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大多數資深的樂迷都會有這樣一種“惡趣味”,就是挖掘那些著名歌手的非著名作品,越是偏門,愛的越深,並特別容易與那些同樣可以挖掘到這些偏門作品的人瞬間惺惺相惜相逢恨晚。

但什麼樣的作品才叫偏門呢?通常是大多數人沒有聽過或者沒有聽到卻沒有留意過的作品,也通常指那些在數字網絡分享時代很難搜到的作品。有些作品能偏到什麼程度?偏到連原唱者自己都沒有資料留存。只是,尋找偏門作品是一件極容易走火入魔的事情,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譬如有這麼一首歌,就是這麼一首頂級的偏門作品,歌如其名,《好像忘記了》,就是一首連原唱者田震自己也在問哪兒能找到的作品,大多數人可能別說忘記了,連聽都沒聽過,但是隻要聽過這首歌的人只要一聽到它的名字,就都會肅然起敬,激動之心溢於言表,然後感慨地說:卻都沒有忘。


這首歌,從開始有MP3時代我就開始尋找,找了20年了,卻沒想到在這個枯坐抗疫的非常時期,終於讓我找到了。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但這首歌的歷史卻遠不止20年。

我最早聽到它是1988年的冬天,那時我家剛有了一臺雙卡錄音機,在哥哥買回來的一堆磁帶中率先挑出了有當時歌壇最熱門的人物崔健作封面的一盒,《全國百名歌星薈萃精選1:一無所有》。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全國百名歌星演唱會指的就是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那場為紀念世界和平年而舉辦的百名歌星演唱會,後來被普遍標記為內地流行音樂的起點,其主題曲《讓世界充滿愛》三部曲都成了那幾年內地最流行的歌曲,演唱會後推出了收錄了這三部曲的單曲盒帶早已經風靡全國,但由於信息的封閉遠在湖北的我們對於這場演唱會的認知也就僅停留於這三部曲,包括在那場演唱會同樣打響內地歌壇劃時代意義槍聲的《一無所有》,我都是一年後在央視的一場與國外音樂家聯歡的晚會上率先聽到成方圓吉他彈唱後,才知道其作者和原唱者崔健的,全國人民熱追起崔健,大多也是在1988年央視青歌賽帶火西北風歌曲後,都把《一無所有》當成了西北風的代表歌曲而開始的。

所以在這張合輯裡參與錄製的十人當中,當時在全國擁有廣泛知名度的,除了崔健,也只有曾分別拿到過央視青歌賽通俗唱法1986年二等獎的王虹和1988年二等獎的胡月了,孫國慶雖然早在1984年就成為了中國第一支搖滾樂隊“不倒翁”的主唱,但真正打響全國知名度則要等到了五年後演唱電視劇《籬笆女人狗》主題曲《籬笆牆的影子》以後了。此外,這裡面還有搖滾界的元老級人物王迪,但那個年份搖滾的概念在中國還沒真正浮上水面,所以只是他的影響力還只停留在小眾圈層;另外還有趙莉,那是扒帶時期的紅星了,只是她紅的那幾年聽磁帶還是一小部分人的“輕奢”行為,對於更多的普羅大眾來講還依然算是陌生。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那張專輯首先要聽的當然就是崔健的《一無所有》,雖然聽的時候老爸頻繁來捶門抗議“關了好嗎,像哭似的!”,然後是胡月的《祖先》。那年剛參加過青歌賽並拿下專業組二等獎的胡月正是西北風歌曲的主要干將,但坦白講從她的個人形象到演唱風格卻總是給我一種傻大妞的印象,但這首《祖先》卻令我對她肅然起敬,從演唱風格到歌詞深度都與她廣為人知的作品大為不同,所以到現在我還能記得它的旋律,只是歌詞記憶已經模糊了。排在第三首的是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也是我人生聽到的第一首“說唱”歌曲了,聽的自然也是耳目一新。

