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成本拋售茅臺格力,外資“後院起火”甩賣核心資產

在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後,外資拋售A股核心資產“救火”的意圖越發明顯。

3月19日,外資再次出現淨流出,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102.21億元,為連續7日淨流出,合計流出660.29億元。具體到個股上,格力電器(000651.SZ)、貴州茅臺(600519.SH)等“核心資產”分別淨賣出8.12億元和4.62億元。

大成深證成長40基金經理張鍾玉認為,部分外資出於流動性需求拋售A股,而國內投資者擔心外資持續流出也跟隨賣出,造成今日外資佔比較高的權重股大幅下跌。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本輪疫情風險導致的全球股市下跌中,A股表現堅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及時有效,國內疫情高峰已過,而海外疫情還在擴散中。其二,疫情前中國經濟呈企穩回升趨勢,A股基本面相對較好。一旦海外市場企穩,A股政策儲備充足,有望率先反彈。“張鍾玉說。

相比外資對上證50的拋售,科技股迎來資金的逆勢加倉,5GETF和半導體50ETF淨流入約20億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最新發布的《ETF行業發展報告(2020)》中表示,正在研究推出ETF集合申購機制,要在2020年持續推動ETF集合申購業務試點和常態化。

外資拋售核心資產

受到海外市場暴跌的影響,為了補充海外市場的流動性,近期來,北向資金出現了大幅的淨流出。

截至3月19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102.21億元,為連續7日淨流出,同時上證指數迎來7連跌。進一步統計,北向資金連續7日淨流出,合計660.29億元。在此之前,伴隨VIX指數創下08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北上資金也在3月第2周創下歷史最大單週流出記錄。

美國時間3月15日,距離3月份的議息會議僅過去4天,美聯儲再次緊急召開會議,宣佈降息100bp到0~0.25%的區間;此外,和降息一起推出的,還有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

“補充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也是此次美聯儲重啟QE(量化寬鬆)最主要的考慮——因為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需要在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的時候,通過貨幣寬鬆對沖流動性風險,防止因流動性壓力產生的拋盤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星石投資相關人士表示。

“由於國際資金中存在大量自上而下的戰術配置型資金與指數跟蹤性資金,外資對於 A 股市場的配置必然會受到外圍環境的影響。在大部分新興市場風險偏好全線回落、相關基金產品大幅贖回背景下,資產拋售潮自然也會同樣發生在 A 股市場。”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啟堯也表示。

具體來看,外資的拋售壓力首當其衝落到其前期大量買入的“核心資產”上,表現之一為,上證50成分股的甩賣,上證50在近期遭到了較大程度的拋售,3月6日至今的10個交易日內,上證50下跌14.85%。與此同時,這些外資重倉股也再一次紛紛遭到外資的賣出。

數據顯示,3月19日,貴州茅臺遭外資淨賣出4.62億、中國平安遭賣出3.7億、招商銀行(600036.SH)也遭外資淨賣出6.71億。與此同時,建設銀行(601939.SH)和工商銀行(601398.SH)也分別下跌2.82%和2.35%。

截至收盤,銀行板塊下2.86%,在中信一級30個行業中墊底。其中招商銀行、興業銀行(601166.SH)、寧波銀行(002142.SH)跌幅超過4%。

“今天銀行沒有特別大的利空,外資流出可能是主要原因。”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銀行研究員認為。

銀行板塊進一步調整後,行業整體市盈率為5.71倍,市淨率則只有0.72倍。其中,華夏銀行(600015.SH)的市淨率更是隻有0.37倍。

“上證50最近跌幅較大,這跟外資有關係,受歐美股市暴跌影響,外資最近有一定規模地從A股撤離,而外資此前持股比例比較集中的就是上證50成分股,故而我們看到上證50指數走勢最近明顯弱於創業板。”新富資本投研部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

深股通方面,3月19日,格力電器遭到8.12億的淨賣出,五糧液(000858.SZ)也有3.7億的淨賣出。

“上市公司到了馬上要公佈一季報的時候,由於地產需要現場看房、家電需要線下渠道去體驗和上門安裝,白酒需要聚餐、飯店這個消費場景。受疫情影響,這些公司的一季報數據不會好看,等於是對這些公司做了一次性減值,未來情況還需要看疫情在國外演變情況,以及輸入性病例防控。”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向第一財經表示。

外資撤離的歷史經驗

截至3月19日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98%,報收於2702.13點,盤中跌逾3%創出13個月新低;深成指跌0.1%報10019.86點;創業板指漲0.42%報1894.94點。

雖然藍籌中的銀行、家電、地產、食品飲料板塊紛紛出現大跌,但反觀通信、電子、計算機等行業板塊則紛紛大漲。

一個數據是,3月19日,科技ETF繼續獲得淨申購,比如華夏5GETF和半導體50ETF淨流入分別為10億和9億。

從2019年年中到現在,科技股表現一直優於價值股,目前而言,價值類股票總體估值比較低,長期而言也是有很大投資價值。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由於海外市場波動引發的A股調整,可能會波及到兩融、股票質押等槓桿資金。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A股融資餘額為10745.8億元。

“暫時還不需要擔心這個風險。主要是A股的跌幅還沒有觸及到這類風險的爆發,兩融和質押的比例相較2015年來說也小得多。而同時隨著各國政府救市措施的深入,外圍市場止跌回穩的可能性也在提升。”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也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3 月以來,雖然北上淨流出超過400億元,但同期公募基金髮行已經達到 730 億元,股票類ETF也已獲得170億元淨申購,且當前仍有大量待發行和待審核的基金產品儲備。因此,從增量資金邊際變化上,國內資金影響力已經遠超過外資。

另外,歷史數據也顯示,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機等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對標中國臺灣和韓國市場外資持股在對應時期表現可發現,即使是全球性金融危機期間,外資也沒有出現系統性撤離,尤其是在外資佔比較低的初期階段,外資長期入場進程並未因危機而中斷。

業內人士也表示,伴隨著美國降息,中美利差已經回升至200bp以上,歐美主要國家也基本是零利率或負利率,在海外短期流動性危機緩解之後,外資會繼續尋求高收益資產,因此仍然有望繼續增配A股。

2月21日,富時羅素公佈了其旗艦指數評議結果和A股新入列指數公司名單,此次調整將A股的納入因子由15%提升至25%,於3月20日收盤後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