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世間萬物都不會永垂不朽,人類也不例外,始於生命歸於塵土。人死後不久,肉身便會迅速化為泥土,骨骼也將逐漸腐朽,而像大腦這樣脆弱的組織,更是快速消亡的無影無蹤。然而在考古中,中國曾在一座大墓中發現了2500年前的人類大腦,無獨有偶,英國也發現了一顆人類大腦,距今2600年,而且居然是“活的”,這就是著名的“赫斯靈頓大腦”。

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2008年8月,英國考古學家在約克郡的一處遺址,挖出一個頭骨,當時頭骨位於一個深坑中,面部朝下,考古人員並未發現身體的其他部分,起初對這個頭骨裹著泥漿的頭骨也沒怎麼重視。但是當清洗乾淨之後,一名考古學家從底部的空望進去,竟驚訝地發現了一團亮黃色“豆腐”狀物質,後經證實,這團物質就是人類的大腦。

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通過對牙齒和頭骨檢驗,考古學家發現頭骨距今2600多年,它的主人年齡在26到45歲之間,而且從頭骨的截斷痕跡推測,他像是被用鐵器砍下的。頭骨下方有一個地下泉眼,在深坑的周圍專家還發現了12個祭祀坑,這顆頭顱很可能是被看砍下後,被當作祭品,隨即扔進了深坑的泉水中,迅速被封於泥土中。

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無氧環境,大腦重見天日後依然閃閃發光。當去除頭蓋骨之後,考古學家驚訝地發現,這顆大腦是如此地鮮活,歷經數千年,褶皺和溝槽細節都保存得那麼好,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通常情況下,人類死亡後,身體會被快速分解,而人腦中80%是水,按說更應該被快速降解,而這顆大腦竟保存得如此鮮活,簡直匪夷所思。

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接下來的光譜分析和分子技術檢測,更是讓科學家們瞠目結舌,他們發現這顆大腦中的蛋白質很是特別,這些蛋白質結合得十分緊密,就像是“骨架”一般使這顆大腦的組織緊緊團結在一起。也就是說,這顆古老大腦中的神經蛋白要比現代大腦的更穩定。

考古發現一顆“活著的大腦”,保存了2600年,科學家得出瞠目結論

這些聚集的蛋白質對研究衰老和阿爾茨海默病等腦部疾病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另外還可能衍生出人類大腦保存的新技術。只是這顆頭骨的主人是誰?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在各種機緣巧合下,赫斯靈頓大腦以這樣的方式重現天日。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盡情發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