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喜欢看《亮剑》这部片子,觉得其中的人物塑造得好。其中李云龙和楚云飞这两个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描写了两个真实的对手,改变了以往一贯以愚蠢的敌人来衬托强大又聪明的自我的电影风格,却正是这样,更是突出了这个真实世界的强者。我喜欢李云龙,觉得他的作风很痛快,有英雄的气质。比较来说,白银谷,大染坊也把人物塑造的非常的成功,也喜欢看,但独独李云龙,每次看到他都有那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对,就是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我对他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加深了我对他的喜欢。那段给和尚报仇的片段,看了好几遍。每次看完,那个舒服劲啊,甭说了。

后来仔细一想,其实我掉进了导演的圈套(虽然很乐意)了,导演的确是导演,对于社会众生的想法的把握远远比我们自己看得透彻。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导演,才导出了给人震撼的电影。

自从我有意识开始分析问题以来,遍观我所看过的电影(把《新白娘子传奇》等要排除之外,不属于我讨论的范围),包括最早的《康熙微服私访》,后来的《忠诚》,《冬至》,《康熙帝国》,《大染坊》等,大凡能够打动我的影片,无不真正从心理表达了,或者说满足了我某种心里需求。看到《亮剑》的时候,我更是高兴。居然有这种人,实在跟我有几分的相象(不好意思一下,把自己跟这么优秀的人相比)。底层身份,不安分,不做作,自负,喜欢将糗事说的冠冕堂皇,有很多毛病,甚至看不惯一些有学识修养的人自认为清高的动作、行为和想法,特殊的,自卑而又自负的价值观。偶尔听说了一下《新结婚时代》,觉得里面那个男主人翁无不演绎着我们很多人真实的生活。

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来自农村的人,如同我一样,我们有远大的理想,现实的窘迫,不平的内心世界,强烈的征服前途的欲望。但是我们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约束。我不喜欢正式的着装,是不尊重别人吗?我没有这个概念。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将脚翘得老高,因为那样满足了我,虽然时时有人提醒我:你的动作不甚雅观。

我终于知道了我是在放纵自己,叛逆的思想促使我做出了这些行为。我甚至认为,我是在故意放纵,或者说通过放纵,我证实了真实自我的存在。正像李云龙一样,老子就这幅德行,你看不惯咋的。再仔细一想,其实虽然我有这样的“内在冲动”,但我本是一个儒弱的人,形成这样想法的本质原因不在我,是这个时代的思想给于了我这样的胆量,促成了我这样的行为。我个人很欣赏新东方的俞敏洪,他创造了民办教育的神话,同时也创造了对个人内心世界剖析的神话,或者说,新东方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自我调侃世界。他说的很真实,做得也很真实,虽然不一定正确,不一定让一些人喜欢。对于他住在北大宿舍的那段经历的描述,我记忆非常深刻。成名前的俞敏洪非常自卑(这也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有其自卑的一面),后来留在北大教书,因为休学了一年,住在中间的一间宿舍,左右各是上下级的同学。结果老同学回北大后,上一级的同学和下一级的同学都不造访他,每次两边宿舍窃窃私语的时候,他都张大耳朵听着,是不是在议论他(其实人家根本就没人注意他)。再后来就成名了,两级的同学录都要将他写在第一个。多么震撼的一段话,虽然事实上上述内容不一定真实。

我发现: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一种崇尚从底层走出来的文化,一种不避讳自己过去和真实想法的文化,促使我翘高了脚,还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在很多的角落里,你应该能时常听得到这样的话:“曾经,我是那么的愚笨....”,“曾经,我是那么的穷.....”,“曾经,我....”,敢于这样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的现状是有多大的荣耀感啊。

我相信,这个世界正在有人不断的从“底层”走出来,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改变着周围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神话的时代,对你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