大家都知道謠言不可輕信,但是如果一旦傳入你的耳中,而且還被人不斷地向你重複,那麼,總會令你心神不寧,心中不快,然後就坐臥不安,終於使你被它牽著鼻子走了。

甚至,謠言還會讓一些平時很精明的人糊塗一時。

為何人們那麼容易被謠言所蠱惑呢?原因大概是平時就沒能對所面對的客觀事物有深刻的瞭解和把握,自身經驗不足,心理上又不成熟穩定,所以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一旦有謠言,便信以為真。

其次,有一類人並非是缺乏經驗,而是心理素質不夠好,如俗語所說:

“謊言重複一千遍,也會變為真理。”心理上經不住謠言的反覆進攻,越來越沉不住氣,變得焦躁不安,在這種狀態之下,當然無法有冷靜細密的思考了(其實這些問題在頭腦冷靜時不難想清楚的)。以往的一切經驗都將被沖毀。

所以,“待物以正”,就是要不受那些閒言碎語的干擾,對人對事謙虛而不抱任何偏見。

【典源】

待物以正:語出《文子·道德》:“今吾欲正身而侍物,何知世之所從規我者乎?”

燕惠王信謠敗陣:事見《史記·田單列傳》。

36、雞口牛後,蘇秦合縱說韓王

【原典】

蘇秦用激將法氣張儀入秦成功後,自己便受趙王的委託出使韓、魏、齊、楚等國,遊說這些國的國君縱向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強大的秦國,形成縱橫制約的格局,以保持國際形勢的平衡和穩定。

蘇秦首先來到韓國勸說韓王。

韓王見他是趙王派來的使者,已不同於一般遊說之士,自然不好怠慢,立即便安排接見。

蘇秦對韓王說:

“韓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北有鞏、洛、成皋,西有宜陽、常阪,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山川險要,幅員遼闊。韓國的士兵有數十萬之多,天下的強弓勁弩大多出自韓國,一些著名的弓弩射程在六百步之外。韓國兵士運用這些強弓勁弩,往往是連發百次不止,遠距離的射中胸部,近距離的射中心窩。韓國士兵的劍和戟也都是出自名山名師鍛造,在陸上可斬牛馬,在水上可殺鴻雁,在戰場上殺敵,任何堅硬的鎧甲盾牌也抵擋不住,威力無窮。所以,以韓國士兵之勇抗擊敵人,一以當百,不在話下。”

蘇秦的一席話把韓國吹上了天,把個韓王也吹得好不受用,通體舒暢,連說:

“哪裡,哪裡,先生太過抬舉我們韓國了!”

蘇秦見他的烘雲托月之術已起了作用,便輕輕把話題一轉,朗朗說道:

“不過,韓國如此強大,大王又如此賢明,我卻聽說貴國準備向西面的秦國俯首稱臣,要在韓國為秦王修行宮,接受秦國的封賞,春秋兩季還要向秦國進貢。這樣做,豈不是讓國家蒙受恥辱而讓全天下的人笑話嗎?”

韓王一聽不禁皺了皺眉頭,蘇秦連忙抓住時機往下說:

“所以,請大王一定要深思熟慮啊!您想想看,如果大王向秦國稱臣,秦王必然要向您要宜陽、成皋這兩塊地方。如果您今年給了他這兩塊地方,他明年又會向您要另外兩塊地方。您給他吧,哪有這麼多地呢?不給吧,那前面已經給了的不是白給了嗎?前功盡棄,反而還會招來禍害。總之,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王的貪慾無窮。以有限的土地去迎合無窮的貪慾,豈不是很危險的嗎?豈不是不戰而拱手把土地送給敵人,自找怨恨與災難嗎?”

說到這裡,蘇秦停下看了看韓王的臉色,然後又繼續說下去:

“我聽說有句俗語叫:‘寧為雞口,無為鬥後。’雞的嘴巴雖然小,但比較乾淨,而牛的肛門雖然大卻很臭。如果大王向秦稱臣,跟當牛的肛門有什麼區別呢?大王如此賢明,韓國又如此強大,卻落下個當牛肛門的臭名,連臣下也私下為大王感到羞恥啊!”

