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同事宣萱一直是我们公司迷一样的存在。

虽然长相没有特别突出,但浑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一次我们公司团建,同事小李分享了一件奇怪的事。

说是分手三年多的前女友,突然给他寄来了一捆树叶:一捆绿色,一捆黄色、一捆枫叶。

小李觉得摸不着头脑,也不敢轻易向前女友询问。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宣萱念起一首诗:

送君三捆扎,吾愿等三生。

一季叶三色,叶落已三秋。

我赠你当下:春绿,夏红,秋黄。

余生,你欠我冬季白首。

“不用猜了,你前女友依然爱着你。”她不疾不徐地念着诗,浑身散发别样的光芒。

后来我偷偷问她,为什么知道这种生僻的知识。

她说落叶是宋词中的常见意向,古人经常用落叶来表达情思,而她恰好喜欢诗词罢了。

“你的气质里,隐藏着你读过的书”,看到宣萱,我才明白这种气质,叫书卷气。

宣萱说:“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要读点诗词的。”

经常有人问她,读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个平凡的城市,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嫁做人妇,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对此她认为:

同样的工作,有不同的心境,同样的家庭有不同的情调,同样的后代有不同的素养,而读诗词恰好可以塑造调理心境,提升情调,塑造素养。

后来,我请她给我推荐一本诗词的入门书,她推荐了这套李清照和纳兰性德的词集。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为什么是这本套书呢?她给了我四个理由。

其一,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华丽的篇章,短小精悍的语言背后,有无限的情思,也有意蕴深藏的典故。

为什么看到“折柳”就知道是送别,看到“芭蕉”“梧桐”就有一种浓得化不开愁绪,看到“竹子”“梅花”就有一种敬仰……因为这些意向和典故,都是古诗词的符号。

读诗词,也是涨知识,见世面的过程。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其二:词不像诗那么工整严密,但因为要谱曲演唱,更有一番朗朗上口,自由的美感。

而李清照和纳兰性德的作品婉约清丽,最能表现诗词之美。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在闲暇的周末,泡一壶玫瑰花茶,随手翻开一页书,小声品读,便觉唇齿留香,那在工作日被榨干的生活,有了诗意的浸润,也显得可爱起来。

其三,这本书还请了北大“民谣女神”程璧做了导读,程璧用诗意的语言解读词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词作,即便是千年前的作品,经过她的解读也产生了时代的共鸣。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其四:李清照、纳兰性德所留遗著作不多,却是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

在这套诗词集中,他们描摹离别的悲痛、憧憬动人的爱情,字里行间,讲述自己一生,寻常的一面,真情流动于心。

读懂了他们的作品,就读懂了他们的人生。

01

这里有435首诗词

至真至情至性至美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是全世界诗人的荣耀,在大地上,这个天才诗人度过了她风流倜傥又波澜起伏的一生。

徐志摩诗歌奖得主何三坡这样评价李清照。

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却如惊鸿一瞥,惊艳了整个大宋王朝。

李清照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母亲是名门之女,长于诗文。

受此影响,她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词作才能。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寥寥数语,把一个豆蔻年华少女灵动娇羞的样子,展现得活灵活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歌手程璧说,这首诗歌的画面和意境,俨然是一首民谣的歌词,只需配上最简单的几个和弦,拿着一把民谣吉他,就可以轻轻弹唱。

成年后,李清照嫁给了心仪的夫君赵明诚,两人也读过了一段的甜蜜时光。

二人都喜好读书藏书,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春日里的小睡、赌书、泼茶,这些文雅而趣味横生的家庭时光,让人艳羡。

丈夫为官,两地分居的时候,她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女性思念丈夫的缱绻深情,默默流淌在笔尖,李清照的词作,美在细腻,像宋朝的花鸟画,一撇一捺都是精致。

“李清照”这三个字,仿佛是世间所有才女的代名词,本该灿如天上星月。然而她的人生,却被一场时代的动荡割裂成两半。

随着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乱世不由己,途中明诚身亡。

从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离失所,历经坎坷,半生漂泊,写诗作词,成了她唯一的灵魂慰藉和精神避难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知否》热播,主题曲深入人心,我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吧。

