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九疑山賦》

《九疑山賦》是唐朝湖廣第一位狀元、道州延唐縣沐唐村今寧遠下灌村李郃撰文,唐朝狀元、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寫,歌頌九疑山舜帝陵的“三絕”書法。柳公權書寫的很多碑,都是邵建和鐫刻的。《九疑山賦》最可貴的是柳公權在其作品最鼎盛時期所書。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著名書法家,808年中狀元。柳公權幼年好學,善於辭賦,懂韻律。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後柳公權封河東郡公,亦稱“柳河東”。柳公權是顏真卿的後繼者,但惟懸瘦筆法,自成一格;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法楷模。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柳公權《九疑山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