韓王聽到這裡再也坐不住了,按劍而起,仰天長嘆說:

“我就是死也不能向秦國稱臣啊!就按先生您說的辦吧。我們韓國堅決與大家站在一起抵抗秦國。”

【新說】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寧願做韓國的君,不願做秦國的臣。

當官如此,求職也差不多。寧願到一個小一點的公司去做骨幹,發揮自己的才能,不願到一個大一點的公司去聽差打雜,碌碌無為。

一言以蔽之,寧願在局面小一點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一點的地方聽人支配,這就是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它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擇業的學問,可供你入仕、求職、畢業分配等參考。

【典源】

雞口牛後:語出《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另見《史記·蘇秦列傳》。

蘇秦合縱說韓王:事見《戰國策·韓策一》、《史記·蘇秦列傳》。

37、攀龍附鳳,凡夫俗子得封侯

【原典】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他出身於農民家庭,到三十歲時才當了秦朝的一個小官。後來他在一批英才的輔佐下,南征北戰,建立了強大統一的西漢王朝,當了皇帝。在輔佐他的人才之中,樊噲、夏侯嬰、灌嬰和酈食其四人為建立漢朝功勳卓著。

樊噲與劉邦同是沛縣人,他原先是殺狗賣狗肉的。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嚇破了膽的沛縣縣令想趁機投奔陳勝的起義軍,派樊噲去叫劉邦來助一臂之力。但劉邦帶人趕到時,縣令卻後悔了。劉邦動員城裡人殺了縣令,率領幾千人馬起兵造反。樊噲主動加入,擔任了部將。

夏候嬰也是劉邦的同鄉。他本來是衙門中的一個馬伕,每次趕車回來都要到劉邦那裡坐一坐,常常聊天到日落西山。夏侯嬰在縣裡當官之後,與劉邦的交往更加密切。有一次他和劉邦在玩笑中被劉邦失手打傷。有人趁機告劉邦為官打人,要求嚴懲。夏侯嬰出面為劉邦辯解,結果反以偽證罪被判監禁,蹲了一年多牢房,劉邦沛縣起兵時,夏侯嬰積極參與,率兵作戰。

灌嬰是睢陽人,原來是販賣絲綢的小販,在劉邦勢力漸大時前來投奔。

他後來成為劉邦的心腹,立下了不少戰功。

酈食其原是陳留的一個小官,劉邦引兵進攻咸陽時,他前來獻計,協助劉邦攻下了陳留,使劉邦的隊伍進一步壯大。接著,鸝食其推薦了他弟弟酈商。酈商帶來四千人馬,劉邦任命他為副將,率乓進攻開封,酈商後來戰功顯赫。

劉邦大功告成之後,並沒有忘記這些前來歸附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他們先後受到封賞。樊噲為舞陽侯,夏侯嬰為汝陰侯,灌嬰為穎陰侯,酈商為曲周侯。

班固在評論這四個人時寫道:“舞陽侯原是屠夫,汝陰侯原是馬伕,穎陰侯原是商販,曲周侯原是庸夫。這些出身微賊的人,因為結交了劉邦,就像攀附著龍鱗和風翼,以致得到封侯之賞,得以在天街上並駕齊驅。”

【新說】

攀龍附鳳與指親托故不一樣,這裡面沒有強大的血緣關係的紐帶,因而,這種非天然的關係要維持下去,就得牢牢抓住,毫不放鬆。

攀龍附鳳不是讓人緊靠大樹乘涼,世界上沒有這等便宜的事情,要想靠得穩,必須付出代價,只是這代價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有物質、金錢、計謀、才華,乃至生命等。樊噲等人付出的是生命和才能的代價,具有一種獻身精神,受封得賞理所當然。

也有另一種“代價”,即溜鬚拍馬。它不是靠建功立業、作出犧牲去攀附,而是投機取巧,靠說漂亮話,阿諛奉承來贏得主子的歡心,怎麼能夠討好就怎麼做,什麼都可以廉價出賣。不過,拍馬屁要拍到點子上,要拍得主子舒舒服服,雲裡霧裡,否則就收不到實效。