即便过去了几千年,这种惆怅的情思,仍能够丝丝入扣地打动人心。

当代作家蒋勋更是说:“李清照的好处是她的词是来自生活当中,我觉得这是她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们描述了出来。”

她的诗词,充满甜蜜,充满真情,充满美好,又充满悲伤。好似一股穿越时间的力量,跨越千年缓缓注入你我的内心。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纳兰性德

现代诗人周公度如此赞叹《纳兰词》: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美学的青春行迹,那么《纳兰词》是中国诗词美学的少年之心。

出身乌衣门第的纳兰,身上更有一股江湖游侠般的“狂生”之气,一首《金缕曲》,读之令人酣畅淋漓,纳兰心迹,跃然纸上——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世人诽他谤他,他冷眼相待,不置一词。

纳兰仿佛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多余人”,连挚友大多都是些江南一带的失意汉族文人。皆是不肯落俗的俊逸之辈。

这些江湖知己,生死莫逆,是他平生的慰藉和牵挂,也是他樊笼生活中对自由的寄托。

纳兰一生在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之间挣扎,三十年的红尘历劫,他留给后人太多的惊叹与悬念,这个清雅温柔而又传奇的名字,300多年过去了,却仍然被我们所铭记。

他用最深的情,去烘焙心中最热烈的火,终烧出了最美的《纳兰词》。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李清照离开几百年后,纳兰性德来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赌书泼茶的闲情逸致也出现在纳兰和妻子的生活中,

轻轻浅浅的笔触,勾勒出爱情最美的样子。

纳兰与妻子卢氏的爱情,是文学史上令人称道的佳话。无奈命运弄人,情深不寿,妻子的早逝,让纳兰的生命从此蒙上一抹忧郁。

纳兰性德更是以美至凄绝的语言传递浪漫温柔的情感,记录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至真写尽人生的孤独与悲伤,以至情写透人间的美好与无常: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内心的怨恨、不甘,多少肝肠寸断,都化作克制隐忍的诗句。

王国维评价纳兰: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稀奇,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据说,当年和珅将曹雪芹的《红楼梦》呈到御前,乾隆阅后,慨然长叹:“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此记载最早见于清人赵烈文《能静居笔记》)

容若的一生,确实和贾宝玉有相似之处。

纳兰性德是人间富贵花,更是相门惆怅客。

02

新增2位词生平轨迹图

深入了解词人波澜壮阔的人生

古人说:穷则后工。

太过顺畅的一生,很难产生绝美的篇章,只有遭遇试炼淬火的灵魂,才能吟唱出最美的诗歌。

纳兰如此,李清照亦是如此。

有人说:“读纳兰容若和李清照,仿佛读到了自己的一生。”

这本书还细心地绘制了纳兰和李清照一生的行迹图,带我们见证两位才子佳人命途多舛的人生轨迹。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诚然,聚散离合,才是人生,即便是遭遇坎坷,磨难,他们仍能以诗心待着。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对爱的渴盼。

沈从文说: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纳兰性德,他们对美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于是将自己感受到的一切记录下来,用深幽、寂静、谦逊的真诚来描写一切,去隔绝人世的喧嚣,去守护内心的纯真。

我想,读诗词的意义就在此吧,抛却一切芜杂,给自己的心灵留住一方宁静的栖息地。

为了帮助理解,全书还添加了生僻字词注音和名物典故随文注释。

阅读起来毫无障碍,诗中典故、意境真谛一目了然,即便是没有古文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很流畅。

每本书还特别赠送了2张小书签,小巧精致。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版本权威,校勘精良,几无错漏。

更是请来了北大民谣女神程璧,做了最新的解读。

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送给别人当礼物,心意尽在不言中。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木心说:“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阅读,焦虑、浮躁、急切……当生活被忙碌裹挟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慢慢品读一首小诗。

也许生活的意义,就藏在浅吟低唱的诗意当中。

《李清照纳兰词诗词合集》赠:精美书签+明信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