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来源 | 雪球

作者 | 自由如风B


这两年,逃离体制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不少人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想要逃离体制,过上理想的生活。


如果有人在忽悠你说,外面的工作很精彩,外面工作激情又舒服。那么,说这话的人,他肯定是在装逼,如果你信,你就是。


试问,逃离体制真的就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吗?


这场疫情告诉你,别轻易离开体制!


01

离开体制,创业3年,

现在的我在东直门送外卖


M是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家里走门路加上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某市的事业编制。


小城市的事业单位,事情不多,工作平淡。


可M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加上读了几篇励志的鸡汤,冲动之下,辞掉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加入创业大军。


结果创业2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欠了不少债。第三年,没办法了,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目前在东直门送外卖。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我问他,你后悔吗?


他说,当然后悔,现在的我整天颠沛流离,不仅没有了当年创业的豪情壮志,连当年最看不起的稳定也没有了要是能再又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留下来!


02

你不喜欢的体制,恰恰给了你最幸福的生活


体制内是稳定是大家公认的,更重要的是,体制是唯一能够真正容忍你人性和肆意妄为的地方。


体制能给你一个安定的家,因为你有稳定的可以规划的收入,你有雷打不动的假期,以及有病不扣工资的病假、事假。


家里有事,只要不是人品极差的领导,他们当场就批了。孩子上学、老人生病,自己实在没办法了找找领导一般都会在能力范围内给予解决。


体制内能给你相对的自由和尊严,是的相对的自由。体制内条条框框确实很多,但只要你不碰红线,向怎么折腾都可以。


说到穷,体制内的收入跟那些大牛比起来确实不高,但也不能说低,你非要去和身边最成功的极端例子去比,那就是庸人自扰。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有个朋友,体制外创业的,赚了不少钱,收入是我的几倍,但是,我问自己,我要是在他的行业,我能做到他的业绩吗?我能承受他们的工作强度吗?我有他们孤身创业的勇气吗?


我的回答是没有,所以,我喜欢我体制内的工作。


03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体制内的工作

因为年轻,还没被社会打磨够


没有经历过一年365天,天天996,被私企老板剥削,白天累成狗,刚回到家又听着手机里传来清脆的一生“叮”,不用开屏幕也知道老板又给你传了个PPT;


没有经历过出去陪客户喝酒,喝到断片,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在KTV的马桶上睡着了,一身衣服全部吐脏了;


没有经历过,说好的一辈子的女朋友,因为父母嫌弃你的工作不稳定、不体面,毅然提出分手;


没有经历过拼尽全力创业,身体搞成过劳肥,一头白发早衰,还是失败,甚至背上一屁股债;


没有经历过中年危机,每个月被房贷按在地上摩擦,战战兢兢的上班,老板指着你的鼻子骂,你也得没皮没脸的陪着笑,因为你害怕失业。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明白世界上有28法则,但是我们坚定的认为,自己是那所谓的20%,网上说的那些失意的,油腻的LOSER肯定不是自己,都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可以买房买车,走向人生的巅峰;


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等自己40岁的时候,自己真的不是那百分之二十,甚至连百分之八十的前半部分都达不到!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年轻人觉得自己不需要体制的庇护,游走在体制之外,犹如暴风雨中游刃有余的海燕,肆意嘲弄那些把肥胖的身子蜷缩在悬崖底下的企鹅。


但是,世界上,年轻人最后还是要归于那80%,这些人后来都不鄙视那些进入体制内的人了。


04

你所谓的稳定,真的不是浪费生命


以前看过一本书,书名是《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这本书非常火,认为年轻人就应该放弃稳定去经历风雨,哪怕是在一线城市挤公交、租地下室也无所谓,这样才不枉在这个世上活过。


这样的文章确实能迎合大众的心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地心,一个成功的梦,好像稳定了就没有意义了。


很多人看完这些文章以后,就开始怀疑人生,怀疑体制内的生活,恨不得立马辞职去住地下室。


但稳定真的不好吗?稳定就一定跟懒惰、跟没有梦想、跟不上进画上等号吗?


有个朋友自己创业,是赚了些钱,但过得真的很艰难,甚至自己的孩子都快不认识他了,他的梦想就是工作轻松一点,能够照顾上家,看上自己的孩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想要稳定地过完一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所鄙视的稳定,正是别人羡慕的目标。


05

体制内的工作现在被妖魔化了


有人说体制内勾心斗角、潜规则的事情太多了,我是一个单纯的人,不适合在体制内工作。


体制外虽然辛苦点,但是人际关系单纯,不需要喝酒应酬,也没有恶心的同事。


你以为你离开体制就能过得一定好吗?连体制内的人际关系都适应不了,到了体制外弱肉强食的丛林中,你会发现适应更难。个个都是黄世仁,只有你是可怜的杨白劳!但那时候,你会发现,你连基本的稳定都没有了。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不要妖魔化体制内,稳定不意味着不努力,稳定也不意味着没有追求,追求老婆孩子没有错,更不丢人,不能跟堕落画上等号。


谁家的孩子不想妈?谁家娃娃不念爹?难道跟他们在一起就是堕落,非要灭绝人性的离开才算是人生吗?


不要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


06

两大错误观点——体制内就是不能实现个人价值

体制外就一定能实现个人价值


上面的两大错误观点现在已经深深刻印在部分同学的心理。


尽管看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是,真的不是这样:


《流浪地球》《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学的是水电工程,本职是计算机的工程师,然而他的个人价值完全没有受到本身职务的限制。


从工作的第五年开始写科幻小说,直到写出了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三体》,成为第一个拿到雨果奖的亚洲作家,现在是山西省作协的副主席;


有人问他,你名气这么大,为什么不离开体制自己干?他回答,我不关心体制,我只关心人性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而体制内的身份帮我可以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07

其实,体制内外的工作就像围城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有钱有闲责任轻的工作是没有的。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真的到了对面山上说不定都没饭吃。


你也不要以为舒适区一定要逃离,自己十几年努力读书换来现在的舒适,难道自己不应该享受吗?


一场疫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离开体制!


如果有人在忽悠你说,外面的工作很精彩,外面工作激情又舒服。那么,说这话的人,他肯定是在装逼,如果你信,你就是。


如果你又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逃离体制的人都成功了呢?比如什么罗振宇、马东、spancer等等。我要告诉你的是,没有成功的人你只是没有看见。


你这个问题有点像 “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因为长得丑的人没人关心他们活了多久。


为什么创业失败的人没人知道,因为失败了,我们都不关心!


所以,朋友们,建议你们真的不要轻易离开体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