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简称“拉”,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约六世纪末七世纪韧,松赞干布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立起来的政权,避开以前地方上的各种的贵族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决定将根据地从山南移到拉萨,唐朝称其为“逻些”。

迁都前的拉萨是一片沼泽荒芜

松赞干布迁都以后,造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萨城市雏形。大昭寺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传说建寺期间由山羊负土填湖。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大昭寺

藏语中羊叫“惹”,土为“萨”,大昭寺建成后就叫做“惹萨”。由于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筑,人们便以‘惹萨”作为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城市名。汉文史籍把‘惹萨”一般译为“逻婆“、“逻些”。

随着佛教的兴盛,人们将这座城市视作圣地、“拉萨”的名字就是那时出现并沿用至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大昭寺

1994年12月,布达拉宫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古城拉萨已跃升为世界级的文化名城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势平坦。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畅游中国100城 等荣誉称号。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在保有自己神秘魅力的同时,迅速吸收着世界各地五彩斑斓的文化,可以说是最适合自助旅行的城市,无论对于什么地方来的人,这浓浓的异域风情会让你在一段时间里神情恍惚,如入梦境。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历史沿革

  • 大约公元前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诸多部落。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所以当时的拉萨被人们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 约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了的政权,将根据地由山南迁移至拉萨,松赞干布迁都至拉萨后,造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萨城市雏形。大昭寺 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由于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筑,人们便以‘惹萨”作为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城市名。汉文史籍把‘惹萨”一般译为“逻婆“、“逻些”。随着佛教的兴盛,人们把这个城市视作圣地 、“拉萨”的名字就是这时出现并沿用至今。
  • 公元8世纪赤德祖赞、赤松德赞接连弘扬佛法,修建了许多的修行处,并分配给寺院。进一步禁苯兴佛,巩固了佛教的地位。而拉萨作为藏传佛教的主要聚集地,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圣地。与此同时,吐蕃领土的扩张以及对外交流的发展,而拉萨作为都城所在,也成为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在整个吐蕃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当时的拉萨,可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以及藏传佛教圣地。
  • 热巴巾赞普(约815—838年在位)继续把拉萨视作弘扬佛法的中心。
  • 八世纪末,吐蕃王朝动荡。(838——857)时期,同时以拉萨为中心的卫如地区两大奴隶主家族卢氏 和巴氏因为利益关系发生严重冲突,发生了长期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吐蕃社会在起义的风暴中土崩瓦解。此后数百年,吐蕃分裂为许多部,拉萨的地位急剧下降,许多历史建筑毁于战乱。
  • 1160年,元朝时期。在拉萨、雅隆澎波一带。战争不断,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还烧毁了大昭寺、小昭寺的部分,损失严重。
  • 1239年,蔡巴噶举派派使臣到蒙古地区展开外交,中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赐蔡巴庄园属民3700户。蔡巴万户作为拉萨一带的重要势力,在拉萨发展的历史中起过重大作用。历代蔡巴万户长还长期悉心管理着大昭寺,并多次对大昭寺进行整修。还曾组织力量疏通水道、加固河堤,一度使城市得以复兴。
  • 1409年,明朝时期。各大寺庙先后修建,其中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著名寺庙都在同一时间所修建。
  • 16世纪初期,格鲁派大弟子专门研习密宗,拉萨先后建立了“下密院”“上密院”使其佛教在拉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兴盛。
  • 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并逐步建立起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从17世纪到18世纪,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及其以后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西藏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安宁,拉萨城市发展相对较快。
  • 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驻驻藏大臣,衙署最早设在拉萨冲赛康。
  • 公元1757年七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乾隆皇帝在西藏实施摄政制度,即在前一辈达赖喇嘛圆寂至后一辈达赖喇嘛亲政之前,任命一位大活佛代行达赖喇嘛的职权,俗称摄政王。他们先后在拉萨修建高大雄伟、华丽壮观的家庙。罗布林卡在布达拉宫以西约2公里处修建,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3平方公里的拉萨古城。
  • 1890年,中国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愤怒的三大寺僧人和群众予以强烈谴责。
  • 1904年,拉萨遭到英帝国主义侵略。
  •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要解放西藏。
  • 1950年10月7日,由王其美率领解放军向康区首府昌都发起进攻,很快就打败了藏军。
  •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内);
  • 1954年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
  • 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

交通保障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作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是广大驴友、朝圣者必去之地。

其交通十分的便捷,所谓条条大路通拉萨,选择火车、飞机、自驾、骑行都可进入。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林芝(林拉高速 409.2km)拉萨。林拉高速被称为颜值最高的公路,升级版的国道318。


“林拉高速”并非真正的高速公路,由于不收费,因此很多匝道是敞开的,所以叫高等级公路。升级版的318,只是民间习惯称之为“拉林高速”。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林芝到拉萨有三条公路可通行,林拉高级公路、老国道318、省道306(林芝—山南—拉萨约两天的行程)

林拉高等级公路基本与国道318是平行的公路,双向4车道。

区间限速值设定为小车100km/h、大车80km/h

桥梁、隧道等路段区间限速值设定为小车80km/h、大车60km/h。

并实施全线区间及单点测速,到达拉萨约5小时。

自驾的驴友需特别注意,夜间的时候林拉高速沿途可能会有摩托车出现。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老路国道318,全线基本是正常的柏油路。

