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繪製全省小麥苗情遙感監測圖,不下田就能判斷苗情

“你看,點到興化市,然後拉大,拖動一下就可以精確定位到田塊,通過這款小程序能看到每一個田塊的小麥苗情。”正值小麥生產的關鍵期,江蘇泰州興化市農技推廣中心副站長陳春生在手機上演示的,是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設計的“江蘇稻麥生產智慧服務”小程序,該程序包含了今年二三月份江蘇所有縣市的小麥苗情數據及管理措施建議。疫情期間,農技人員足不出戶,拿出手機輕輕一點,就能獲知全省苗情。

江苏绘制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不下田就能判断苗情

江蘇小麥苗情遙感監測圖,受訪者供圖

“以往1個農技人員1天最多跑兩三個縣的田塊,拿到的數據都是單個點上的,費時費力、還有偶然性,南京農業大學提供的苗情圖,對全省各個區域的苗情進行了智能化的分類分級,系統、精確,一目瞭然。”江蘇泰州興化市農技推廣中心副站長陳春生說的苗情圖,是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智慧研究院)團隊最新繪製的2、3月份江蘇全省小麥苗情遙感監測圖,數據來自於架設在田間的“天眼地網”。

江苏绘制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不下田就能判断苗情

3月17日南京農業大學如皋基地無人機影像圖,受訪者供圖

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田永超教授介紹,所謂的“天眼地網”,就是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田間物聯網傳感器等遍佈於天上和田間的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傳輸、獲取數據,對苗情生長狀況、空氣溫溼度、土壤墒情等11個技術指標進行採集上傳、彙總分析,最終實時彙集成一張圖,用“一張圖”為田間生產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參考。

江苏绘制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不下田就能判断苗情

興化市萬畝糧食產業園農作管理分區,受訪者供圖

今年2月,受雨雪天氣的影響,江蘇小麥部分產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凍害影響,該團隊在繪製的苗情遙感監測圖上,分別用藍、綠、紅三種顏色標註了不同產地的苗情,根據長勢由強到弱,分成一、二、三類苗。從圖上看,不同地區苗情差異大,江蘇興化的圖標顯示則以藍、綠為主,預示長勢旺盛。在江蘇泗洪縣的西部,圖標始終是紅色,這代表三類苗比例高,長勢上不來。

“手握‘一張圖’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定方案、開處方。”田永超給出生產建議,“淮北西部多丘陵、降水少,要補水、補肥,泰州一些地區長勢偏旺,可以緩施少施肥料。”

一拿到南農大提供的苗情圖,興化市農技推廣中心就對全市的農技人員、農場主和大戶們進行了線上分類指導,僅1個月時間,三類苗比例顯著下降,一、二類苗佔比將近90%。

來源:科技日報;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