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1吨灭蝗和防疫物资快速通关,驰援“巴铁”背后的故事

今年年初以来,沙漠蝗灾已经严重威胁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后来又迁飞入侵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严重威胁相关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牧业安全,联合国粮农业组织(FAO)因此发布沙漠蝗灾预警。友好邻邦巴基斯坦遭遇蝗灾,中国人民坚定地与巴基斯坦人民站在一起。3月9日,我国首批69.91吨灭蝗和防疫物资搭乘东航全货机驰援“巴铁”的消息成为这两天刷屏的热搜。这则短短消息的背后,凝聚着海关人争分夺秒的奋斗与不为人知的付出,演绎了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提前介入,理顺通关流程关键节点

3月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获知将有一批援助巴基斯坦的物资前来申报,立即启动出口防疫物资应急通关保障预案,与报关企业、物流企业、航空运输企业建立一对一对接,提前定制个性化通关方案,专门成立出口应急保障小组。鉴于该批灭蝗和防疫物资的特殊性,不仅涉及《商务部援外项目任务批件》、《农药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法检物资出境检验检疫底账》等一系列监管证件要求,其中63吨灭蝗农药“马拉硫磷油剂”属空运危险货物,对此,小组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对接机场安检、航空公司等相关部门,帮助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大大缩短该批物资运输及申报前的准备时间,确保安全赶赴上预期航班。

贴身指导,审单专家定制通关方案

3月5日,由于灭蝗农药“马拉硫磷油剂”的特殊航空运输安全要求限制,必须单独出具航空运单,不能与同批离境的14台“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共享运单,必须分两批向海关分别申报。这将导致原《商务部援外项目任务批件》的电子审批内容与出口报关单不匹配。对此,出口通关业务专家王晨组长紧急请示上级职能部门,指导企业联系商务部将《商务部援外项目任务批件》内容分批制发,确保通关信息准确无误,使问题迎刃而解。

争分夺秒,无缝通关 实现“人等单”

3月6日,报关员一赶到出口申报大厅,就听到召唤:“快!到快速专窗来!” 在“防疫物资快速通关专窗”,审单关员姜维熟练地完成这三批报关单有纸审核操作,一边提醒报关员强调跟进进度,一边迅速向科室汇报相关信息:“援助防疫物资,飞往巴基斯坦,新冠检测试剂盒501盒,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14台,共计人民币663.69万元。已电脑接单操作完毕,请跟进。”

3月7日,此次援巴灭蝗物资——63吨、价值547.7万元的农药“马拉硫磷油剂”按计划运抵浦东国际机场。现场值班的杨宁副科长加急完成这批报关单审核,叮嘱报关企业抓紧办理后续交货、装载手续,一旦有问题要随时与海关联系。

3月8日傍晚7点,四批援巴货物全部运抵监管仓库即获得海关放行。3月9日凌晨2:13分,东航全货机星夜起航,于当日上午10点顺利抵达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得到消息,一直牵挂着的海关关员的心终于稳稳放下,希望这些物资能够尽快发挥作用,帮助巴铁战胜疫情和蝗灾!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姚轶凡通讯员:董可嘉

69.91吨灭蝗和防疫物资快速通关,驰援“巴铁”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