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规划总体场站规模达到18台36线

预计远期年发送量4288万人次

已经开通和正在建设的线路

包括京广、广深港、广佛环线、穗莞深

坐落在花都区的广州北站

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

空铁联运大型交通枢纽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近日,广州北站地区(枢纽门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广州市政府审批,并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实施。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北站效果图


根据规划,枢纽门户区用地采用圈层式布局,紧邻枢纽的内圈层布局商业设施用地,外圈层布局会展和配套设施用地,总开发建设量214万平方米,并在东广场设置直联机场的T4航站楼综合体。


南北大动脉上的“巨无霸”

空铁联运覆盖4.5亿人口


广州北站位于中国铁路南北大动脉京广高铁上,规划总体场站规模达到18台36线,规划远期铁路年发送量可达4288万人次,是广州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


  • 目前已开通的线路有:京广铁路、京广-广深港高铁
  • 在建的有:粤北的广清城际河大湾区的广佛环、穗莞深城际,
  • 规划中的还有:广清永高铁(联通湖南、陕西)、广河高铁(联通粤东、福建、江西、浙江、上海)以及贵广-广宁高铁联络线(联通粤西、广西、贵州)


同时,广州北站距离白云机场直线距离仅10公里的北站,通过空铁联运,可实现“到北站即到机场”。


机场的腹地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广州,而是进一步扩大到泛珠三角区域,覆盖人口超过4.53亿,占全国人口的35%。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为支持北站地区开发建设,2015年,广州市批准北站周边10平方公里土地为投融资封闭运行区,按“空铁融合”“站城一体”理念进行整体规划

地区整体控规方案于次年启动,采用整体规划、分批上报的形式推进。


此前,安置区、大陵南片区、大陵北片区及三华片区规划已审批实施,本次审议的是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已经公布实施的北站总体规划,发挥空铁联运优势,集聚科创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未来的北站会成为大湾区北部空铁联运大型交通枢纽、商旅门户及现代服务业平台,以及绿色生态站城融合发展区。


目前的北站采用核心圈层式用地布局模式,800米范围内为交通服务区域,800-1500米为直接拉动区域,1500-5000米为间接催化区域。


根据枢纽地区圈层式发展规律,形成综合枢纽及商务办公,科创研发,高端博览会展、文旅科创、滨水休闲及综合服务6类功能。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西广场现代高铁商务区

东广场高铁站与T4无缝对接


按照规划,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用地位于花都区南部,北至云山大道,南至滨湖路,东至建设路,西至金钟路,总面积约175.8公顷。


枢纽门户区用地采用圈层式布局,紧邻枢纽的内圈层布局商业设施用地,外圈层布局会展和配套设施用地,总开发建设量214万平方米。


规划居住地块容积率2.9~4.5,商业商务地块容积率2.5~6.5,会展用地容积率为0.8,商业居住混合地块共12块,容积率2.9~6.5,其中西广场商住混合地块的商业建筑量比例不低于50%,枢纽门户区规划居住总建筑面积不超过45.7万平方米。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北站效果图


东广场设置直联机场的T4航站楼综合体,依托北站枢纽,枢纽门户片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一核三区”的规划结构


  • “一轴”:即站前门户形象轴
  • “一带”:即新街大道城市发展带
  • “三区”:站西商务服务区 (西广场)、站东商务服务区(东广场)和现代会展区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下一步,将对枢纽东西广场以及周边旧城区进行优化提升,布局科创研发、总部办公、商旅商务等产业功能为主。


  • 西广场发展交通服务、商务、总部办公、科创研发,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的现代高铁商务区。
  • 东广场设置直联机场的T4航站楼综合体,裙楼以交通功能为主,塔楼搭配办公、酒店,周边配套为旅客服务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等商旅服务设施及科创研发产业,实现交通直联与综合开发。


我们留意到,“三区”中的现代会展区承接车站枢纽门户区外溢功能,打造“展销博览-产业服务”联动发展的综合发展片区,共规划有15.2万平方米会展建筑面积 。


未来北站周边不仅仅是交通设施,还充满艺术气息,规划沿“一轴”则布置艺术长廊、文化设施、云谷公园、下沉水幕剧场,以及小型美术馆、小型音乐厅、小型剧场等,打造公园里的城市和艺术中的城市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实现各类设施8分钟内换乘

地上18米通廊成休闲“天街”


作为交通枢纽站周边片区规划,交通必然是核心要素。本次规划明确了4.6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筑面积。


最大亮点是打造一个地下、地面、地上多层立体站前广场,并规划多层次步行空间,实现了枢纽交通的无缝衔接、高效换乘,各类设施换乘时间小于8分钟。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车行交通方面,建立地面道路、高架进出站立体分离系统,实现快速到离。


具体而言,南北落客平台通过匝道与周边高架路相连接,通过高架进出站系统实现与云山大桥、广清高速、雅瑶快速路的快速联系,可实现车辆快速进出。


利用高架路跨越铁路,也加强了铁路东西两侧的交通联系。


以站体为媒介,规划还提出了一个构想:通过地上地下两条东西向通廊,联系被铁路走廊阻隔的东西城区。


地上通廊为主通廊,分为两层,包括地上11米的站体进站层南侧的24小时通廊,和站体南侧车行匝道上设置的18米商业服务通廊。


与北站夹层有机结合,地上18米通廊功能不仅仅是“通行”,而是站城融合的“天街”,成为融合交通联系、商业服务、景观绿化等多重功能的生活性廊道,成为乘客在候车时的休闲娱乐空间。


次通廊位于地下12米站体出站层北侧,宽约7米,为票前通道,主要满足旅客前往东西广场的交通需求。


站东、站西商务区的各组公共、商业、办公建筑还可以通过6米高的连廊串联。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在原控规路网骨架不变的情况下,规划新增南北向站西路,向南打通至滨湖路,与雅瑶路衔接;拓宽东西向云山大道,调整望亭路连接商业大道,形成“四横四纵”骨架路网。


4条北站与机场快速连接的交通干道也将帮助实现快速集疏运。


与现行控规相比,新增3处公交首末站,总数达到5处。


增加6处社会停车场,包含2处出租车停车场,分别位于东西广场地面。


东西广场地下合集配套社会停车场泊位1500个设置长途客运站1座,位于西广场北侧,主要服务于铁路枢纽。


重磅!广州北站枢纽门户区规划获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北站效果图


附:4条北站与机场快速连接的干道


通道一:云山大道—广清高速—花都大道(26公里)


通道二:云山大道—商业大道—迎宾大道—机场高速(14公里)


通道三:新街大道—雅瑶路—机场高速(14公里)


通道四:广清高速—花莞高速西延线—机场高速(20公里)


———— / END / ————



【粤港澳超级大湾区 】ID:YGA119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