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想要改变世界,但罕见有人想改变自己

相信每个人年少时都天真地认为,自己有一天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别说改变世界,就算是想要改变自己,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却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世界,但罕见有人想改变自己


小时候我们想要改变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世界,便着手于改变自己的所处的环境,但改变周围的环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我们便将眼光放在了自己身边的人身上,妄图改变他们,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虚度了许多时光在他人身上,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然而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清楚的意识到,其实最应该改造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一开始便着手与改变自己,那么我所做出的改变也许能够影响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与鼓励下,也许我可以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世界,但罕见有人想改变自己

我们自出生起,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或喜或悲,它们不断的影响着我们,当我们无力面对的时候,我们便会萌生出想要改变世界的想法,让世界变成自己所想,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世界的规则自我们出生时便存在了,以前会有,现在会有,以后依然会有,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我们自身,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然后通过自己,去改变身边的人。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世界,但罕见有人想改变自己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法设法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躲脱了。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给吃给住,但他在神父睡着后,却把神父房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该干坏事。不想,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 让神父认定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她的。他走的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也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从此,冉阿·让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神父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着身边的人,而被神父所影响的冉阿·让也不断的影响身边的人,如同星火,不断的传递给身边的人。

世界很大很繁华,想要改变世界很难,甚至我们可能被世界所改变,正如韩国电影《熔炉》所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但是现实不是电影,如果我们可以抵挡来自外界的诱惑,放弃那份虚伪的安逸,尝试着迈出改变自己的第一步,你就会发现,世界在自己的眼中已经有所改变。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世界,但罕见有人想改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