然後就來到了第四首《好像忘記了》。

《好像忘記了》的田震在當時也還未是一個能在全國家喻戶曉的名字。其實當時她已經算是西北風大潮中的一名干將了,在當年巨火的一盤西北風盒帶《陝北1988》中,收錄的12首歌曲中有5首來自田震,只是她演唱的《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和《信天游》這些歌,第一都不是她的首唱,第二演唱過這些歌的在那個年頭也不要太多了,杭天琪範琳琳胡月都比她更紅(應該主要原因是那時田震沒參加過青歌賽和春晚)。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還是來自於那一年電視上播出的北京的一臺演唱會,當時舞臺中央突然走上一頭短髮穿著男式中山裝的颯爽女子,上來赧然一笑,特別爺們兒說出一句“大家好,我是田震”,然後乾脆利落地吐出一句“別再徘徊,沉寂的心靈”,來自童安格剛火起來的名曲《不必太豐意》,等聽到“大地迎春雷”的“雷”字時,我就被這種嘴唇不全張、聲音都包裹在口腔裡然後從鼻子裡哼出來的似的、出聲卻又剛硬清脆的聲腔給深深吸引住了,再看她演唱時,那種側身端肩單臂前後伸縮的颱風及睥睨一切的眼神,哇哦,太颯了!從此我就再也無法忘記這個名字了。果然後來田震也憑著這獨樹一幟的聲腔一路發展成內地歌壇的頂級天后了。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但田震這樣的聲腔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經過一番徹悟才脫胎換骨的。

我也是過了很多很多年之後才得知,田震最早唱歌的聲腔及方法與她的本名一樣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對不起,這個本名太有衝擊力了,打死你我也不會說的,哈哈),在成為後來人們所熟知的震式唱腔之前,田震在歌壇最早出發的唱法也是緊跟著當時的時代潮流走了。譬如1984年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美麗的海灣》,從第一首歌《津輕海峽在風雪中》開始,就飄蕩著一股濃濃的東瀛演歌氣息,而1984年也正是日本電視劇《血疑》、《排球女將》、《阿信》等風靡全國的年份,而這首歌也正是翻唱自日本殿堂級演歌手石川小百合的同名作品,這張專輯裡另外幾首日本作品《北國之春》和《襟裳岬》等,田震的演歌唱腔幾可亂真;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在這張專輯以及同年底推出的第二張專輯《無名的小花》中,田震還翻唱了部分鄧麗君的代表作品,模仿的也可謂惟妙惟肖,然後就是一些各地民歌的翻唱,基本上都是走的甜美路線。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這兩張專輯讓田震在當年的扒帶圈也打出了一些名聲,1985年,田震加入了走穴大軍,跟著哈爾濱的一個歌舞團四處走穴演出,並在演出過程中結識了內地流行音樂的領路人侯德健及其組建的“花果山”樂隊(中國第一支電聲樂隊,成員包括後來成了那英的前老闆的賽特文化創始人王彥軍,寫了《讓世界充滿愛》的郭峰和寫了蔡國慶的《365個祝福》、劉斌的《咱當兵的人》以及麻麻的《珠穆朗瑪》的臧雲飛),應該是受了他們的影響,這一年底,田震推出的第三個個人專輯《蒙尼卡》雖然仍是一張港臺歌曲翻唱專輯,此時的田震已經開始拋棄甜美或哀怨的熱門唱腔,逐步在找屬於自己的個性聲音,明顯的變化就是她的聲音還是變得剛硬起來了。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田震演唱生涯標誌性的轉變來自於1986年的《最後的時刻》。這也是第一首具有田震意義的代表作。