主子有各種各樣的,必須要看得準,已成氣候或將成氣候者才可靠。前者比較好辦,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出,後者則需要點眼光,要有預見性;先耕耘,後收穫。

總而言之,攀龍附鳳是以付出代價為前提的。成功之後便可以安享勝利果實,不必有後顧之憂。

【典源】

攀龍附鳳:語出《漢書·敘傳下》:“舞陽鼓刀,滕公廄騶,穎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

凡夫俗子得封侯:事見《漢書·敘傳下》。

38、指親托故,萬安導演攀親戲

【原典】

萬安是明代進士,官位到了禮部侍郎。他對這個職位並不滿足,一心想爬上內閣首輔的高位,為此殫精竭慮,絞盡了腦汁。

機會終於來了。

明憲宗朱見深終日沉浸在道釋神仙和聲色犬馬之中,不理朝政。他特別寵愛萬貴妃。這個萬貴妃比他大二十歲,是山東人。她哥哥萬通由於這層關係進朝廷當了官,任錦衣衛都指揮。萬通的妻子也成了貴戚,時常出入於宮中。

萬安得知自己與萬貴妃同姓,心中暗喜,便悄悄與萬通來往,想通過萬通接近萬貴妃,接近朱見深,從而實現向上爬的夢想。

萬安成功地同萬通搭上了關係,兩家從此來往頻繁,不時拉拉家常事。

有一天在閒詼中,萬通的妻子偶然問她母親說:“記得我們家貧窮的時候,曾把小妹嫁給了別人當妾,現在不知道她在哪裡。”

她母親隨口答道:“記得嫁給了眉山的萬編修。”

萬安一聽這話,如獲至寶,靈機一動,立刻接上去說:“我就是眉山人,從前當過編修,娶過一個小妾,你老說的人就是我呀。”

萬安回家後同小妾密謀,要他的小妾冒充萬通的妻妹,同“姐姐”見面。

萬通的妻子突然間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異常興奮。雖然談話中有驢唇不對馬嘴的地方,都被多年不見、往事依稀搪塞過去了。萬通的妻子竟毫無疑心。

萬安從此與萬通結為連襟,成了姨親。萬貴妃知道這層關係,對萬安另眼相看,不時在憲宗耳邊替萬安美言幾句。這場指親托故的戲竟演真了,萬安被提升進了內閣。

大學士商輅死後,內閣首輔的職位便空著。大權在握的太監汪直曾服侍過萬貴妃,他見萬貴妃看好萬安,便推薦萬安任首輔之職。

憲宗朱見深和萬貴妃正想提拔親信,爽快地接受了汪直的推薦。萬安夢寐以求的職位終於到手了。

【新說】

萬安導演的這出“指親托故”的戲,的確十分成功,他本人既是個優秀的導演,也是個演技不凡的演員。

這場戲的關節,就在裙帶關係。裙帶關係的唯一標準,就是血緣的親疏。

近者親,遠者疏。在人與人的交往聯繫中,最為強動的紐帶就是血緣。老鄉關係、同事關係、同學關係等等,都無法和血緣關係相比。血總是濃於水。

虎毒不食子,就是因為這層血脈的聯繫。

因此,攀上血親,抓住裙帶,你拉我牽,便可形成一張強有力的關係網,事情就好辦了。這張網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為處在網中的人謀利益,撈好處。

某人升遷了,猶如豎起了一根竿,其他人可以順勢往上爬。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對這種相互依靠關係的說明,一點也不誇張。

指親托故的好處人人都明白,即一榮俱榮。但也有另一面,那就是一損俱損。領頭的栽了,串在同一根繩上的螞蚱也跟著遭殃。過去的誅連九族,便是力圖徹底斬斷血緣的根,使之永無更生、捲土重來的希望。

【典源】

指親托故:語出元代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指親托故廝還,趁時附勢故相干。”

