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又到了回憶一年榮辱興衰的矯情日子。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陡增,實體經濟舉步維艱。而汽車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在宏觀經濟大背景下,一些面臨巨大資金壓力的企業,只能靠出售股權來謀求生存,已成為當前最值得關注的熱點。今天軲轆哥給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股權有變動的車企。

福田出售寶沃,神州接盤“燙手山芋”

12月28日,福田汽車發佈公告稱,寶沃汽車67%股權成功轉讓,長盛興業(廈門)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成為受讓方,成交價格39.73億元。而據當日神州優車發佈的公告可知,長盛興業代表著神州優車。

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據消息稱,神車優車除了支付轉讓價39.73億元,同時還要嘗還福田的42.7億元借款,如果再考慮到22億元的擔保,整個支出超過100億元。

軲轆哥小評

看到上面的天文數字,可能很多人認為神州優車就是錢多人傻。非也,因為寶沃也是一塊名不其實的“肥肉”,除了手裡有傳統燃油和新能源車生產資質的雙重牌照,還有先進的工廠和完整的研發體系及團隊,後端實力不容小覷。

而神州優車與汽車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旗下的租車與專車兩大平臺,車隊龐大。從短期來看,神州通過採購寶沃的車輛,降低集團整體成本的同時,還能幫助寶沃自身產品的發展。當然了,以上只是如意算盤。如果寶沃還不能健康運作,僅靠神州內部自己消化,只是杯水車薪,用不了多久就會把神州拖垮。

一汽華利:一元錢的餡餅是否有毒?

9月28日,天津一汽夏利將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即拜騰汽車)。公告稱,董事會決定以1元的價格對外轉讓全資子公司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但同時要求購買方承擔不少於8億元的債務。

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軲轆哥小評

雖然拜騰成功以1元的價格收購了一汽華利獲得了乘用車資質,但實際上,一汽華利的整車資質並不安全。如果沒有新品投產,一汽華利將面臨清退殭屍資質的危機。至於拜騰未來是一心交付,讓企業的商業模式與商業目標更加清晰化,還是同步推進公司整體上市不得而知。拜騰接手了一汽華利,能否藉著華利的造車資質越走越遠,只有時間能夠告訴我們。

車和家6.5億收購力帆,吞併還是聯手?

12月18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宣佈將作價6.5億元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接盤方是車和家。值得一提的是,力帆集團擁有兩張資質——力帆汽車、力帆乘用車各擁有一張,借收購力帆汽車,車和家也將擁有生產資質。

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除轉讓力帆汽車股份外,力帆還與車和家達成了六項合作協議,包括增程式純電動動力模塊控制技術的研發成果共享、車載人機交互系統的研發成果共享、針對B端共享和網約車領域定製車型的研發成果共享、基於車聯網應用的數據分析,應用場景的探討和數據共享、車輛後市場服務模式的共同探討和共享。

軲轆哥小評

車和家6.5億購買資質,不存在買虧的說法。目前,距離理想製造ONE交付只有一年時間,將力帆汽車收入囊中,掌控生產的主動權,是車和家保證按時交付不得不做的選擇。

力帆甩掉一個負債的資產,還可以獲得一大筆資金,並且對自身的汽車業務並沒有帶來什麼影響,這是力帆劍指車和家核心技術的聰明嘗試。但面對國內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力帆藉助新手段能否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有一番成就,不好說。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外資車警鐘已敲響

9月4日,長安汽車與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加之今年6月鈴木汽車已將持有的全部昌河鈴木股權轉讓於昌河汽車,至此,標誌著鈴木汽車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軲轆哥小評

有著“小車之王”美譽的鈴木在初進中國市場時可謂風光無限,但隨著車型老舊、新產品匱乏等問題的不能有效解決,跟不上時代步伐的鈴木最終還是折戟在了中國市場。鈴木退市一事無疑為每一個海外車企再次敲響警鐘,如果不能緊跟市場趨勢,真正懂得中國消費者所需,那麼下一個出局者可能就是你!

這些車企都忙著“甩賣”資產!為什麼2018年如此艱難?

無論是一汽華利、力帆,還是寶沃、鈴木,都只是眾多邊緣企業的一個縮影。銷量下滑、資金緊張、品牌邊緣化,已成為這些車企的共同難題。究竟還有多少邊緣車企在硬撐,它們又能苟活多久吶?相信不用多久答案就會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