其中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前往米拉山口看垭口风景这段路,路况较差,沿路很多的土坑,比大家之前所走的海通沟路况还要差一些。国道318与林拉高速是并行,可自由选择走那一段路。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走306省道林芝至山南、拉萨

林芝(高速)米林——朗县——加查——山南——贡嘎(高速)拉萨,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选择山南路段。该线路全线沿雅鲁藏布江行驶。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这条线路可以用两天的时间走完

第一天行程林芝——派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沿途路况全线柏油路,游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后,原路返回,最后选择入住朗县。

第二天行程由朗县——加查——山南——拉萨,到达加查往西行驶45公里,到达充满神秘传说的拉姆拉措,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

点击了解详细攻略

Day1:林芝——朗县

Day2:朗县——山南——拉萨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由加查到达桑日有两条路,建议选择行驶新修公路约77公里,一条全新柏油路。路更好走,老路有落石。行驶距离会比新路要远一些。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泽贡高速

山南至拉萨,由泽贡高等级公路直接转入机场高速全程约两小时直接到达拉萨。

林芝至拉萨,92号、95号汽油都有充足的供应,其中部分站点还提供98号汽油。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美食推荐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吃”是人生中的一个“必须”,有人草草敷衍不求慰藉,有人寻寻觅觅以此为乐。不讲情怀,只用自己对美食的感受,挖掘每一次善待自己的机会。

带着对“吃”的信仰,一顿饱饭过后,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来自肉体的满足,也有充满内心的感动。让我们,以“吃”的名义,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朝圣拉萨!藏式美食

酥油茶

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

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青稞酒

藏语称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它是藏族同胞最喜欢喝的酒。

而高度青稞酒被人称为“高原茅台酒”。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糌粑

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时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

与酥油茶一起搭配,别具一番风味。不过初食糌粑可能会吃不惯,建议酌情少点。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牦牛肉

有多种吃法,风干、凉拌、烧烤、涮火锅或者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已经有牦牛肉的加工厂,做成真空包装的熟食,游客购买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并能够带回家赠送朋友。在西藏当地餐厅均可吃到。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酸奶

在北京东路一些主要的街拐角和八廓街胡同里一些不起眼的小卖店都能看到这种以罐头瓶为单位的酸奶卖。拌上白糖拿勺子舀着吃,够酸够甜够浓稠,才叫地道。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藏式凉粉

藏式凉粉的特别之处是辣椒,藏式辣椒和油辣子不同,它主要是用水泡出来的,所以辣得很清新。藏式凉粉里面还配有土豆块。在八廓街小巷子里面一般都有卖,一块钱一碗。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甜茶

迄今为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成为拉萨餐饮文化中一道亮丽的特色饮品。拉萨甜茶是用红茶熬汁、牛奶或奶粉及白糖等调制而成,其味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藏式早餐

藏面是是典型的藏式早餐,这是一种传统的西藏小吃,用牦牛肉汤煮的,特别香,面条用青稞面做的,吃起来有点外软里硬,配上几勺辣椒酱,外加两张肉饼。最后来一杯甜茶,满足!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藏式咖喱

是西藏地区人民普遍喜欢的食品。最常见的是咖喱牛肉盖饭,有西藏、印度、尼泊尔一带的口味,麻辣有劲。烧煮时,汤汁留的较多,以少许太白粉水勾薄芡淋于饭上,即是咖喱牛肉烩饭,风味绝佳。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拉萨美食圈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八廓街

围绕八廓街及其周围的街道,林立着大大小小诱人的饭馆,这里是拉萨老城区餐饮业最集中、最多元化的地方。

转悠在八廓街里,有的已成为标志性建筑,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也有只有在饭点才会坐满人的甜茶馆,已经熏得有些发黑的墙壁成为了这些小茶馆历史的见证。

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西式藏餐、尼泊尔餐、印度餐的身影不经意地就出现在了眼前。另外想在拉萨吃到美味的寿司、新鲜的海鲜,绕着八廓街转一圈,保准你有意外的收获…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图/尼玛次仁

藏医院路在八廓街附近,熟悉拉萨的人说,这是一条旅游与生活相交织的路。

路上有甜茶馆、藏餐餐厅、面包房、唐卡店和出售藏饰、尼泊尔服饰、户外服装的商店,且走到头一拐弯儿就是大昭寺广场,又毗邻宇拓路,交通实在是四通八达。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北京西路

在拉萨有一个说法,逛在北京东路,买在北京中路,吃在北京西路……足见北京路在拉萨的繁华。

被无数游客向往留恋的一大批知名的酒吧客栈,都集中在这条两公里左右的路上。而大昭寺、小昭寺、木如寺等众多知名寺庙,也在这条街道上散发着历史的芬芳。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天海夜市

以天海夜市、德吉路、巴尔库路为代表的西郊餐饮区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味道,而且相当地道。

云南腊排、藏香鸡、板栗鸡、香辣蟹、四川味道、青菜园子、百岁鱼等好多,吃不惯藏地食物的,不妨到西郊寻找记忆里的味道。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太阳岛

太阳岛在拉萨市的东南面,也是一个汇聚了天南海北美食的地方。

原本聚集在古城街道上的饭馆,这两年开始向着拉萨河边迁移。在太阳岛觅食,有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意味。傍晚的阳光洒在拉萨河上泛出金色的波澜,美食在口,拉萨河的美景在心。


圣城:西藏不在拉萨,在去拉萨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