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洛神賦》

柳公權的柳體是流傳下來書法字體之一,雖然現代推崇柳體學習的人並不多,但是仍然有大量書法愛好者練習柳體,學習柳體的 。柳公權存世的小楷有很多,只是很少有人去關注他的小楷了。


柳公權《洛神賦》


柳公權《跋洛神賦十三行》


柳公權《洛神賦》


歷史上二王一脈一直是主流,我們今人學二王的也是趨之若鶩,“二王”以下,若論得衣缽者,柳公權當是一位傑出代表:觀柳公權小楷,全是大令筆意!字的規模雖小但柳體筋骨亦是可見的。柳字的淵源,真是王獻之的風骨——內在的基因沒變,變的只是一個外形面目。


柳公權《洛神賦》


王獻之《洛神賦》被譽為小楷極則,其結體勻稱和諧,寬綽舒展;姿態嫵媚雍容;筆致灑脫,輕鬆優雅,神采飛揚,清爽健利,奕奕動人。字的大小差異,字距、行距變化自然,給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玲瓏美。從線條角度分析,其均勻纖細的點畫中蘊涵著極強的質感,雅逸秀麗、不臃不滑,可謂精麗絕倫。


柳公權《洛神賦》


我們觀柳公權的行草書札中,可以看到一些作品不僅得王的血脈、風神、韻趣,且字形結體也類王書面目。從王書中汲取了很多書學營養。柳公權更是將王獻之小楷的精髓盡收囊中,這不僅需要臨寫之人的不凡的身手,更多是刻苦的磨練。


柳公權《洛神賦》


這件作品雖然是出自唐朝柳公權之手,但稱稱其小楷書法是神品也不過分。而從柳公權最後的題跋來看,他的書法水準是完全可以駕馭這樣的王獻之洛神賦的。柳字的很多純正的“二王”書風,在我們學王獻之小楷的時候,若是更有心一點,可以幾種版本對照參學習,當能有更多的心得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