這首歌裡,田震完全放棄了從前扒帶時期刻意模仿他人的甜美小嗓,改用自己的本色大嗓來唱,增強了聲音的強度與剛性,讓她的演唱風格顯得果敢而大氣,有一種女歌手中少見的渾不吝的英武氣概,因此也形成了內地早期搖滾女聲的經典模樣,且田震在咬字上獨特的頓挫感也為她的演唱增添了一種別樣的韻味,這樣的聲腔即使在後來的西北風千人一曲的大潮中也是獨樹一幟的,也難怪田震能在兩年之內不參加青歌賽不上春晚也能迅速晉升至內地歌壇前沿的位置。田震自己對這首歌也是特別看重,在後來的一個採訪中,記者問她在唱過無數的歌后,是否曾對哪一首歌情有獨鍾,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後的時刻》,稱這首歌結束了她歌唱生活的一個時代,展開了另一個全新的田震。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這首歌出自於1987年由東方歌舞團錄音公司錄製出版的合輯《無名高地(第一集)中國紅歌星金曲選》當中,這張合輯在是在內地的搖滾圈還是流行圈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對於搖滾歌迷來講,這一張當中收錄有崔健的《最後一槍》、王迪的《衝擊波》和田震的《最後的時刻》,這都是內地早期搖滾的先鋒代表作品;而對於流行圈來講,這是一張在當年扒帶風萬千的大環境下,少有的內地原創作品佔了一半比重的合輯。從專輯的封面也可以看出,幕後人員也都是日後內地原創時代的生力軍,總監製和編輯是前面提過的王彥軍,編曲則有臧雲飛、崔健、王迪和蘇月(從這張專輯後來被和諧掉的第十首歌來判斷應該就是這首歌的作曲蘇越),而錄音則是趙平和董興東。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這位董興東,即是《最後的時刻》的作曲。這首由他作曲,陳哲作詞的歌曲,也是內地流行歌壇最早出現的優秀原創作品之一。陳哲也是《讓世界充滿愛》、《黃土高坡》、《血染的風采》、《同一首歌》等歌曲的作詞人,是內地樂壇堪稱開山鼻祖級的大師了,相比於陳哲,董興東的名字顯然低調了很多,但在扒帶時期,他是最早致力於內地原創流行樂創作的前輩之一,我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段關於他的評價:“在那個翻唱盛行的內地流行音樂時代,真正在作曲上值得寫入歷史的音樂家鳳毛麟角,您是其中之一”,他在歌壇的意義和影響,就可見一斑了。

在為田震寫下《最後的時刻》的同時,董興東和陳哲還為田震寫下了另一首很特別的作品,這就是激起了心潮澎湃一口氣寫下這麼多文字的這首《好像忘記了》。只是它發表的時間略晚於《最後的時刻》。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說到它特別,是在於這首歌相對於田震賴以成為後來的田震的那些攻氣十足的作品,又顯得格外不同。當然此時田震的發聲方式已經徹底扭轉成後來我們熟悉的模樣了,但這首歌,她以一種輕聲細述的方式,唱的格外的清淡從容,溫煦中帶著一絲眷戀的淺傷,陳哲的歌詞亦寫得十分文藝,“許多事情,過去以後就遺忘,像童年的兒歌,偶爾哼哼卻不會唱”、“那許多許多眼淚,那許多許多歡笑,像我們的小衣服,不知失落在,失落在什麼地方”,“回憶起,熟悉的街上,夢一般的月光,這一切,都沒有忘”,畫面感十足,很有那個時代朦朧詩的氣息,由點及面,把抽象的情感具化在簡單的細節比擬中,落筆剋制,卻讓人聽出無限遐思,尤其最後那句“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像一副簡筆畫,田震的聲音也在此時恰到好處的戛然而止,看似輕描淡寫寥寥一筆收住,而留白的音韻,讓人回味無窮,追憶至今。

