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小学生”中的“学渣”

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造像记,算是魏碑体中瑰丽奇崛的一路,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但是那二十品之外,还有很多不出名的,其状态很接近“小学生”,甚至是“学渣”。我们来看看他们长啥样。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比丘尼法文法隆造像记,还算工整。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这字不认识)和寺尼道僧造像记,似乎就是小时候被老师骂作”鸡脚叉叉”的字体了,无行无列,东倒西歪,大大小小。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董方祖造像記,笔势驳杂

能以此为范本吗?

那么,这乱七八糟的碑刻有什么好呢? 当然不好,初习魏碑者绝不能以此为范本,理由有三:

1.拓本不够清晰,笔画起止转折不明确;

2.结字规律难寻,太过跳脱,不易培养统一的风格;

3.规模太小,字不多。

那有什么用?这乱七八糟的碑刻有什么好呢?

在我们深入消化传统经典之后,这些非经典的作品,这类非经典作品中,有经典中所没有的气息,勉强把这个气息叫做野逸或野趣吧,其特点很宽泛,活泼,呆萌,胆大,粗鲁,不群。 我们经常说打开眼界,其中一方面就是从这些非经典作品中,发现经典中所没有的一些特征。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这么一夸张,“五”字立刻憨厚老实起来,打开了我们单字造型的想象力。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唱的造险与众的救险,让我们看到了生动的呼应关系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被“躯”气势所震慑,委屈巴巴向后退缩的“沾、者、华”三字,直到最左边的“福”字,力从地起,总算化解了这股力道。让我们读帖时心有所动。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哦,原来造像中也有圆笔的应用。

瞧,这些“学渣小学生”的作业!《龙门二十品》外品一撇

即便是界格也束缚不住——孩提时代课堂上的你,那颗上蹿下跳的心。

破局,需要强大的外部刺激

我们常常会碰到瓶颈,写得太熟,太漂亮,自己都不想多看了。是的,审美就是会疲劳,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时候就到了破局的关口。而这些“丑书”,作为强大的外部刺激,就成为一个突破点。

退一步讲,那些对经典有了一定把握,但写进去出不来、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同学,拓本的不清晰,不够明确,反而提供了放松、发挥的空间;构型的丰富、跳脱、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反而是丰富你表现手法的一味良药。它会对你的固有观念进行冲击,并能让你进入一重未曾体验的新境界。

到了今天,典雅洒脱有王羲之,结构精妙有欧阳询,气势雄强有颜真卿,姿媚流美有赵孟頫……这些都是经典,都被前人用各种方式演绎了无数遍。

那么,我们是否还能有幸,在某个残破的古城遗迹,或是深幽僻静的陋巷,偶然拾得只言片字,恰好不为众人所知,恰好符合你的喜好,恰好打动了你……

探索,需要冒险,更是一种深沉的内心体验,这不也是书法活动的一部分吗?


科学学习书法,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微信公众号。zshsfx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