萬安導演攀親戲:事見《明史·萬安傳》。

39、人棄我取,白圭牟利致大富

【原典】

戰國時代初期,魏國國君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國,推行各種改革措施,以加強統治。李悝大刀闊斧地廢除了貴族世襲當官的制度,代之以按照功勞和能力來選拔政府官員,還制定了一部《法經》,以削弱貴族們的特權。在經濟方面,為了增加農作物產量,他推行了開發土地潛力,鼓勵農耕的政策。

特別應提出的是,這些政策中有一項“平糴”法,即國家在豐收年成平價買進糧食,到災荒年時以平價賣出,使糧價保特穩定。這一舉措極大地促進了魏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使它在不長的時間內成了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

這時有個名叫白圭的商人,他機靈地從李悝的“平糴”法得到啟發,根據自己經商的經驗和反覆思考,想出了一條看似平常卻很巧妙的致富牟利的成略:“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這一策略的核心在於:在猜人都不要的時候我要,在別人要的時候我就給予。

白圭照這個策略,豐收時節農民們收穫的糧食很多,大家都不缺糧,糧價隨之便宜下來,就趁機大量買進糧食。與此同時,他抓緊賣出油漆和蠶絲等緊俏商品,因為這時不是割漆或收絲的季節,貨源不足,物以稀為貴,價錢居高不下。

反之,到了收絲或割漆時節,這些物品大量上市,價錢下跌,白圭便買進蠶絲和油漆,賣出價格上漲的糧食。

白圭按照這種“人棄我取”的原則,在一般人沒注意到的一買一賣之間不斷牟利,逐漸成了當時的富商。

【新說】

任何謀略的要義一旦道破,人們都會覺得平淡無奇。然而,道理上的明白和在實際中不失時機地加以利用並因此而獲得成功,完全是兩回事。正如下棋,在旁觀戰者會認為自己比正在下棋的人聰明,一旦輪到自己上陣,常有無所措手足之累。

“人棄我取”這一策略在今天看來似乎有點平常,但細細想來,敢於運用和善於運用,仍需具備相當的膽魄。

比如,現代的股票市場,風起雲湧,變幻莫測,時而牛氣沖天,時而熊市籠罩,時而低迷盤整。何時“吃進”,何時拋出,在一吃一拋中立於不敗之地,大有“人棄我取”的用武之地。

又比如,氣候條件惡劣,地理條件不利,軍心渙散之際,皆不宜用兵,這是一般的常理。但現代戰爭中的“閃電戰”往往是利用這些一般軍事家所不取的不利條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得出奇制勝的成功。

歷史的和現代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做到“人棄我取”,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按常規去思考和行動。白圭高明於一般商人之處,正在於有他自己的主見,沒有像一般商人那樣在價低時大量拋售,在價高時屯積居奇,而是靈活機動地隨時而變,把“常理”認為的不利因素轉化成了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

在有主見之外,還需要有眼光,善於抓住突破點和契機。不對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不善於抓住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的時機,盲目地或剛愎自用地固守“人棄我取”,也可能招致慘敗。試想,大家知道了白圭致富之道之後,群起仿效,白圭的辦法還靈嗎?這時只能採取其他辦怯,才符合“人棄我取”的策略,況且,有時候人所棄之的東西,並不是都有利可圖,不隨機應變地運用這一策略,也會栽跟頭。

【典源】

人棄我取:語出《史記·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圭牟利致大富:事見《史記·貨殖列傳》。

40、奇貨可居,不韋投資牟暴利

【原典】

戰國末期,“七雄”紛爭。為了維持國際和平,各國之間往往互送國君的兒孫到對方作人質,以保兩國友好邦交。當時,秦國送到趙國去的人質是太子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最不被重視的一個——子楚。正因為子楚的地位無足輕重,所以,儘管他在趙國作人質,秦國仍然幾次攻打趙國,趙國雖然懾於秦強趙弱的形勢,不敢殺子楚,但卻不再優待他。這就使子楚在趙國的日子非常難過。

就在這種情況下,衛國的大商人呂不韋去趙國首都邯鄲做生意。看見子楚的窘況,他不禁感嘆道:“此奇貨可居!”