如今想來,這首歌也算得是內地歌壇最早的文藝氣質作品了,只是這樣清淡的東西,在那個全民嘶吼的歌唱年代,自然是顯得有些無力的格格不入了,在這樣一張合輯裡驚鴻一現,但被一股西北風吹得它不知去向了。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但這首歌的魔力就在於那句“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流行歌壇本就是個靠不斷的更新換代推動著不斷向前發展的行業,加之西北風時代之後,田震也確實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別說這首歌了,就連田震本人在接下來的七八年中都處於一個被人“好像忘記了”的狀態。只是它時不時地就會在聽過它的人的腦海裡偶然浮現,讓人追思聯翩卻又無從捕捉,一旦能抓到一點影子,就會欣喜若狂。90年代初期,著名的音樂人黃燎原曾在北京西單逛街時,偶然聽到西單商場裡的廣播裡竟然在播這首歌,於是留下了“西單商場真有品味”的感嘆。2004年,我轉行當了記者,有一次做一個音樂專題時,用了這首歌的歌詞作引子,交稿後,我的主編老六(張立憲)連連大叫了六遍:“你竟然知道這首歌!”並且還未歌詞中的幾處細節跟我辯論了很久,而也是從那個專題開始,原本認為我除了戲劇便啥都不會做了的老六,開始放心地把音樂報導這一部分都交給了我。

但這首歌的偏絕之處就在於,你雖然在腦海裡留存著關於它的記憶,但就是再苦苦尋覓也難以再找到它的任何音頻實物,無論是磁帶還是CD,都很難找五,2004年前後,在mp3格式開始興起的年代,我在新浪、西祠、天涯等各個音樂論壇都發過求助貼,最後才好不容易有一個網友給我發來了他自己製作音頻文件,但不知為為何,一首僅三分鐘的歌曲,竟然還只得拆分個五個文件才行。饒是如此,那也是在那些年裡我唯一還能再聽到這首歌的方式了。後來跟我當過一段時間同事的三表哥王小峰得知我有這首歌的音頻文件,連忙跟我說,趕緊發給我,哪怕他知道也只是個一分為五的音頻文件。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最後的努力破滅在2005年我採訪田震時。採訪剛開始我就先問了田大姐:“有您的一首歌,我一直找不到了,不知您那兒還有沒有,就是《好像忘記了》。”大姐一聽此話,原本坐著的她騰地一下就站了起來,一拍腿說:“唉喲,盧呀,你還記得這首歌!”然後一隻腳踏在椅子上,眼睛一眯,就給我清唱了起來:“許多事情,過去以後就遺忘”,然後嘆了嘆氣,半天不說話,一副沉浸在回味中的樣子,最後不無遺憾地跟我說:“哎呦,太難忘了,這首歌,就是我自己也找不到了,太久遠的事情了,竟沒想到你還記得。”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後來不甘心的我,隔一段時間就會上網搜一下,仍是始終都找不到任何音頻。這些年田震因為身體的原因一直在澳洲休養,去年年初推出新歌《勝梅橋》時還通過作曲楊海潮聯繫過我,但也很少公開拋頭露面,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只是沒想到今年湖南衛視的春晚上竟然邀請到了她出山並和毛阿敏聯袂獻演,當時正在泰國休假的我雖然沒法看到直播,仍是激動不已,當時在泰國的大街上,就又情不自禁哼了一句“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直到這次疫情其間,大家都悶在家裡不能出門,百無聊賴時,我無意中又想起了這首歌,抱著再試一試的心理,這次一搜,咦,竟然有了!儘管是莫名其妙地收錄在《讓世界充滿愛》的合輯當中,但,只要能聽到,管它是收在哪裡的呀!

這一激動,我就又摟不住了,咣嘰咣嘰地又寫下了這麼多或許根本就不會有人看的廢話。這首好歹三十多年我終於還又找到了,但同樣收錄在這張專輯裡的胡月的那首《祖先》,我也一直十分想到找,另外還有一首韋唯在卡通100時唱過的《雲兒的故事》,我也是問過韋唯本人,她也一樣完全沒有任何留存了,,,,,還有許多許多,尋找遺珠的道路,永無止境啊。

尋找了30多年終於失而復得的田震:好像忘記了,卻都沒有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