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在世界音樂劇作品中,《芝加哥》以其獨樹一幟的性感風格,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其實《芝加哥》是一樁真實謀殺案,一場逮捕和一個令人驚訝的結局。選段《獄中探戈》中有那麼一句歌詞:

“ 如果你當時在那裡,如果你看到了發生了什麼,我敢打賭你也會做一樣的事!”看似輕快的歌舞卻演繹了一群風情萬種的女人如何指被控為謀殺犯的過程。用一支探戈囊括了女子監獄中六位女性“為情殺人”的無奈往事。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第一位殺人的動機和視頻的中文翻譯有些出入,其實是在暗示丈夫吃軟飯還不聽勸吸毒,於是忍無可忍兩槍爆了他的頭。

第二位則是被渣男騙是單身,殊不知不僅已婚還腳踏七條船,於是就用酒毒死了他。

第三位彪悍的黑人小姐姐則是受不了丈夫永無休止且毫無根據的懷疑,懷疑她出軌白人,被冤枉許久的她便用刀捅了對方。
第四位說匈牙利語的小姐姐是全片的一個伏筆,也是一處昇華。

其實她並沒有殺人,所以整段探戈舞戲份中只有她跳芭蕾,還拿著白手絹,但她卻是電影中唯一一個被處以絞刑的女犯人,是非常高級的諷刺。
第五位是電影的女主角,她親眼看見丈夫和自己的妹妹偷情,便開槍射死了他倆。

最後一位出場的女士說自己丈夫每晚出去偷腥,還和男的一起瞎搞,於是便勒死了他。事實上歌詞所講述的內容與真相相差無幾。 洛克茜和維爾瑪的原型都是兩名真正的謀殺犯。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1924年3月11日,《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了瑪琳·達拉斯·沃特金斯撰寫的關於貝爾娃·蓋特納的故事,一個被指控殺害她的丈夫的歌女。

沃爾特·羅先生的屍體被發現丟棄在蓋特納夫人的汽車駕駛座前。兩名警察看到一名女性進入了汽車,不久之後便聽到槍聲。警方在車上發現了一把自動手槍和一瓶杜松子酒。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記者,瑪琳被蓋特納直率和幽默逗樂了。蓋特納說:“杜松子酒和槍,分開看都不夠糟糕,但放一起就能讓你惹上大麻煩。”“沒人願意送一個可愛甜心去死,尤其當這件事由一群人(陪審團)來決定的時候——世人都知道”。

1924年6月6日,她被判無罪。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讀者對瑪琳的黑色幽默反響良好,這也包括了她接下來的一篇文章,另一個關於謀殺自己情人的已婚女士。 這也就是劇中洛克茜·哈特的原型,23歲的比尤萊.安南,她被指控於1924年4月3日殺了哈里·卡斯德。報道說到,在打電話給丈夫說她殺了一個“試圖侵犯她”的男人之前,安南女士已經在公寓裡跳了兩個多小時的狐步舞。案發現場哈里的屍體靠在比尤萊臥室的牆上。瑪琳不斷利用比尤萊這個“最漂亮的殺手”的報道娛樂大眾。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在僱用了一位傑出的辯護律師,公開懺悔後, 比尤萊在1924年5月9日宣佈懷孕。 1924年5月25日,她被陪審團裁定為“無罪”。記者瑪琳意識到通過她的炒作,這兩位人物可以獲得聳人聽聞的關注度,並且讓她們成為《芝加哥論壇報》的頭條。假懷孕加快了審判的速度,能言善辯的律師引導著輿論。這兩個女人都被判無罪的真實事件看上去更像是好萊塢的杜撰。瑪琳決定將自己關於這兩個著名殺手的見聞編成一部喜劇片名為《芝加哥》。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1926年,這部劇在百老匯上映。二十年後,威廉·維爾曼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萊塢黃金時代最有趣的諷刺作品之一。1942年版由金格爾·羅傑斯飾演洛克茜·哈特,菲爾·西爾沃斯飾演律師。

基於之前版本的劇作《芝加哥》令觀眾深深著迷。其誇張諷刺的風格也為鮑伯·佛西,約翰·肯德爾和弗雷德·艾伯在1975年版的《芝加哥》的合作中提供了靈感。

音樂劇《芝加哥》於1975年在百老匯開演,格溫·沃頓和琪塔·裡薇拉分別飾演為出名爭鋒相對的維爾瑪和洛克茜。

《芝加哥》:一樁真實的案件,看起來了真的後怕

1997年,復排版《芝加哥》一舉斬獲該年度託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在內的6項大獎。

2002年電影版上映後,更是獲得了奧斯卡13項提名和6項大獎,打破了35年來歌舞片無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