原來,呂不韋知道,子楚之所以不受安國君的重視,是因為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而討厭子楚的生母夏姬,而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於是,呂不韋帶了大量財寶去秦國拜見華陽夫人,說服華陽夫人認子楚為兒子。華陽夫人被說動了,經常在安國君面前說子楚的好話,要求安國君把子楚作為她的兒子,立為嫡嗣。又設法把子楚從趙國接回秦國,還讓呂不韋做他的老師。

呂不韋不僅投資賄賂華陽夫人,而且還把自己已有身孕的愛姬趙姬送給了子楚。

子楚回秦國不久,秦昭王去世,安國君當了國君,即秦孝文王,子楚於是成為太子。秦孝文王只當了一年國君即去世,這樣,子楚便真如呂不韋所謀,當上了秦國的國君,稱為秦莊襄王。趙姬成了皇后,呂不韋也順理成章地做了丞相,封文信侯。又過了三年,莊襄王死,趙姬年僅十歲的兒子——

實際上也是呂不韋的兒子——贏政即位,他就是統一中國的第一個大皇帝—

—秦始皇。呂不韋被尊為相國,號“仲父”。

呂不韋投資買來的“奇貨”,經過十年間囤積後,終於牟取了鉅額利潤。

【新說】

呂不韋具有極其卓越的商人頭腦,他做的是“期貨”的大生意,開的是經濟與政治合資的跨國公司。他不僅投資金錢珠寶,而且還投資了愛姬和親生骨肉,使自己十年之間從商人到相國,更做了實際上的太上皇。這難道不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宗“期貨”交易嗎?

在這一宗交易裡,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識“貨”的眼光。“奇貨”要真的奇,要有增值的係數,否則,像那個愚蠢的宋人一樣,錯把燕石當珠寶,那可就要賠了夫人又折兵,輸個精光了。

除了眼光而外,決斷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戰國策》所記敘的呂不韋與他父親的一段對話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呂不韋問他的父親說,“耕田種地能獲得幾倍的利益?”父親回答:“十倍。”呂不韋又問:“做珠寶生意呢?”

父親回答:“百倍。”昌不韋再問:“立一個國君呢?”父親回答:“無數倍。”呂不韋於是說:“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終年勞苦去耕田種地,而不去立一個國君,使自己的子孫後代都獲得利益呢?”

是啊!既然看到了,就要行動,人們常說,謀定而後動,不謀而動是盲動,謀而不動是徒謀。呂不韋的高明之處是既有謀算,又有行動,一旦認準了就不惜血本地投入。在這裡,決斷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

【典源】

奇貨可居:語出《史記·呂不韋傳》:“[子楚]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不韋投資牟暴利:事見《史記·呂不韋傳》。

41、引咎責躬,漢武帝下詔自省

【原典】

漢武帝劉徹統治的後期,征討頻繁,王公貴族大量修建宮室,百姓負擔沉重,各地不斷出現農民的起義反抗。

針對這些情況,漢武帝多次下詔,推行一些改革措施,限制一部分享有特權的貴族和官員,但是收效不大。

有一次,武帝在山東廣饒巡幸,看見農民們正在田間辛勤勞動,不禁想起自己征討頻繁、勞民傷財的情景。於是,他親自拿起農具,到田裡同農民一起勞動,並且說:“我當上皇帝以來,所作所為太沒有收斂,使得天下百姓憂愁痛苦,現在想起來後悔不已。從今以後,凡是辦事傷害百姓、使天下鋪張浪費的人,一律罷免官職!”

