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兩次超過3個月的西藏旅行都是窮遊。第1次從5月1日出發,直至9月1日才到家。從麗江北上,經過四川甘孜州到青海格爾木,然後進入西藏穿過安多、衛藏、阿里到新疆葉城。這趟先是沿著茶馬古道走,後半部分穿過喀喇崑崙山到達絲綢之路。自此被西部風光、民俗深深吸引,不能自自拔,像中毒一般,賴在藏地邊上的麗江玉龍雪山下解毒,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發現回大城市已經各種水土不服。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第2次西藏窮遊是第1次的補充。像填空一樣,去了第一次漏掉錯過的美景。這趟比上一次時間更長,更兇險。後半段在尼泊爾、印度呆了很長時間,直到體力不支,才回國。之所以如此執著也是窮遊旅伴影響的結果。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窮外有窮

物以類聚。兩次窮遊都遇到了很多窮遊旅人,相互之間交流經驗,才知天外有天,窮外有窮。與他們的環球野心相比,我們只是在家門口晃了一圈。帶我們進藏的隊長已經環球旅行4圈,途中碰到一位西班牙獨行俠已經出來3年沒回家。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我說的“窮”不僅是節省,也是“極致,竭盡全力”之意。窮遊者大量在西藏出現是因為環球之旅缺了世界屋脊這一段不算完整。未知的風景讓人痴迷,旅行在窮遊者的生命中已上升到“信仰”高度,讓他們不懼風霜雪雨,不怕翻越崇山峻嶺。一方面是勇氣,一方面是智慧。當你確定“沒有旅行活不下去”,當你已經準備好迎接各種挑戰,為了旅遊死都不害怕,這時你會窮盡所有力氣、智慧。不過話說到這兒,窮遊也是有界限的,至少不能為了遠方坑蒙拐騙。如何邊遊邊賺錢?這是窮遊者的基本功。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如何省錢?

還記得那個窮和尚富和尚的故事麼?窮和尚已經雲遊了天下,富和尚卻一直在攢錢作準備。時間不待人,風景不等人。在嘗試過各種出行方式之後,發現騎自行車旅行是最佳省錢方案。自行車能馱一個人的所有吃喝拉撒,備上炊具、寢具、修車工具,將會省下一大筆吃住行費用。按照中國消費水準計算,20元食材足夠吃一天。即便每日行走50公里,一年也能走15000公里。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技多不壓身。我所認識的旅行家,都會點兒魔術、雜技類的絕活兒,即便山窮水盡,也能用這些博人一笑,換點兒食物。當然如果你的旅行帶著課題經費,那會更容易些。要是有人為你的勇敢買單,那就更幸運了。

曾經在西藏碰到過一位澳大利亞騎行者,他才從大學畢業,他的環球旅行受到母親資助,每前進1公里,可獲1美元贊助。他從上海利用318國道,走到中尼邊境樟木總共用了4000美元贊助。

如今已經是自媒體的時代,如果你把窮遊時拍下的風景傳到網上換成流量,靠著微薄的打賞也能支持你向前走。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哪些情況不宜窮遊?

如果你沒有體力也找不到同伴無法騎自行車進藏,還囊中羞澀,你可能想到最多的是搭順風車,住青旅。然而這樣的旅行處處受牽制,非但不安全,不衛生,還伴隨很多委屈。太多不確定性可能讓一切預想的西藏美好變成荒野大逃亡。而你要是承擔不了最壞結果,如果你還在意愛你的人的感受,勸你打消這個念頭,不去為妙。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次仁曾頻繁在西藏一些旅館飯館看到尋人啟事,下落不明者往往是年輕、體力好的男性。一個爺們兒的旅行尚且危機四伏,何況女生?茫茫青藏雪山高原,生命在此輕若鴻毛,有時一陣雨都能讓人喪命。荒野之中的獨行旅人時常面臨自然法則,即“你打不過我,你就是我的獵物”。如何避開這些,是經驗也是運氣,但誰又能保證一直幸運下去呢?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次仁從不貶低任何形式的窮遊,但我希望窮遊人的選擇是一個反覆斟酌,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該省錢的時候省錢,該花錢的時候也不要含糊。次仁雖然敢在中國窮遊,但卻不敢在印度窮遊。因為語言不通,膚色不同,不可控因素增多。而全身而退的旅行才有意義,能夠活著看到下一波風景的人才是窮遊的強者。所以,你準備好了麼?

窮遊西藏:小心上癮,要有擔當,一定活著回來

最後我想說:旅行利於成長,是正面積極的。旅行讓人心胸視野開闊。作為人父,我不可能時時刻刻地保護在孩子身邊,希望通過這種艱難的旅行鍛鍊心智,從中學會自我保護。看得多了自然會分辨美醜輕重。擔當和獨立思考從磨練中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