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聶衛平九段

第六局:擂主決戰對局(聶衛平&藤澤秀行)

1985年是是中國乃至世界圍棋史上值得大書一筆之年。中日圍棋擂臺賽誕生了。在賽前的民意調查中,“中方必敗”成為主流調子,中方也以請出小林光一為基本目標,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目標被第二位出場的江鑄久以神勇的五連勝提前實現了,而後“擂臺英雄”聶衛平連勝日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三位“超一流”更令世人震驚。敗局後,日本三位高手削髮謝罪。中國掀起一輪圍棋熱潮,並因此造就了一代甚至兩代棋迷。聶衛平憑藉自己在擂主決戰中的表現,不僅使中國隊奇蹟般地獲勝,而且他本人也由此完成了自我超越,從此躋身於世界級“超一流”之列。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一:第一屆中日擂臺賽主將決戰, 藤澤秀行(白),聶衛平(黑), 245 手,黑一又四分之三子勝, 1985年11月20日弈於中國北京。白174手和175交換後,白棋獲得了一次機會,然而176沒有抓住機會,177手後,一切都消弭於無形。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一:白棋如果走出此變化,黑棋就會遭到逆轉。不過實戰中藤澤秀行的時間不夠,無暇深算。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二:這個圖白棋也在黑空內出棋,也是逆轉的局面。

第七局:應氏杯決戰對局(聶衛平&曹薰鉉)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曹薰鉉九段

第一屆應氏杯決賽,聶衛平在新加坡手握兩個賽點,第四局卻痛失好局,這多少影響了聶衛平在第五局的發揮,反觀曹薰鉉,則表現地非常決絕。這一局的145手,他一舉拿下聶衛平的五子棋筋,中盤勝出的同時,也獲得了應氏杯冠軍。曹薰鉉就此開創了韓國圍棋新時代,而聶衛平則開始走低,最後聶衛平終生沒有獲得世界冠軍,給此戰留下悲情的註腳。一局棋改變了兩大高手的命運,真可謂造化弄人。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二:黑145一舉拿住白棋的棋筋,獲勝成為定局。黑145如果走A位,就是失誤了。第一屆應氏盃賽決賽第五局,曹薰鉉執黑不計點勝聶衛平,1989年9月5日弈於新加坡。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三:白棋可以吃黑接不歸。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四:白棋可以吃黑倒撲。

曹薰鉉後來回顧道:獲得應氏杯是我職業生涯最歡樂的成就。我的勝利在韓國也引起了轟動,甚至我從新加坡回國時歡慶的人們舉行了從機場到漢城市區的遊行,引起了交通堵塞。這在韓國是很少見的。

第八局:李昌鎬初奪世冠的對局(李昌鎬&林海峰)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李昌鎬九段

第三期東洋證券杯決賽第五局 ,李昌鎬 (白)236手 1.5目勝林海峰(黑), 1992年1月27日 弈於韓國漢城。

最年少的圍棋世界冠軍在本局後誕生了。1992年,年齡不到17歲的李昌鎬在第三屆東洋證券杯中連勝尹盛鉉、錢宇平、曹薰鉉進入決賽。在五番棋決賽中,李昌鎬先是以1:2落後,但他連扳兩局,最終以3:2打敗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而奪冠。李昌鎬不僅創造了最年少的世界冠軍,而且從此一發而不可收,直至牢牢地把握著世界第一的位置。不過,李昌鎬這次奪冠還稍顯稚嫩,但若沒有此次奪冠,李昌鎬稱霸棋壇的時間肯定要推遲不少。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三:白64跳攻擊,此手出人意表。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五:白5是妙手,也正是因為有此手,白棋才敢於上圖走64位的跳。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參考圖六:黑棋如果阻渡,白棋有2—4封鎖的手段,黑5切斷不成立。

第九局;馬曉春出藍之局(馬曉春&小林光一)

1992年的冬季對馬曉春來說實在太溫暖了。就在這一年的第五屆中日圍棋名人戰上,他首次打敗了此前對他八連勝的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面壁十年圖破壁,馬曉春總算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一勝。日本“超一流”的堅冰在他面前從此不復存在。三年後,馬曉春分別在東洋證券杯、富士通盃賽兩大賽中奪冠。其中在富士通盃賽中戰勝小林光一奪冠後,馬曉春情不自禁地說:“我今天首先要感謝小林光一先生。”此話也算是對他在中日名人戰六連敗的概括。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四:第5屆中日圍棋名人戰第3局 ,馬曉春(白)& 小林光一(黑) 280 手,共280手 ,白勝1目半, 1992年12月18日弈於日本東京。

白棋現在局勢不錯,但要把優勢轉化為勝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五:白126在中央一碰,一舉奠定勝利。只是這之後的官子下得較差,給這盤漂亮的完勝局打了一點折扣。

本屆中日名人對抗賽,馬曉春以2:1戰勝小林光一。

第十局:世紀末激情之局(馬曉春&李昌鎬)

1999年12月25日,馬曉春等到了期待已久的一勝。作為兩大頂尖高手,李昌鎬曾對馬曉春十連勝及六連勝實乃一大怪現象。而兩人自1991年富士通盃賽以來共激戰29局亦為一奇。雖然李昌鎬以22勝7負、高達76%的勝率遙遙領先,但馬曉春屢敗屢戰、愈挫愈奮的不屈鬥志無疑也是世紀末棋壇一大風景。年少馬曉春11歲的李昌鎬終究會徹底超越前者,但兩人每次碰撞都令棋界如痴如醉的激情表演為世紀末棋壇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六:第2屆春蘭杯第2輪,馬曉春(黑)& 李昌鎬 (白),171 手,黑中盤勝,1999年12月25日弈於北京。

黑棋佈局,序盤階段很成功,李昌鎬白44逼迫過來,要求黑棋先出牌。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七:黑1斷。棋的流向因此完全改變。黑11打入和左邊的黑子息息相關。

圍棋十大世紀名局之震撼時刻(下)

實戰圖八:白76尖,意圖棄子。黑79反棄子,這是上邊整個戰役的點睛之著。黑棋△子逃出來以後,黑棋作戰成功。

這次列出的圍棋二十世紀十大名局《體壇週報》1999年評選出來的,當然他們的評選標準和普通棋迷心目中的的名局不可能完全吻合,譬如讓我選,武宮正樹的富士通杯奪冠之局是肯定要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