後來,搜粟都尉桑弘羊請求武帝派人到新疆輪臺修築堡壘,駐紮軍隊,以便在這個地區長久駐紮下去。

漢武帝早有悔過之意,乘桑弘羊請求屯邊的機會下達詔書,對過去的行為進行自責。他在詔書中說:“在這以前,有人曾經請求按百姓人口每人增加三十錢,作為戍邊之用。這實際上是加重老弱孤寡者的困苦,是使天下不得安寧的行為,我不忍聽到有這種事出現。”

武帝決心對政策作重大改革,在詔書中說:“現在當務之急在禁止苛捐雜稅和加重百姓負擔的暴政,以農業為根本。”

這個詔書被稱為“輪臺詔”。從此以後,漢武帝思富養民,任命大鴻臚田千秋為丞相,封為富民侯。任命農學家趙過為搜粟都尉,大力推廣“代田法”,進行輪流耕作,以恢復地力。趙過還改進了很多農具,把它們從中原推廣到邊遠地區。

經過兩年時間,由於減輕了徭役賦稅,發展農業,西漢王朝的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漸趨安定。

【新說】

“引咎”是承認過錯,“躬”是自己、自身。“引咎責躬”是說主動承擔責任,對過失進行檢討,以消除人們對自己的不滿和怨恨。

在遭受普遍不滿和指責的困擾時,擺脫窘境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站出來承認過錯,承擔責任,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以退為進,以看似被動的形式,爭取主動,在效果上,不但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會贏得讚許和更多的東西。

個臉面的問題。一般人總認為,認錯是件丟臉的事,尤其是當眾認錯,可能會威信掃地,自尊心將受傷害。這只是一種膚淺的皮相之見。由於造成失誤而受人指責,才是對威信和臉面的最大損害。主動認錯,正是為了挽回損失,重樹形象的積極舉動。

天下成大事業者,注重的是實際效果;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在這種前提下,不顧效果地、不切實際地講面子,最終受損害的必然是自己和事業。就實現既定目標而言,不存在丟臉和不丟臉的問題。

既然是主動認錯,態度一定要誠懇,所認之錯要切中實質,否則,不但不能達到以退為進的目的,反而容易使人覺得虛情假意,虛偽地應付,這樣,麻煩就更大。

表示誠懇有很多方式,滿臉歉意的微笑,嚴峻沉痛的模樣,低頭作深刻反省狀,不斷地作揖或彎腰,認真傾聽別人的批評,總之,怎麼能使別人實實在在相信你的誠意,就怎麼做。千萬別作出勉強扭怩狀。

然後,用實際行動來確證自己的誠意,不讓許諾落空。這樣,大功即告成,困擾隨即消除。

【典源】

引咎責躬:語出《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後壹奸罪發露伏誅,權引咎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

漢武帝下詔自省:事見《漢書·武帝紀》。

42、犯而不校,張釋之忍侮結襪

【原典】

張釋之是西漢南陽堵陽人,他為官耿直敢於諫言,嚴守法規,公正虛心,受到朝野稱讚。西漢文帝時,他因家裡很有錢而當上了騎郎。

有一次,漢文帝劉恆向上林尉打聽管理動物的情況。上林尉回答不出來,讓一個名叫嗇夫的動物園管理員從旁代他回答。嗇夫的回答使文帝十分滿意,認為嗇夫很有口才,打算越級提拔他。張釋之直言對文帝說:“我擔心這樣做會使天下的人爭相仿效,都誇誇其談而不務實。”文帝覺得這話有理,沒有提拔嗇夫,而將張釋之提升為公車令。

又有一次,皇太子劉啟和梁王同坐一輛車上朝,進入宮門時沒有下車行禮。張釋之追上去將他們攔住,責備他們不恭不敬。文帝知道這件事後,又將張釋之提升為中郎將、廷尉。由於他辦事公道,當時的人稱讚說:“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當時有個叫王生的隱士,精通道家學說。有一次,他應召進入宮中,坐在朝廷正中,而其他三公九卿全都站立著。王生仗著自己年紀大,便倚老賣老,突然對張釋之說道:“我的襪子鬆掉了,你幫我結上襪帶。”

張釋之果然跪下去,幫王生結好了襪帶。事後有人責備王生說:“你怎麼偏要在朝廷上這樣當眾羞辱張廷尉?”

王生回答說:“我這個人又老又低賤,料想自己終究對張廷尉不會有什麼幫助。如今張廷尉正是名揚天下的重臣。我之所以故意叫他結襪,是想借這個機會提高他的聲譽啊!”

