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餘生,要努力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可經歷過很多事後,才發現,有時候,努力合群比孤獨更讓人難受。


正如顏如晶在《奇葩說》中說的:“不合群只是表面上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其實,所謂不合群不是自我封閉,也是不是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而是放棄無效社交,有選擇性的交友,這種不合群在先生看來,反而更謙卑,也更懂得與人為善,與自己為善。


學會不合群,與自己好好相處,也是一個人內心強大和豐富的開始。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才能靜下心來反省思考,看清生命的真相,悟透自己的人生。


所以當你學會不合群時,活的就自在了。


刻意合群,只會平庸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下了班很想去上瑜伽課,但為了同事之間的情誼,只好硬著頭皮和同事聚餐;


週末打算去圖書館看書,但朋友決定去逛街,你只好取消原來的計劃;


大家都在討論一部熱播劇,為了能和同事有共同話題,也勉強自己去看;


……


後來我們漸漸發現,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強行融入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每日糾結於和誰的關係遠了又近了,這樣費力討好的感情反而讓自己更累。


往後餘生,要努力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想起樵夫和牧羊人的故事:


一位樵夫在野外砍柴時,與一個牧羊人碰巧相遇,牧羊人手裡牽著的羊在吃草,閒來無事的他,拉住樵夫要和他聊天,樵夫停下來和牧羊人嘮嗑嘮了一整天。


不知不覺大半天過去了,羊吃飽後牧羊人回家了,樵夫卻空手而歸,回家後不僅被家人責罵,還成了全村人的笑話。


我們中有多少人像這個樵夫?用自己的時間換取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浪費時間不說,還耽誤了正事,這種無效社交,明顯是虧本的買賣。


你花時間合群,除了感到沒那麼孤獨以外,其餘別無所獲,長此以往,碌碌無為。


正如叔本華在書中所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也就是說,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的智力的平庸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


如果不想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裡,浪費人生,不妨踏踏實實地做好當下該做的,安然度過後半生。


只有這樣,才能不迷失過去,也不畏懼未來。


優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東漢末年,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他們經常同席讀書,幾乎形影不離。


然而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讀書時,華歆忽然有看到坐轎子的官員從門前走過,於是忍不住放下書本跑出去看,回來後還不忘對管寧誇個不停。


而此時正全神貫注看書的管寧覺得自己不斷受到干擾,便割斷席子,分開彼此座位。然後又狠心對華歆說:“從現在起,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因為在管寧看來,華歆做事不能專心致志,看書時東張西望,總不幹正事,所以他寧願選擇一個人待著,也不願和志不同的人交朋友。


後來管寧選擇隱居獨處,躬耕苦讀,學識、才志不輸給任何人,最終,完成了他的著作《氏姓論》。


往後餘生,要努力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你看優秀的人,他的內心,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喜歡靜靜地思考,並一直向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向前邁進。


可見人只有在不合群的情況下,才能摒除雜念,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提升。


如果你也是一個不合群的人,不妨跟從自己的內心,享受和利用孤獨,積蓄能量,一點一點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不盲目合群,活出自我


生而為人,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和自己相處。


所以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合群上,遠離無意義的社交,不刻意迎合他人,你將收穫一份淡然的生活和一個全新的自己。


大家還記得著名的塔莎奶奶嗎?


從小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塔莎·杜朵,一點兒也不熱衷於上流社會觥籌交錯的社交生活。


她說:“與其參加一場無聊的派對,還不如給我一頭牛來餵養。”


巧合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鄉下的朋友家住了一段時間,對鄉村生活無比喜愛。從那以後,塔莎更堅定了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迴歸田園。


於是她開始一個人生活,同學們都嘲笑她是個“怪人”,母親和哥哥都反對她:


“你為什麼不去交際呢?”


“你認為你的畫很出彩嗎?”


但塔莎內心很堅定:“我喜歡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即使說我任性也沒關係。”


於是她開始養雞、養牛,過起了夢想中的鄉村生活。她還自制餅乾、麵包拿到集市上賣,再用賺來的錢購置復古的服飾。


閒暇時間,她常常給書本畫插畫自娛,有時還會自己寫點小故事,為文字配圖。


塔莎以自己的田園生活、農場的小動物、花草等為藍本,創作了很多清新脫俗的插畫,為100多本書的做插圖,深受讀者喜愛。


後來她還被媒體譽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之一。


往後餘生,要努力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聰明人總是能夠遠離無意義的社交,並非是對現實世俗的逃離,而是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只有拒絕盲目合群,我們才能百分百地跟自己在一起,才能靜下心來閱讀和思考,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就像塔莎奶奶一樣,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上拼盡全力,讓自己熱愛的工作充滿靈魂,那麼即使不合群的你,也照樣發光發熱。


作家陶立夏告訴我們:“太多的答案不在外面的那個世界,而在你的內裡。沉潛於你的孤獨,終有廣闊的那天。”


是啊,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在一個人的美好時光裡,取悅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意義。


雖然看起來很孤獨,但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爽。


如果你不害怕自己成為一座孤島,又何必將自己勉強融入某一群體之中呢?


願我們學會不合群,珍惜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做一個不卑不亢,不忘初心,內心堅定而又溫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