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这是一张随拍的工作照

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满头银白的发丝?

额头的皱纹?

银边的老花镜?

还是手中密密麻麻的卫星地图?

是他们眼神中的专注

是指尖下的笃定

是岁月沉淀下的淡泊与宁静

更是警服映衬下的无悔韶华!

陈国伟:活到老学到老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陈国伟,57岁,党龄2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分局户政科民警,大家都叫他“陈哥”。1998年加入公安队伍,22年坚守在户政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是他身上的标签,20多年来户政业务遇到任何技术问题,他总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从未厌烦过。户籍员们用这些词语评价他:温暖、超有耐心、好脾气、奉献、钻研、像春雨润物无声......

21世纪初,公安户籍管理向信息化迈进,当时,他作为户政业务的技术人员,虽然只懂一些电脑基础知识,但他从未放弃钻研,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自学掌握了很多电脑程序及系统维护知识,户籍员们有不会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耐心细致的讲解,一直到教会为止,这个习惯延续至今。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在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及“一标三实”工作中,陈国伟为了准确无误的录入辖区地址信息库,对照从网上下载的“卫星地图”、辖区平面图,与每个社区民警核实,一个地址一个地址的核对录入。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活到老学到老!”,电脑前的陈国伟,专注而坚定的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等”和“靠”字,这是二十余载平凡岗位造就的职业素养,更是一名老民警从容执着的从警情怀。

魏其栋: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魏其栋,59岁,党龄35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分局二级高级警长,堡子里派出所社区民警,人称“老魏”。1979年入伍,2000年副团转业进入公安队伍,今年是他在派出所工作的第20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还有不到9个月,他就要退休了。

别看他满头白发,他可是堡子里这一片儿的“活地图”,那些叫不上名儿来的小街小巷,数不清的门户院落,全都印在他的脑海里。每每谈到这些,他总是一脸骄傲的跟徒弟们说:“这么多年的片儿警可不是白当的!”这种自信,源于经年累月的淬炼与打磨,饱含雪雨风霜的吹打与坚韧。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疫情来袭,派出所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他“特殊照顾”,不让他出外勤,他就帮着电话核实、登记信息、汇总数据……这不,在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及“一标三实”工作中,他这个“活地图”可起了大作用。电脑、手机操作不熟练,他就把地图、地址人员信息都打印出来,一个点一个点的核实比对,有争议的信息他就带年轻民警实地走访核对,把他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年轻民警。有时民警们会不耐烦地说:“这样一点一点的抠,啥时候能干完!”老魏认真地说:“干一点少一点,不干永远干不完!”

【致敬,老警】这张图放大十倍,你能看到什么?

他戴着老花镜,笨拙的手指敲打着键盘,字字真实,步步留印,他看似很“笨”,但正是这踏实而接地气的“笨”人,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治安基础宏伟大厦。

在我们的公安队伍中

还有很多这样的战友

他们将大半生献给警营

年近退休仍然精神抖擞

他们把热爱和担当深深的刻在骨子里

这些前辈民警

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初心

什么是传承

什么是工匠精神

公安匠人,纯粹如是

无问西东,芳华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