聽了王生這番話,人們都很佩服王生的想法,同時,也更加尊重張釋之。

到漢景帝劉啟即位時,張釋之被任命為淮南相。

【新說】

犯而不校,是說別人觸犯了自己或者羞侮了自己而不計較。

常言道,老虎屁股摸不得。且不說位高權重者如同吃人的老虎無人敢摸他的屁股,就連一大批夠不上老虎等級的鼠輩,倘若一觸及其老鼠屁股,竟也吱吱亂叫,嚷嚷著要咬人,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而不識自己鼠輩的真面目。

像張釋之這種權傾一時的重臣,能當眾下跪為一不足掛齒的老者系襪子,的確該贈予桂冠嘉獎。顯然,他不是虛偽地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就他的地位而言,犯不著這樣做;他也不是譁眾取寵,因為他歷來主張嚴格按法處刑,不大可能當眾表演滑稽劇。

大人不記小人過,是君子風度的體現,要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量。

同時,不記小人之過,又反過來使那些尚有良知、尚知人間有羞恥事的小人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從而被感化,被歸順。這也是無意中得來的結果。

經常有這種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的事情。

【典源】

犯而不校:語出《論語·泰伯》:“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張釋之忍侮結襪:事見《漢書·張釋之傳》。

43、屈一伸萬,周公忠貞佐君王

【原典】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朝開國君主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

周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周公輔佐武王,積極準備滅商。他協助武王觀兵於孟津,大會天下諸侯。等到商王朝內部大亂之時,武王下令討伐暴虐的商紂王。周公率領兵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渡過孟津,會合各路諸侯,並聯合方國部落,誓師牧野,討伐商紂王,攻下了商朝都城朝歌,紂王自焚。周公跟隨武王左右,向天下宣佈紂王罪惡,周朝依天命取代商朝。

武王死後,成王姬誦即位。周公受武王遺命輔佐成王。周公的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對周公攝政不滿,勾結商紂王之子武庚起兵叛亂。周公毅然親自領兵東征,誅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又經過三年征戰,平定了東方諸國的叛亂。

周公將在戰爭中俘獲的商朝貴族(稱為“殷頑”)集中到洛邑,為他們修築新城,取名為“成周”,並在成周的西三十多里另築“王城”,派兵監視殷頑民,武王生前對周公給殷頑以出路、分化瓦解的策略十分讚賞。

與此同時,周公寫了《君■》,表明自己攝政是忠實於周王室,不是為了給子孫後代謀取私利。他還寫了《無逸》,告誡周成王要勤於政務,不要過度遊樂。並寫了《多士》,警告殷頑民不要輕易妄動,只要順從周王朝就給予出路。他還制禮作樂,為周王朝建立了各種典章制度。

周公輔佐成王七年,政績卓薯,功成後便將權力歸還給了成王,這一舉動令朝野歎服不已。他死後,成王敬重他克己奉公,鞠躬盡瘁,高風亮節,功成不居,將他厚葬在周文王的墓地,並說:“我不敢以周公為臣。”

【新說】

心甘情願,忠心耿耿居於一人之下,叫做“屈一”;手握大權,足以號令天下,稱為“伸萬”。

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上,是眾多人夢寐以求的美事。但是,位置只有一個,於是便有種種爭權奪位的激烈場景演出,或以喜劇收場,或以悲劇告終。

然而,屈一伸萬在本質上是不同於拉大旗作虎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很有點仗勢欺人的味道,本無聲威,以借來的,甚至竊取的聲威來壯聲勢,並以強力相脅迫,讓人聯想到欺世盜名,圖謀不軌。屈一伸萬是很富有奉獻精神色彩的:心甘情願服從於最高權力者,一心一意為最高權力者服務,絕對沒有篡位稱王的邪念;雖然手中大權在握,決不濫施淫威,以克己奉公為己任,以德行贏得天下人的敬重。

