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草莓之鄉”2萬畝草莓,“莓好白兔”品牌價值突破3億元

句容市地處江蘇省南部,在南京和鎮江的中間,全市總面積達1385平方公里。早在80年代初,句容市的農業專家趙亞夫千里迢迢前往日本引進了多棵草莓幼苗在句容市種植,從此草莓產業就在句容市落地生根,發展至今,草莓種植面積高達2萬畝。2019年1月,在17屆全國精品草莓擂臺上,句容白兔鎮莓農提送的草莓榮獲五金二銀的佳績,金獎佔到江蘇半壁江山。在江蘇省內優質草莓評獎活動中,白兔鎮攬金18個,佔比高達36%。2019年在3月舉辦的“2019全國十大好吃草莓”評選活動上,“莓好白兔”品牌的價值突破3億元……。

江蘇“草莓之鄉”2萬畝草莓,“莓好白兔”品牌價值突破3億元

地處長三角經濟區的句容市交通條件非常發達,草莓產業前景可觀,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草莓產業也遍地開花,但是時至今日句容草莓的影響範圍仍然很小,能夠被大眾熟知的草莓品牌也很少。一是因為句容市很少有人大面積的種植草莓,大多數都是採用家庭種植模式,戶均3-5畝。且種植草莓的農戶大都上了年紀,能夠積極應對市場的瞬息萬變的人少。二是因為育苗技術落後,種植的品種單一。句容市種植草莓的農戶大都還在採用傳統的露天育苗方式。農戶所培育的幼苗存活率低,甚至有的農戶自己培育不出幼苗來。如今市面上流行的草莓多種多樣,而句容市仍然以“紅頰”為主導品種,種植面積高達95%。三是因為銷售模式缺乏創新,句容市的農戶在銷售草莓時大多采用簡單的零售批發的方式,譬如在公路邊擺攤、本地農貿市場零售、批發市場銷售、合作社統一收購。普遍價格都不太高,農戶能夠獲取利潤的空間不大。

句容市的草莓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只要找對路子,唱響本地的草莓品牌,小小的草莓就能為句容市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針對上述草莓產業的現狀我將提出以下三個措施來解決:

江蘇“草莓之鄉”2萬畝草莓,“莓好白兔”品牌價值突破3億元

第一,政府加強宏觀指導。句容市種植草莓的農戶雖然多,但是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引導,因而缺少能夠緊跟潮流的先進技術以及對接市場的能力。當地政府可以制定相應政策,組織領導班子,首先試點做好龍頭企業,唱響本地品牌,再以適當的方式聯合當地的小規模種植草莓的散戶,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濟共同體。把草莓產業做成句容市的名片,還可以結合句容市的好山好水,將旅遊和草莓產業結合起來,發展“農家樂+草莓”的模式,從而形成規模經濟的優勢,以草莓產業為支點撬動整個句容市的GDP增長。

江蘇“草莓之鄉”2萬畝草莓,“莓好白兔”品牌價值突破3億元

第二,加速發展幼苗培育和草莓儲存方面的技術創新。要想草莓長得好,產量高,品質多,科研技術少不了。如今的消費者大都存在獵奇心理,草莓品種越多越新越是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而句容市有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和農科研究所,相鄰的南京還有農業大學,有著充分的人才儲備做技術創新。草莓皮薄柔嫩,保鮮期短,不易保存,長途運輸較為困難。如果能夠找到新型的保存方式有效延長草莓保質期,就可以擴大優質鮮果的銷售範圍。而草莓有了技術創新,草莓產業的利潤空間就會有所提高,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去投身草莓產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第三,農戶緊跟互聯網潮流,開自己的網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自己做老闆在互聯網上不再是一件難事。農戶可以自己在各大銷售平臺上開網店,通過社交平臺,各類短視頻軟件宣傳自家草莓,拓展銷售渠道。與消費者對接,擺脫路邊擺攤賣草莓的模式。而且草莓易腐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可以看訂單情況適量採摘草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草莓滯銷的損失。

政府大力扶持,農戶積極響應,緊跟時代潮流,多方位創新,就能將草莓產業做成句容市的名片,成為名副其實的“草莓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