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适当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这段话是李兰娟院士所说,我想也也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心声。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发,我想得到关注最多的仍旧是那些顶级流量明星的各类花边新闻吧;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发,我想曝光最多的行业仍旧是娱乐圈。


幸好,这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随着“限薪令”的出台,明星“天价薪酬”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我相信,不少人希望能出台更为严厉的“限薪令”,急切期望明星“高片酬”能像这次疫情一样,得到彻底的抑制。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广电总局为了降低明星的天价片酬,曾出台规定: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收)不得超过100万元,总片酬(含税收)不得超过5000万元,综艺节目艺术家的总工资不得超过80万。


“限薪令”一出,当然会有“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普通人,愁的是那些流量明星。


娱乐圈从来都是“百家争名”,这块“聚宝盆”之地,不少人都想削尖脑袋挤进去,企图一举成名,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但正是这种蜂拥而至的人群,却大多数是滥竽充数,要演技没演技,要抠图技术没抠图技术(详情请搜索某杨姓明星),正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状态下,电影质量参差不齐,那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投资一千万,演员八百万片酬)”的骚操作,更是层出不穷。


那些娱乐圈大佬们,依仗手中的资源,大肆进行“造星运动”,原本齿于露面的“歪瓜裂枣”们,也在一双双巧夺天工的“资本手”中,羽化而登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女神。


小时候,长大后最想成为科学家、医生、警察,而现在,在街头上随便拉十个小孩子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答案必定是:网红、明星,要是再继续问原因,他们肯定回答:挣钱快。


WW问题,国家还在努力统一,没想到“当明星、做网红”早已做到了全国统一。


好在,“限薪令”出台了,它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曙光,中国电影不再是“看脸的流水片”,明星片酬的降低,为影片质量带来了质的跳跃。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很多人说中国电影落后美国一大截,甚至远不如“阿三”的宝莱坞。

的确如此,但有差距的并不是电影技术,差的是“演戏的态度”,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那些拿着千万薪酬的,交出的货成色有几分?


在美国的影视剧行业中,演员片酬占总成本不足30%,而这个数据在国内则上升到70%,我想这个数据在全球找不出来第二个。


记得某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不看自己演的电影”,主持人问“是不是觉得自己被拍的不好看”,某星倒诚恳“那演技,我自己都没法看”。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罢演。


不论在哪个行业,被降薪,自然会感到不满,娱乐圈也不例外。


在“限薪令”出台后,便有知名演员为表达心中不满,而罢演。据说这位演员片酬高达8000万,在自身利益被搅动了后,他拒绝被降薪,堪称“明星罢演第一人”。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而这位,被指是杨姓明星,我也看过不少他的影视作品,可以说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血性十足,但没想到现实中,他也是硬汉子。


但显然硬茬碰到更硬的了,不少网友送给他“八字诫”:爱演不演,不演滚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圣贤都懂的理,千年后,竟然还有人不明就里。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如果明星自己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理所应当赚取远超于常人的薪水,那么离他“过气期”不远了。


而这次,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抗“疫”之下,竟然有不少拿着千万薪酬的“天之骄子”去国外躲避,更令人心寒的是,当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时,又宛如没事发生一般,大摇大摆地回国,这波操作,堪称“犟”——又牛又强。

“限薪令”出台的背后,是一群人狂欢节的落幕


疫情过后,谁才是真正的“民星”,我相信,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疫情渐渐消退,最后,祝愿白衣天使们平安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