但是,古往今來,樂於屈一伸萬者,能有幾人!周公、管仲、諸葛亮,鳳毛麟角而已。

能夠屈一伸萬,德行肯定居於首位。野心家、陰謀家、勢利鬼、鼠肚雞腸者等等,肯定做不到。有了德行,才會勤勤懇懇,樂於奉獻,勝不驕,敗不餒,尊主下士,以身作則。

才幹也極其重要。有德,雖可贏得一定讚賞,但無才卻不足以號令天下,不足以擔當重任。才非投機取巧的小聰明,而應當是雄才大略,經綸滿腹,能夠扶正匡邪,力挽狂瀾,救民生於水火。

總而言之,德才兼備者,才可屈一伸萬;能屈一伸萬者,自然會留芳百世,有口皆碑。

【典源】

屈一伸萬:語出《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

周公忠貞佐君王:事見《史記·周本紀》。

44、狡兔三窟,孟嘗君高枕無憂

【原典】

齊國有一個名叫馮諼的男子到相國孟嘗君門下當食客。由於沒有得到孟嘗君的重視,他先後三次彈劍唱歌,訴說自己沒有魚吃,沒有車坐,沒有錢贍養老母,孟嘗君知道後,一次又一次地滿足了他的要求。

後來有一次,馮諼主動爭取到孟嘗君的封地薛邑去為孟嘗君收債。臨行時他問孟嘗君:“收完債可要為您買些什麼帶回來?”孟嘗君說:“先生看我家裡缺什麼就買點什麼吧。”

馮諼到薛邑後,召集那裡欠債的百姓一一核對債務,核完之後,他竟假傳孟嘗君的命令,宣佈將應收的債款全部賞給欠債百姓,並當場燒掉了所有債券。欠債的老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齊呼萬歲,稱頌孟嘗君的大仁大義。

馮諼回到都城向孟嘗君彙報。孟嘗君問他買了些什麼好東西回來。馮諼回答說:“我見相國家裡什麼都不缺了,只是缺‘義’,所以就以相國的名義把全部債券燒掉,為相國買回了‘義’。”孟嘗君聽了,哭笑不得,卻也不好說什麼。

一年後,孟嘗君被齊王免去了相國的職位。馮諼建議他到薛邑去住,孟嘗君同意了。當他們離薛邑還有一百多里時,薛邑的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前往迎接了。孟嘗君見了非常感動,他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見到了!”馮諼說:“狡兔有三窟才得以免死,您現在只有這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請允許我再為您鑿兩個窟吧。”孟嘗君依計而行。馮諼西去魏國對魏王說:“齊王已經免了孟嘗君的相國職位,這正是諸侯們用他的好時機。

憑著他的才幹和聲望,誰用他誰便會因此而國富民強。”魏王聽了連忙派高級使節帶著厚禮前往薛邑聘請孟嘗君去做魏國的相國。馮諼趕在使者的前面回到薛邑,告誡孟嘗君堅辭不受。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馮諼所料,齊王知道魏王來請孟嘗君後,非常焦急和恐懼,忙派大臣帶著重金到薛邑,並親自寫信一封道歉,懇請孟嘗君重新回到首都,擔任相國。馮諼又為孟嘗君出謀說:

“您可趁此機會請齊王把齊國先王的宗廟建在薛邑,這樣,齊王就會派兵保護這裡,使它不受到侵襲,永保安寧。”孟嘗君仍然依計而行,齊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宗廟建成後,馮諼才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自此以後,孟嘗君擔任齊相幾十年,果然沒有遭到什麼禍害。馮諼“狡兔三窟”的計謀收到了實效。

【新說】

好一個“狡兔三窟”!

馮諼為孟嘗君鑿的第一窟是通過“市義”獲得百姓擁戴;第二窟是設法讓魏王虛相位以待,通過“揚譽”使齊王複用孟嘗君,第三窟是利用齊王急於複用孟嘗君的心理把宗廟立在薛邑,使薛邑成為聖地。這就使孟嘗君既獲得了民心,又擁有聲譽,還有宗廟的保護神。三道堅固的防禦使其立於不敗之地。

“狡兔三窟”的關鍵在於居安思危,從全局的、發展的眼光考慮問題,預作多種避禍的準備。

【典源】

狡兔三窟:語出《戰國策·齊策四》:“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孟嘗君高枕無憂:事見《戰國策·齊策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