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莫里哀的喜劇《暴發戶》中,有一個商人叫儒爾丹,他聽說自己的一句話“尼哥,給我把拖鞋和睡帽拿來”就是散文時,不禁得意地喊道:“天哪,我說散文說了四十年,自己還一直都不知道!”

馬拉美說,詩是舞蹈,散文是散步

散文家南帆說:“中國的散文源遠流長,名作紛呈,但是,這些散文並未遺傳下一套相應的慣例或者成規。事實上,散文的文體不拘一格,它的邊界完全撤除……作為一種文類,散文的內涵模糊不定。多種文類都可能以不同比例、不同的變異棲居在散文之中。這時人們可以說,散文的首要特徵是無特徵。”(《散文與文類》《散文與文類》)

梁實秋說:“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裡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便把作者的整個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現出來。” (《論散文》)

散文的寫作真的可以信馬由韁,散文的閱讀真的無章可循嗎?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散文,與其他體裁相比,散文具有怎樣的“區分性”,即獨特性。

散文一般可分為敘事散文、寫景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很多中學生分不清記敘文和敘事散文有什麼區別。記敘文要有一箇中心事件(且這一事件要有曲折跌宕),有完整的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當然,也有由多個故事片斷組合而成的記敘文,就像電影鏡頭的剪輯與組合一樣。敘事散文也敘述事件,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但作者是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將九年來(車站送別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本文是作者在1925年寫的)的聚散離合和人生感慨組織了起來,集中表現父子之間深刻而複雜的親情。作者常常記起的父親的“背影”,是車站送別時父親的背影,但作者並未把車站送別當作中心事件來集中筆墨進行敘述,而是以之為回憶的由頭、抒情的媒介、行文的線索,所以作者的敘事並未囿於車站送別這一事件,而是時有旁逸斜出,譬如禍不單行的境遇、家中慘淡的光景、近幾年父親和我的東奔西走、父親老境的頹唐、父親的脾氣、父親對我和我兒子的惦記、父親寫滿了滄桑與脆弱的書信……於是我們會發現,敘事散文和記敘文有相似之處,它也敘述事件,但散文的敘事不追求故事的完整和曲折,不追求情節的集中和單純,它是舒捲自如,行止隨心的,所以李廣田說散文“很像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到,而流來流去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於是回到家裡去”,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形散而神聚”。

也有許多同學分不清哲理散文和議論文有什麼區別。簡單而言,議論文是以理性來行文,需要嚴密的邏輯;而散文,即使是哲理散文,也需要以感性來行文,寓哲理於形象和譬喻之中,在給人審美陶冶的同時,啟發人的思考,帶來深刻的領悟。再簡單一點說,議論文是要“說服人”,讓讀者相信;而哲理散文是要“啟發人”,讓讀者領悟。

還有些同學本來想寫小說,結果寫著寫著寫成了散文。其實,小說和散文的區別就更明顯了。散文貴在“有我”,有“我”的情感、生活、性靈和領悟。“散文是公開發表的日記”(周濤語)。小說是虛構的藝術,而散文強調真情實感;小說借完整曲折的故事來反映現實生活,而散文借現實生活的片斷來表達思想情感;小說的作者隱身於幕後,他的思想情感只能由作品中的角色來替他表達,而散文的作者活在臺前,他可以無拘無束說自己想說的話;小說的語言講究故事性、情節感、生活化,而散文的語言講究美感、文采、哲理。

好的散文是物質外殼(語言材料)與哲理之光(思想內涵)兼具的。

優秀的散文常常避免枯燥的說理,而以生動鮮明的形象來感染和打動讀者。但與詩歌相比,散文又有較強的實用性,它有鮮明的意旨,敘述、說明乃至議論性成分比較多,理性較強。所以散文閱讀的命題,不論是有關內容,還是有關結構和表達技巧,往往是從文章主旨的角度出發的,也就是說,所設置的問題與文章的主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所以,散文的閱讀與鑑賞,最基本的路線就是從形象(或者意象)到主旨

從形象入手欣賞散文,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並無深意而形象和文辭很美,可以把重點放在形象和文辭上。有的則可以通過對作品中景物、環境或人物事件的描寫,探究作品意旨。

對於散文而言,形象(或者意象)是一個載體,寄託了作者的情思,它能夠帶領讀者進入作者的靈魂深處。它有時是作者由物到人聯想的觸發點,有時是作品的線索,有時是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載體。譬如王鼎鈞的《那樹》中的樹、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的地壇,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蓮花、月光、柳樹等,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的槐樹、牽牛花、秋蟬、果樹等。

在對意象的經營上,散文既有同於詩詞,又有別於甚至超越於詩詞。相對於詩詞中的意象而言,散文意象的跳躍性要大得多,它往往藉助於虛實結合的記敘與描寫,構成一種舒捲自如而又水乳交融的豐富畫面;另外,相較於詩詞意象的含蓄朦朧,散文的意象則顯示出明朗化的傾向。

要準確理解散文的主旨,我們就需要從形象(或者意象)入手,同時要熟練掌握並準確判斷散文常用的寫作手法:標題和線索、象徵和隱喻、烘托渲染、對比襯托、先抑後揚、借景抒情、懸念伏筆、前後照應、卒章顯志、常見的修辭、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等等。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語文教學: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學生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