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多渠道穩定扶貧搬遷群眾就業

人民網-貴州頻道

易地扶貧搬遷,是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挪窮窩、改窮貌、拔窮根”,而為了解決群眾搬出來後的就業問題,碧江區通過採取多種渠道,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創業,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今年59歲的周益橋是碧江區六龍山鄉茶坪組人,2017年他與本組的62戶257人通過整組扶貧搬遷搬入了碧江區燈塔街道矮屯安置點生活。

碧江區六龍山鄉茶坪組村寨後山有崩塌隱患點,2016年被定性為地質災害崩塌區,2017年初茶坪組被列為易地扶貧搬遷整組搬遷村落。在政府的幫助下,2017年12月周益橋從碧江區六龍山鄉茶坪組搬遷入住到矮屯的新家。周益橋的新家位於安置區一樓是面積100平方米的三房兩廳。為解決周益橋搬遷後的就業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幫助周益橋在小區內找到一份環衛工人的工作。與此同時,周益橋還將客廳改造成小賣部,開辦起為小區業主服務的愛心小賣部從事副食品銷售,和桶裝水配送、代簽收寄存郵政包裹,一家人穩穩當當的在安置區內當起了新市民。

周益橋介紹,以前到六龍山老家,路又不好走,生活條件困難,生活基本保障就靠種田養豬。

由於整組納入扶貧搬遷,該組道路硬化、改水、改電、房前屋後硬化等項目均被取消。

搬遷到燈塔矮屯後,周益橋一家利用住居在一樓的房屋,將客廳改成小賣部,做起了生意,同時為小區業主代收郵政包裹,他和妻子在政府的幫助下,在小區做環衛工,每月收入不低於6000元,日子越過越好。談及現在的生活狀況,周益橋感嘆不已。“現在生活也好了,環境條件好了,路也好走了,一家人再也不愁吃和穿了。”周益橋接受採訪時說。

周益橋是碧江區本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碧江區區內搬遷到碧江區矮屯、白巖溪、打角衝等地共計1173戶5131人,通過園區企業、開發公益性崗位,自主創業等多種途徑實現一戶一就業或一戶多就業。

與此同時,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碧江區承接了沿河、印江、松桃三個縣11194戶50732人跨區域搬遷到碧江區生產生活。為解決跨區域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碧江區引進國內香菇行業首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湖北裕國菇業落戶碧江,建成佔地面積3260畝,建設大棚3000個的香菇小鎮,對跨區域搬遷群眾實行第一年大棚免租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公司保底價收購,成本價提供菌棒讓易地移民搬遷群眾在香菇小鎮承租大棚,確保每一個大棚收入穩定在2.4萬元以上,實現跨區域易地移民搬遷群眾穩定增收。來自沿河縣思渠鎮跨區域搬遷到碧江區打腳衝易地扶貧搬遷點的跨區域易地移民搬遷戶謝勇現在在碧江區香菇小鎮承租大棚從事香菇生產。對政府招商引資建設的裕國菇業自己可以承包種植既穩定了就業又穩定增收充滿希望。

據謝勇介紹,每一戶承包一個棚,每年每個大棚能收益3.7萬到4萬,公司保底收購,再加上平時上班地點離家也比較近還可以照顧小孩,平時業餘時間可以乾點其他活,一家人收益穩定,不僅是能脫貧還能致富。

碧江區還針對有外出意願的貧困戶,有序組織勞務輸出,增加群眾收益。今年47歲的雷林生和44歲的妻子楊小珍夫妻2019年11月通過跨區域易地移民搬遷從松桃烏羅鎮搬遷到碧江生活。碧江區充分尊重農民工自主擇業意願,有序組織農民工外出就業。區政府相關部門與東部對口幫扶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湖南、重慶等市外主要務工地的對接,收集發佈企業用工信息,掌握企業復工復產、交通出行、疫情防控等情況,積極協調勞務輸入地,統一調配車輛,加開勞務輸出車輛專班,並按要求製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返崗包車通行證”,開闢交通出行、健康檢查綠色通道,採取“點對點”的方式集中統一運送到外地用工企業就業,科學推進農民工返崗就業。雷林生一家在政府的組織下於2月28日搭乘碧江與崑山包的專機,飛赴江蘇崑山就業。與雷林生一樣選擇外出務工的搬遷對象有1000餘人,在政府的有序組織下,已經到江蘇崑山等地實現了穩定就業。

截至2020年3月15日,碧江區矮屯、白巖溪、打腳衝等五個小區易地扶貧搬遷戶有勞動能力的8797人實現一戶一人就業,創辦小商店617戶,全區易地移民搬遷戶基本戶戶實現穩定就業創業。(廖凱)

碧江:多渠道稳定扶贫搬迁群众就业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